佛教閬中

佛教閬中

《佛教閬中》是2014年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文福、李文明。

基本介紹

  • 書名:《佛教閬中》
  • ISBN:978-988-13253-9-6/W.1641
  • 類別:地方文化.閬中
  • 定價:32.00元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 開本:880×1230mm1/32
作品簡介,基本信息,作品賞析,

作品簡介

印度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幾乎同時期傳播到閬中,兩晉時已很盛行。閬中滕王閣之舍利塔,建造於公元四世紀,迄今為全國鮮見的佛塔,已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晉代的范材是閬中最早的佛教人物,卜占禍福皆有驗,引起了帝王的關注。南齊、蕭梁時期,閬中誕生了高僧釋寶海、釋寶淵,師事佛教《成實論》,於巴蜀大弘講肆,使佛教興盛。隋唐時期,閬中乞兒岩石窟、澗溪口石窟中,各有神態各異的千餘尊小佛和唐代閬中城東大像山大佛背後的四千尊小佛,在全國皆為罕見。閬中的開元寺為隋文帝命修之名剎,閬中大佛寺亦是帝王欽賜寺名。閬中唐代還出了釋懷空、釋行遵、釋法融、宣什等名僧。建於東晉,宋太祖趙匡胤以香城之名賜匾額更名聲大振,其五百羅漢堂乃全國最早者之一。明清時期,閬中佛教雖面臨社會動盪和戰亂,仍然不衰。地方志《四川通志》、《保衛府志》、《閬中縣誌》均有記載。其實,最著名的佛寺乃觀音寺,為巴西最大叢林,而佛教名僧湛寬、破山海明禪師、丈雪通醉高僧在閬中弘揚佛法,影響深遠。閬中在全國佛教文化低迷態勢中,成為四川乃至西南地區佛教興盛的一幀別樣景致!
時空進入二十世紀和新世紀開啟的百年中,閬中佛教文化經歷了過度、厄運和平穩發展三個時期:即民主革命階段、社會主義初始階段(階級鬥爭為綱、十年文革動亂)和改革開放時期,佛教文化命運和國家命運緊緊維繫在一起。國家興,則佛教興。從一定意義上講:“佛教從傳入中國開始,就朝著漢化的方向前進了”(白話文《漢化佛教與佛寺》第4頁),這種漢化,表達了佛教在中國的生命力,核心在它的中國化。“具體地說,就是它與中國文化的融合,沒有這種融合,要想在中國立柱腳也是不可能的”(《白話佛經》第8頁)。佛教文化在閬中千百年來的傳播、發展已經載入史冊。今天,將它在本土的淵源脈絡加以稽考、寺廟勝跡加以釐清、佛事僧人加以梳理、現實氣象加以客觀的記敘等等,旨在進一步發掘豐富地域文化,構建和諧社會,讓個人行為永遠是善舉,這即是編著者從中領悟的人生精神。
該書於2014年1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作 者: 李文福 李文明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紅 玉
印 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 880×1230mm1/32
印 張: 5
版 次: 2014年1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32.00元

