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水根

何水根

何水根,1925年10月生,江西豐城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景德鎮美術家協會、景德鎮雕塑研究會會員。他早年師承陶瓷美術家曾龍升先生,長期在景德鎮雕塑瓷廠苦研瓷雕創作,1958年到中央工藝美術家院進修,擅長圓雕人物,兼堆、鏤、捏、雕。“獻壽圖”、“魯班”等瓷雕分別獲國家、省、市級陶瓷藝術評比多項獎,《景德鎮陶瓷》雜誌等曾發表其作品,“達摩”等瓷雕被日本恩巴-中國近代美術館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水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豐城
  • 出生日期:1925年10月
  • 職業:高級工藝美術師
  • 主要成就:獲國家、省、市級陶瓷藝術評比多項獎 
  • 代表作品:《景德鎮陶瓷》
  • 師承曾龍升
人物經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何水根11歲隨母親來景德鎮學藝,早年師承多位雕塑名家,與曾山東同門師兄弟一起學藝,得其真傳。繼承了其師卓絕瓷雕創作技藝,經驗豐富,工藝精湛,風格獨特。既擅長圓雕人物造型設計,又精於鏤刻亭台樓閣工藝,尤以塑造“羅漢”和歷史人物見長,作品造型怪拙古僻,講究神韻風采,剛勁傳神,創造出上千個優秀作品。他的力作《背斗達摩》、《濟公》盡舍一切繁枝縟節,致力軒昂的神仙氣度,人物形象寫實傳神,刻畫生動。
與其說是景德鎮賦予了何水根陶瓷藝術的靈感,還不如說是景德鎮這個陶瓷藝術的殿堂讓他與陶瓷藝術結下了一生之緣。上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大地發生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早年,何水根父親來到了在景德鎮的姐姐家以挑窯柴謀生,11歲那年,由於連年的戰爭,還在豐城的何水根被迫在母親的帶領下,和自己的妹妹來到了景德鎮投靠父親,一家四口,全靠父親賣苦力維持生計,無奈之下,在老家讀了兩年私塾的何水根不得不放棄學業,肩負起生活的重擔,由於年歲太小,在熟人的介紹下,何水根來到景德鎮畢家弄的一香行做起了學徒,雖然沒有工錢,只管吃住,但對於貧窮的何水根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很不錯的待遇了。 轉眼過去了兩年,日本侵略者頻繁入侵再次打亂他們一家的正常生活,1938年,何水根為了逃避戰亂,被迫跟隨父親來到浮梁經公橋幫人做茶葉謀生,但由於季節性影響,兩個月後,何水根不得不被迫再次回到了景德鎮,由於當初離開香行時沒有跟老闆打招呼,害怕受到斥責的何水根不敢再回到香行,後來,他又在熟人的介紹下,拜當時景德鎮瓷雕界號稱“拿得穩”(當時景德鎮瓷雕界有幾位較有影響的名家,分別號稱“拿得穩”、“靠得住”、“試試看”)瓷雕藝人學徒,學習陶瓷雕塑技藝,不久師傅謝世,繼續投身於雕塑名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龍升, 與曾山東同門師兄弟一起學藝,學習做坯、裝坯、吹釉等瓷雕基礎知識,由於自己能吃苦、能幹,深得曾龍升的厚愛。
期間,由於爆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陶瓷市場陷入低迷,為了生計,何水根不得不再次離開景德鎮,帶著自己的妻子徒步15天回到了老家豐城,如今,當何老回憶起當年在戰火紛飛年代走回老家途中的所見所聞,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靜,回到老家後的一年多時間裡,何水根靠砍柴火賣維持生計,之後,隨著全國各地紛紛解放,對瓷雕有著濃厚興趣的何水根當即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的老師曾龍升了解景德鎮的情況,曾龍升當即回信要求何水根回到景德鎮,從此,何水根在瓷雕界結下了不解之緣。
