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隋朝的屬國之一)

何國(隋朝的屬國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國,當為“屈霜你迦(Kushanika)”之首音節節譯,位於康國安國之間,是連線東西粟特的樞紐,又譯為“貴霜匿”,隋朝的眾多屬國之一。唐時為貴霜州,故地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的西北方,為昭武諸國之一,一度屬唐管理。因“何”為華夏舊有之姓,故何國胡人入華後,較難辨認出其粟特身份。安史部將有何千年,河北藩鎮中有魏博節度使何弘敬,中唐時宮廷侍衛中有神策軍將領何文哲,都是昭武九姓中的何國人或其後裔。廬江堂何氏是戰國七雄韓國的後代,跟昭武九姓的何國沒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國
  • 外文名:Kushanika
  • 別稱:屈霜你迦
  • 說明:隋朝的屬國之一
概況,與唐朝關係,相關記錄,宗教禮儀,戰爭,方位和道里,史籍記載,

概況

何國,《隋書·西域傳》也作何國。屈霜你迦,乃梵語化詞Kusânika、中古波斯語Kusânik、阿拉伯語Kusâniyya(庫沙尼亞)之對音。馬迦特認為,“何”乃阿拉伯語Qayy或Qayyi之音譯,並舉出穆斯林地理學家伊斯塔赫里記載說,貴霜匿為“粟特的文化最高之城,粟特諸城之心臟”;伊本·豪加勒也說,Qayy或Qayyi為粟特一個區,乃“粟特之心臟”。

與唐朝關係

何國城樓壁畫上的列王圖,使人聯想起佛教《十二游經》所記“四天子”傳說。道宣《釋迦方誌》也著錄了此傳說。所謂“四天子”,又稱“四主”,即“人主”中國(支那國),“象主”印度,“寶主”波斯或拂(胡國),“馬主”月支或突厥,分別統治東、南、西、北四方。何國城樓位於都城之南(“城左”),樓南牆為外牆,不便何王禮拜。所以,城樓僅有東、西、北三牆分別繪畫。蔡鴻生先生以為,何國都城重樓上的壁畫是供國王從南面朝拜的,故畫面不可能向四方展開,只能作左、中、右配置。此說忽略了城樓的方位。

相關記錄

所以,《通典》卷193、《太平寰宇記》卷183皆記:何國“城樓北壁畫華夏天子,西壁則畫波斯、拂菻諸國王,東壁則畫突厥、婆羅門諸國王。” 可見,這些繪畫是分別畫在城樓北、西、東壁上的。
據《通典》卷193記述,何國“大業中及大唐武德、貞觀中,皆遣使來貢。”另據《冊府元龜》卷970記載,何國早在貞觀元年(627)五月即遣使朝貢。《通典》所記武德年間何國入朝之事,以及《新唐書》所記貞觀十五年何國遣使入朝之事,則不見於《冊府元龜》之記。在九姓胡中,何國的入朝不能說晚,但朝貢次數卻是較少的。何國入唐朝貢次數僅有4次。何國對唐朝非常仰敬。“若中國使至,散花迎之,王東面拜,又以麝香塗使人額,以此重。” 但不知為何,顯慶年(656—660)以後,不見有何國來朝、朝貢的記載。

宗教禮儀

何國歡迎唐朝使者的儀式,我們可以看出何國信奉祆教的痕跡。《唐會要》卷100<;波斯國>;記:波斯國“俗事天地水火諸神,西域諸胡事火祆者,皆詣波斯受法。其事神,以麝香和蘇塗須點額,及於耳鼻,用以為敬。”何國的歡迎儀式與波斯相似。大食東侵以後,何國改宗伊斯蘭教,這並不為唐朝所了解。

戰爭

永徽年間出師西討之唐軍,當是征討賀魯之唐軍。永徽二年(651)正月,瑤池都督阿史那賀魯叛唐,自號沙缽羅可汗,勝兵數十萬,建牙於雙河千泉,統西突厥十姓可汗之地,處月、處密及西域諸國多附之。同年七月,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梁建方、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弓月道行軍總管,率府兵三萬、回紇五萬騎征討賀魯永徽六年(655)五月,又命左屯衛大將軍程知節 魯。次年八、九月,程知節與賀魯部戰於榆慕谷、怛篤城,敗之。何國在永徽年間“上言”是否踐言,不見史籍記載。何國既然遣使上言,大概不會言而無信。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唐朝尚未在河中地設定羈縻州府,而且賀魯正盛,西域諸國多附之,唯有何國願輸糧於西征唐軍。看來,早在唐朝在河中地區建立羈縻統治之前,何國已經以唐朝的附屬國自居了。而且,九姓胡對唐朝也時有輸糧、獻物之義務。
關於貴霜州設定的時間,不見《冊府元龜》、《唐會要》等史籍記載。據《冊府元龜》卷966<;外臣部·繼襲一>;、《唐會要》卷99記述,顯慶三年(658),唐高宗遣果毅董寄生至河中地區,在康國置康居都督府,史國置佉沙州;《新唐書·西域傳》亦記雲,顯慶三年,唐朝在石國瞰羯城置大宛都督府,在米國置南謐州;顯慶時,唐在安國置安息州,東安國置木鹿州。貴霜州應與上述諸州置於同時──顯慶三年,也為董寄生所置。

方位和道里

何國的周鄰道里,不見《新唐書·西域傳》記載。這在《新唐書·西域傳》諸國傳記中是少見的。《通典》卷193、《冊府元龜》卷958、《太平寰宇記》卷183皆云:何國“東去曹國百五十里,西去小安國三百里,東去瓜州六千七百五十里。”上述道里記載與《隋書·何國傳》隻字不差,說明它們皆沿襲《隋書》之記。而玄奘則雲,屈霜你迦國西二百餘里至喝捍國(唐言東安國); 《新唐書·東安傳》也稱,東安東距何二百里許。
小安國即東安國,即開明尼亞(Karminiya,西距布哈拉約106公里)。據阿拉伯輿地學家所記,庫沙尼亞至開明尼亞(喝捍)79公里(參見拙文<;《大唐西域記》所記中亞行程辨析>;)。《大唐西域記》、《新唐書·東安傳》所記(二百唐里,約合88公里)大體符合。
《新唐書·曹國傳》稱,曹國西北至何國二百里;《唐會要》卷98<;曹國>;記云:西曹國,“西北至何國二百里。” 這與《通典》、《冊府元龜》、《太平寰宇記》所記方位、里程均有所不同。何國(庫沙尼亞)東至曹國(治瑟底痕城,今伊斯特汗)實際里程為25公里。漢籍所記均有較大出入,以《隋書》、《通典》等所記(150唐里,約合66公里)之誤差小一些。
上引漢籍所記何國至瓜州里程,大概是以石國至瓜州6000 (唐)里為基準推算出來的:6000(石~瓜州)+500(石國~康國)+100(康國~曹國)+150(曹國~何國)= 6750(唐里)。這大概也是何國入唐的主要路線。

史籍記載

隋書:
何國,都那密水南數里,舊是康居之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國王之族類,字敦。都城方二里。勝兵千人。其王坐金羊座。東去曹國百五十里,西去小安國三百里,東去瓜州六千七百五十里。大業中,遣使貢方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