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寺

佛心寺

佛心寺位於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蓮花村,背依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面朝蓮花溪,占地80餘畝,擬將佛心寺建成一座集禪修、弘法、義診施藥、觀光旅遊為一體的山水園林式靜修道場。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一處遠離喧囂、放鬆身心的學佛淨心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心寺
  • 位置: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蓮花村
  • 占地:80餘畝
  • 性質:山水園林式靜修道場
  • 作用:遠離喧囂、放鬆身心
  • 主持:會泉長老
景點介紹,

景點介紹

佛心寺位於同安蓮花鎮垵柄村花村外綠野平疇之間。這裡環境優美,後靠大山,面臨溪水,宅後有成片蔬菜果園,門前有數畝可耕農田,獨占天然優勢。佛心寺為前民軍旅長葉定國為其夫人邵氏別居奉佛而建。寺為近代閩南民間宅院。兩進三開間,前院廳房院為住眾生活起居之所,後院兩層樓房,作為供佛殿堂。邵氏名婉,晚年長齋奉佛,皈依廈門會泉長老為師,法名“本覺”。堂建成後,邵氏即與其養女林鴛鴦及3名使女進住。
因同安原為葉定國的勢力範圍,佛心寺在同安也繁盛一時。民國二十五年(1936),會泉長老曾在此擔任住持。會泉長老按泉州朵蓮寺等三大女眾叢林模式擴建為出家菜姑共住持修農禪的寺院。此議深得邵氏讚許,乃由大師親筆題匾改為“佛心寺”,並聘請朵蓮寺執事紅姑等三位菜姑來寺任監院,負責掌理寺務。此後,漳、泉兩地菜姑紛紛來寺住褡,最多達20多人,諸多女眾以農禪持修,和樂相處。
佛心寺佛心寺
抗戰期間,民國二十七年(1938),日軍占據廈門,時局緊張,與廈門一水相隔的同安,更是人心惶惶,佛心寺住眾也相繼撤入內地,住持紅姑也往內地另建道場。至民國三十年,寺中僅住開因等5位當地菜姑,以開因任監院管理寺務,並由其率眾從事農耕生產。民國三十二年,邵氏生西,開因姑(及邵氏使女林鴛鴦)更成為掌理全寺一切產權的主持。民國三十七年,廈門南普陀寺開授三壇大戒,開因姑又親自帶領全寺住眾前往受戒,以全面提高住眾梵修戒行素質。
1951年,佛心寺宅院被地方國小及農技站借用,僅留三間廂房作為五位菜姑宿舍;後感年輕菜姑與外來學校師生雜居相處諸多不便,至1952年,開因姑與住寺諸女眾相率離寺他就。開因離寺後,即到廈門萬石岩住褡,隨後進入為出家女眾合辦的“群華”紡織廠工作,做工自食其力。數十年來始終堅持獨身不嫁,長齋奉佛不輟。
開因姑自工廠退休後,即住萬石岩側小屋,時萬石岩仍被其他單位占用;開因姑就四處奔走,要求市各有關部門支持回收萬石岩。後得市佛教協會支持,特別得到其師父,新加坡佛教總會會長宏船大師的全力援助;終於1982年全面回收寺岩。回收後,其師宏船法師又調匯巨資,交由開因姑主持重修擴建殿堂樓院。閩南佛學院復辦後,宏船法師建議增設女眾部,並以萬石岩作為女眾部校舍。
佛心寺佛心寺
開因姑以古稀高齡,在為萬石岩奔忙外,仍念念不忘其出家祖堂佛心寺,時寺仍被占為民居。1995年,開因會同其師兄開悟法師,為回收佛心寺而奔走於廈門、同安之間。經再三請求有關部門支持,直至1999年,才得以全部回收寺權。2000年,聘請閩南佛學院比丘尼釋竺冰法師住持寺院,共住比丘尼11人。竺冰住寺後,便帶領住眾開展宏法利生活動。每月初十舉行消災延壽藥師法會;並於初一、初十禮請廈門市第三醫院醫生和退休的名老中、西醫義務來寺坐堂開展義診施藥活動。
佛心寺每月都有舉辦善事,農曆初一、初十舉辦義診施藥。初十還舉行消災延壽藥師法會。佛心寺還將徵用寺前的50多畝土地,要將佛心寺建成一集禪修、弘法、義診施藥為一體的山水園林式藥師佛道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