解放過後的五十年代初,景德鎮陶瓷藝術創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潮,何水根和妻子回到景德鎮後,和師傅曾龍升一道進入剛剛組建的景德鎮陶瓷美術合作社。3年不曾碰過瓷雕的何水根心情異常激動,全身心投入魂牽夢縈的瓷雕創作之中。當時,陶瓷美術合作社裡雲集著全市陶瓷美術界各有專長的民間藝人,何水根好學成痴,虛心向大家請教,對他技藝的提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陶瓷美術合作社一年多的時間裡,何水根不斷有新穎別致的作品推出,受到前輩與同行的讚譽。
1952年,何水根受邀到南昌參加土地改革展覽會。江西省有關部門將何水根留了下來,讓他在南昌製作和指導當地藝人製作有關打倒地主、惡霸的歷史題材雕塑。期間,何水根創作了大量的馬恩列斯毛的石膏塑像。
根據需要,1954年,有關部門擬在南昌成立江西省陶瓷美術工藝社。時任景德鎮市委書記趙燕獲得訊息後,立即與省有關部門聯繫,陳訴瓷都景德鎮得天獨厚的制瓷條件,分析南昌燒制陶瓷的先天不足。權衡再三,最終省陶瓷美術工藝社落戶景德鎮,稱為景德鎮美術合作社,租了曾龍升家的房子進行生產。何水根隨省陶瓷美術工藝社回到景德鎮,大量創作了馬恩列斯毛的瓷像和新疆舞雕塑。隨後,景德鎮美術合作社遷往十八橋附近,改名為景德鎮試驗瓷廠。
1956年,何水根進入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工作,因為工作踏實和為人正直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7年,試驗瓷廠和37家個體作坊、美術合作社、雕塑合作社合併建成景德鎮雕塑瓷廠,何水根作為業務骨幹返回雕塑瓷廠。在六十年代後的20多年間,何水根一直擔任市雕塑瓷廠陶瓷美術研究室的領導工作,長期在雕塑瓷廠苦研瓷雕創作。這一時期美研室相繼接受了來自全國各地美術學院的實習學生,何水根悉心指導這些實習生進行瓷雕藝術創作。期間,何水根曾赴省城南昌、井岡山等地進行城雕創作,塑造了許許多多現代題材的人物塑像、毛澤東塑像。特別是幾次赴龍門石窟、太原晉祠文化遺址的考察,提高了藝術修養,豐富了瓷雕創作的表現形式。何水根的瓷雕,具有傳統的表現風韻和現代的裝飾意味。1957年,全國首屆工藝美術設計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何水根代表江西省出席了本次大會,受到朱德委員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58年,何水根被選送到北京中央工藝美院雕塑專業深造1年。期間,他設計創作的瓷雕“蘋果豐收”、“美女”檯燈、“和平鴿”檯燈先後同獲學生創作一等獎,被《美術》雜誌刊登發表,引起了全國美術界的關注。導師鄭可教授稱讚他的瓷雕“有生活情趣”,並盛情邀請何水根留在北京工作。但此時的何水根已離不開雕塑,更離不開瓷的發源地,他婉言謝絕了導師的好意,學成後毅然回到景德鎮從事雕塑創作。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儘管景德鎮陶瓷雕塑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無法避免“為政治服務”之類的痕跡,何水根還是以其獨特的造型語彙塑造出“焦裕祿”、“紅燈記”等瓷雕系列作品,給封閉得令人窒恩的傳統瓷雕界吹進了一縷縷清新之風。
粉碎“四人幫”後,何水根和劉遠長一道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創作了大型瓷塑《你辦事我放心》,被一名香港客商以13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收購,實實在在地解決了雕塑瓷廠幾個月職工的工資。隨後,文化大革命結束,何水根的陶瓷雕塑迎來了創作的春天,潛心投入瓷雕創作。
