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治

余治(1809~1874)近代著名慈善家、戲曲作家。字翼廷,號蓮村、晦齋、寄雲山人,晚署木鋒先生,門人私謚“孝惠”。江蘇無錫人。早肄業於江陰縣暨陽書院。五應鄉試不中。鹹豐八年(185)由附生保舉訓導,同治五年(1866)充廣方言館監督。好戲曲創作,作品甚多。內容多為勸人行善,宣揚忠孝節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治
  • 出生日期:1809
  • 逝世日期:1874
  • 性別:男
簡介,個人履歷,個人著作,

簡介

余治(1809~1874)近代著名慈善家、戲曲作家。字翼廷,號蓮村、晦齋、寄雲山人,晚署木鋒先生,門人私謚“孝惠”。江蘇無錫人。早肄業於江陰縣暨陽書院。五應鄉試不中。鹹豐八年(185)由附生保舉訓導,同治五年(1866)充廣方言館監督。好戲曲創作,作品甚多。內容多為勸人行善,宣揚忠孝節義。曾組織童伶戲班。主要作品有《後勸農》、《活佛閣》、《同胞案》、《義民記》、《海烈婦記》、《岳侯訓子》、《英雄譜》等。另著有《草國小齋集》、《得一錄》。生平事跡見吳師澄《余孝惠先生年譜》及俞礎所撰墓志銘、彭慰高所撰墓表。

個人履歷

余治,近代戲曲作家。字翼廷,號蓮村,又號晦齋、寄雲山人等,江蘇無錫人。幼時家貧,九歲讀書於塾,十五歲訓蒙里中,以館穀養親。道光十五年(1835)補金匱學附生。十九年(1839)肄業於江陰縣暨陽書院。二十二年(1842)應江陰少尹姚某之聘,就署教讀。以鄉塾舊有讀本《神童詩》、《千家詩》諸書詞意卑陋,仿其體例別撰五七言詩以課童蒙,名曰《發蒙必讀》,不署姓氏,刻印分送,各塾爭相傳寫。後又撰《續神童詩》、《續千家詩》。二十五年(1845)集資設義塾數處,供貧家子弟讀書。二十八年(1848)以其地多溺女,倡立“恤產保嬰會”。先後曾五應鄉試不中,至鹹豐二年(1852)“乃絕意進取,專以挽迴風俗,救正人心為汲汲”。八年(1858)由附生保舉訓導,加光祿寺署正銜。同治五年(1866)充廣方言館監督。六年(1867)赴上海,在上海縣城西設普育堂。十三年(1874)病卒於蘇州。

個人著作

余治是第一個創作大量皮黃劇本的文人劇作家,一生編撰皮黃劇本數十種,並組織一班孤苦無告的窮孩子,成立童伶戲班,請梨園老藝人教戲,自己親自指導排練,赴各地演出。雖“資用屢困,謗譏屢作”,仍“力經營之不少衰”。鄭振鐸評曰:“他並不用傳統的崑曲來組成他的劇本。他的劇本唱白,乃採用的是當時流行的‘皮黃調’的式樣。這是他的足以自立於中國戲史上的一端”。所撰皮黃劇本共三十餘種,現存《後勸農》、《活佛圖》、《同胞案》、《義民記》、《海烈婦記》、《岳侯訓子》、《英雄譜》、《硃砂痣》等二十八種,輯為《庶幾堂今樂》初集、二集,有光緒間刊本。尚有《苦節記》、《狀元福》、《巧還報》、《人獸記》、《五雷報》、《孝友圖》等數種,已佚。其他作品有《尊國小齋詩文集》六卷、《得一錄》十六卷,皆刊行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