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城(中央中南局宣傳部秘書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原名何承顏,莞城新沙坊人。1931年,入東莞中學讀國中。在校期間,受進步同學的影響,參加東莞世界語學會錛埖叵碌沉斕嫉淖櫓級。1934年,入讀廣雅中學高中,廣雅中學是當時廣州市學生運動的中堅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城
  • 別名:何承顏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莞城新沙坊人
  • 出生日期:1931年
(1919—1962),原名何承顏,莞城新沙坊人。1931年,入東莞中學讀國中。在校期間,受進步同學的影響,參加東莞世界語學會(地下黨領導的組織)。1934年,入讀廣雅中學高中,廣雅中學是當時廣州市學生運動的中堅之一。何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曾用“承彥”筆名在上海出版的著名刊物《中學生》上發表文章,宣傳共產黨團結抗日的政治主張。1936年,參加黨的外圍組織“中國青年抗日大同盟”,並經常用“莫短”筆名在該校進步刊物《時事批判》上發表文章。
廣州的學生運動遭陳濟棠血腥鎮壓,“荔灣慘案”的現實教育了何城,他決心跟共產黨走。1937年,奔赴延安。同年冬,在延安參加中國共產黨。以後又在陝北公學和中央組織部組訓班學習,其後被分配到毛主席的警衛大隊做文書工作。以後又到河南省西華城區當區委書記,不久,轉到華中分局當機要秘書。解放戰爭時期,何城先後任華中軍區司令部政治協理、兩廣縱隊直屬政治處主任、華中軍政大學政治部巡視組組長等職,以其出色的工作曾獲“工作英雄”、“工作模範幹部”等光榮稱號。
建國後,何城擔任過廣西平南縣縣委書記。1953年調回廣東工作,曾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宣傳部辦公室主任、處長、《上游》雜誌(廣東省委主辦)副總編輯、中共中央中南局辦公廳副主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宣傳部秘書長等職務。
何城能理論聯繫實際,敢於提出個人的觀點。他寫《關於資產階級法權問題的一些意見》一文,一針見血地指出張春橋在《破除資產階級的法權思想》文中濃厚的絕對平均主義錯誤論點,在當時“大躍進”、大刮“共產風”的情況下,是難能可貴的。何城對黨的工作提出過不少精闢的見解,他寫的《備戰宣傳提綱》,得到毛澤東同志的讚賞。何城體質較差,在戰爭年代已積勞成疾,以後又經常帶病堅持工作。在生命的最一刻,他還通宵達旦趕寫備戰宣傳提綱和“七一”教育材料,帶病參加會議,直到不能起床才停止工作。1926年9月10日,何城病逝於廣州,終年43歲。有遺作《旗下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