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何水根他的作品,多為傳統題材,對宗教及歷史題材的創作,更是得心應手。可貴的是,他不僅注重技藝功力的表現,而且注重在作品中寄寓現代的審美情趣。在創作中,從不勉強為之,而是十分注重藝術靈感對 創作的驅動和激勵作用,在靈感狀態塑造形象,隨形賦色,故而其作品的藝術形象無不形神兼備,饒有情趣。
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何水根尋求獨特性和自我的真誠表現,追求一種原始自然、形神兼備、意境深遠的藝術風格。雕塑作品塑、彩並重,做工精緻,形神兼備,古雅大方。由於當時雕塑作品大部分以出口創匯為主,何水根的作品大部分出口海外,創造出眾多的為海內外所歡迎、有著濃郁景德鎮韻味的上千個瓷雕精品,受到東南亞、日本、美國、英國、義大利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人士的歡迎,在東南亞享有盛譽。1977年,他的作品“站鳳送子視音”被香港客商以15萬港元收藏,香港《大公報》曾以大幅照片形式介紹了這一轟動全港的新聞,何水根也因此名揚海內外。數十年來,何水根的原作“關公”、“敬酒三星”、“站布袋五子羅漢”、“達摩”、“觀音”等在新加坡、澳門、香港、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的專業刊物發表,並全部被購買珍藏。一度為企業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為雕塑瓷廠創匯做出了突出貢獻。時至今日,何水根的瓷雕作品一直受到國內和東南亞等收藏界的追捧。
1982年,何水根與曾山東等人擔任了大型人物組雕“水滸108將”的設計總指導。作為主創人員,何水根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他設計創作的5件梁山好漢瓷雕綜合運用了圓雕、捏雕、鏤雕、浮雕等藝術表觀形式,形象生動,性格分明。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被外界報刊稱之為“世界陶瓷史上的創舉”。
隨著的知名度大幅攀升,境外陶瓷機構和收藏人士紛紛邀請何水根出國辦展覽、表演瓷雕絕技,1987年應邀赴香港參加中國名人名作現場表演,1990年應邀赴日本陶瓷名作展及現場技藝表演,當地電台、電視台等多家媒體紛紛跟蹤採訪報導他的藝術陶瓷和創作格調,反響熱烈,被譽為當代最突出的瓷雕藝術大師。他的瓷雕《神獅羅漢達摩》被日本恩巴“中國近代美術館”高價收藏。
在歷屆各級專業評比中,何水根有近50件作品獲獎,其申“獻壽圖”、“東方朔偷桃”、“五子羅漢”、“麻姑獻壽”、“魯班”、“王楨”、“漁翁得利”、“站布袋五子羅漢”等20多件瓷雕作品分別獲得國家、省市級專業獎,《景德鎮陶瓷》等雜誌多次發表其原創作品。
何老一生精於自己的創作,在廠里,他為廠裡帶來的經濟效益無可估量,當時在計畫經濟時代,搞創作的人只是拿點硬工資。有人曾經做過估算,如果把何老一生所有創作的作品拿到市場上來進行估價,那將不單單是一個雕塑瓷廠。對於此,何老覺得自己無怨無悔,自己為社會、為企業帶來效益就是他的人生價值所在。何老在為人處世方面,也是有口皆碑,在雕塑瓷廠生活區,只要你一提到何老,人們無不說上一句,他是個很好說話的老頭,而且很容易接觸。
創作無止境,藝術貴在專。如今,何老由於身體原因不能親自進行創作,但是,他已把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全部灌輸到了從事陶瓷創作的兒女心中。其長子何德明自幼隨何老學習瓷雕,繼承了何老的衣缽。(中國江西新聞網7月15日景德鎮訊)

人物評價

1987、1991年應邀赴香港、日本參加陶瓷名作展及現場技藝表演,傳略載入《景德鎮陶瓷美術百家》。 何水根作為景德鎮市雕塑瓷廠的創始人之一,與瓷雕名家曾山東蔡敬標被外界尊稱為“雕塑瓷廠三老”,後兩位名家數年前已經辭世,何水根作為“三老”中唯一在世的藝人。近日,記者帶著敬仰的心情走近了這份老藝人,雖然何老年歲已高,但從他有點模糊的記憶中,記者感受到了何老對那個年代的懷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