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總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平博士於1996年與三十位海外環境專家在華盛頓共同創立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基金會與國際國內環境保護組織建立了廣泛的聯繫,在環境教育、技術交流、政策諮詢及促進民間環境組織發展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成為促進中國環境保護和國際交流的一支重要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平
  • 國籍:中國
  • 職業: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總裁
  • 性別:男
個人經歷,重要會議,

個人經歷

1998年2月,應美國新聞總署與環保署邀請,通過衛星電視直播,參加“美中環保專家”對話,與一百多位中國專家討論環境管理與政策問題。1999年應全國政協邀請,訪問中國八個主要城市,考察環境狀況,會見李嵐清副總理及科技部高級官員,隨後向全國政協提交“關於改善中國環境問題的建議報告”,受到中國國務院的重視。同時,何平博士每年組織海外專家向中國政府提出有關環境與資源管理的政策性建議,1998年關於退耕還林的政策建議,1999年關於控制工業污染機制的建議,2000年關於西部大開發中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以及2006年關於“三農”問題的根本在於土地制度的改革, 2007年關於提高能源效益政策和技術建議等。這些建議都是在分析中國的實際情況並參考國際上成功的經驗和失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對相關政策的制定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何平博士何平博士
從1999年來,何平主持了五屆“國際中國民間環境組織合作論壇”,該論壇對國內200多家環境NGO進行了培訓。120多家國際NGO和組織通過論壇與中國民間環境組織和政府機構進行了交流。其中,2003年第三屆“國際中國民間環境組織合作論壇”. 國內外共有184 個組織和機構參加, 43 家中外媒體報導,《人民日報》稱之為“民間組織在全球環境合作中的重大突破”。在該論壇支持下的大學生環保組織論壇,已經開始獨立組織年度論壇,促進了中國大學生環保活動的開展和環保社團的組織能力的提高。
同時,何平博士還積極推動美中環保技術的合作。過去十年中,共組織七個環境和能源技術代表團訪問中國,幫助解決了技術難題和引進新的技術。基金會還安排60餘家國內的環保企業來美國培訓,考察和項目合作。
從2000年起,何平博士經常接受國際國內媒體訪問,包括時代周刊,英國廣播公司,日本HKT,香港鳳凰衛視,美國之音,人民日報, 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中新社等,介紹中國環保的情況,並就有關環保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發表評論。2000年3月,就中美環境交流中的熱點問題接受中國駐美大使的諮詢,並應白宮科技辦公室邀請出席美中環境與合作座談會。2003 年 3月作為首位中國校友應邀回威斯康星大學講學。2006年4月,應邀出席布希總統在白宮為胡錦濤主席舉行的歡迎儀式, 2007年,作為海外特邀代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並接受《中華兒女》專訪。2009年10月,作為中國政府 特邀嘉賓出席六十周年國慶觀禮。何平1982年畢業於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現武漢大學),1995年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土木環境工程系博士學位,專長於環境與資源管理,環境監測、信息系統及遙感技術。目前他還擔任中國西南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美國IES 中心客座教授。

重要會議

2011年9月17日 “婦女與綠色生活國際文化周”開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