作品賞析

佛教起源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六世紀作者有的古印度,當時以恆河流域為中心的古印度廣大地區正經歷著社會巨變。
通過頻繁的兼併戰爭,眾多部落逐步聯合成許多獨立的小國,武士階層的部分剎帝利在戰爭中崛起,上升為新興的王族。伴隨著生產發展,商業、手工業興盛,商業階層中的部分吠舍經濟實力增強。在意識形態領域,代表剎帝利和吠舍利益的“沙門(出家者)思潮”興起,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占統治地位的婆羅門教。各種沙門教徒雖然在哲學思想、政治主張等方面並不完全相同,但是他們共同反對婆羅門教奉行的“吠陀(婆羅門教的經典)天啟”、“(由婆羅門祭司主持的)祭祀萬能”和“婆羅門種姓至上”。作為“沙門運動”一支的佛教,就在這種社會歷史背景下產生了。
根據佛教典籍的記載,佛教創始人名悉達多,姓喬達摩,出生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城(在今尼泊爾境內),大約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釋迦牟尼”是後來人們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
釋迦牟尼出生於剎帝利種姓,是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去世早,他由姨母撫養長大。少年時代,他接受婆羅門教的傳統教育,學習吠陀經典和五明。五明是五種學問,即聲明,音韻訓詁之學;巧明,工藝技術之學;醫方明,醫藥之學;因明,邏輯推理之學;內明,宗乘大意之學。後來他與覺飯王之女椰輸陀羅結婚,繩子羅睺羅。二十九歲,由於看到每個人都必須遭受的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他便離家外出,尋師訪友,探索人生的解脫之道。
釋迦牟尼出家之後,先是跟隨兩位數論派的先驅學習,然後開始了長達六年的苦行生活。釋迦牟尼為什麼要苦行呢?因為當時人們認為,摩擦濕木頭是不能生火的,摩擦乾木頭才能取火。人的身體也是這樣,必須經過苦行,消除了體液,才能悟出真理。於是,他逐漸減少飲食,後來七天才吃一頓飯。他穿鹿皮、樹皮,晚上睡在鹿糞牛糞上,有時還睡在荊棘上。但是,六年之後,他身體消瘦,形同枯木,仍然沒有發現什麼人生的真理。他認識到苦行無助於解脫,就開始淨身進食。他度過尼連禪河,來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畢缽羅樹(後稱菩提樹)下,沉思冥想。經過七天七夜,他終於悟出了四諦,就是四個真理,真正成道覺悟,因而被稱為佛陀,或簡稱佛,意思是“覺悟者”。這一年他35歲。
釋迦牟尼成道之後,到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人講說“四諦”的道理,由於從不同角度講訴了三遍,佛教史上稱為“三輪法論”。由於釋迦牟尼初次講法,也稱為“初轉法論”。憍陳如等五人信仰了釋迦牟尼的教義,成為首批僧侶,號稱“五比丘”。至此,有了成道的釋迦牟尼(佛),有了他所證悟的真理(法),又有了信徒(僧),傳統稱為佛法僧“三寶”具足,標誌著佛教真正建立。
此後四十五年,釋迦摩尼主要在恆河流域中游一帶傳教。他的主要活動地區在摩揭陀、拘薩羅和跋耆三國。東面最遠到過瞻波,西面到過摩偷羅。釋迦牟尼為什麼要活動在這些地方呢?因為當時這一帶經濟文化發達,沙門運動高漲,新興的宗教團體和哲學派別大都在這裡活動。釋迦牟尼在傳教過程中,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他有兩個最重要的說法處所,一處是舍為城南的邸園精舍,是拘薩羅國富商須達多(給孤獨長在者)布施的;一處是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蘭陀長者贈送的,精舍是頻毗沙羅王出資建造的。
釋迦牟尼每天的生活比較有規律:黎明起床,坐禪冥想,接近中午時外出乞食,有時在午飯前訪問某些沙門(出家者)。午飯後,到聚落外的靜寂處坐禪。黃昏時分,或為弟子說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傳教,一直持續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巡遊布道。雨季停止三個月,稱為“伐沙”(坐夏)。釋迦牟尼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當時僧侶生活的縮影,後來逐漸演變為佛教僧團的一些修行生活規則。到八十歲時,釋迦牟尼在拘屍那迦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內)附近的婆羅林中逝世。
從釋迦牟尼創教到其最初弟子所信奉的佛教,一般稱為最早佛教,時間大約從公元前六世紀中葉至公元前四世紀中葉。釋迦牟尼及弟子最關心的是解決人生的苦難問題,而不是某些不切實際的抽象理論問題。所以,佛教的基本教義,都是圍繞解決現實人生痛苦的主題而展開。這是佛教的一個重要特點。其中,四諦、五蘊、十二因緣、三法印等,是早期佛教教義的基本內容,而在以後的佛教中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