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鎂血症

血清鎂的正常濃度為0.75~1.25mmol/L。其調節主要由腎臟完成,腎臟排鎂和排鉀相仿,即雖有血清鎂濃度降低,腎臟排鎂並不停止。在許多疾病中,常可出現鎂代謝異常。血清鎂<0.75mmol/L即稱為低鎂血症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Hypomagnesemia
  • 就診科室:內科
  • 常見病因:消化道、腎臟丟失過多,補充不足,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可引起症狀性鎂缺乏症
  • 常見症狀:早期厭食、噁心、嘔吐、衰弱及淡漠,加重時記憶力減退、精神緊張、易激動、神志不清,嚴重時癲癇樣發作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常見原因有:
1.消化道丟失過多
因鎂在小腸及部分結腸吸收,當嚴重腹瀉、脂肪瀉、吸收不良、腸瘺、大部小腸切除術後等均可致低鎂血症。
2.腎臟丟失過多
如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或長期套用袢利尿劑、噻嗪類及滲透性利尿等使腎性丟失鎂而發生低鎂血症。
3.補充不足
在營養不良,某些疾病營養支持液中補鎂不足,甚或長期套用無鎂溶液治療。
4.甲亢患者常伴低血鎂和負氮平衡
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可引起症狀性鎂缺乏症。

臨床表現

缺鎂早期表現常有厭食、噁心、嘔吐、衰弱及淡漠。缺鎂加重可有記憶力減退、精神緊張、易激動、神志不清、煩躁不安、手足徐動症樣運動。嚴重缺鎂時,可有癲癇樣發作。另外,低鎂血症時可引起心律失常。鎂是激活Na+-K+-ATP酶必需的物質,缺鎂可使心肌細胞失鉀,在心電圖可顯示PR及QT間期延長,QRS波增寬,ST段下降,T波增寬、低平或倒置,偶爾出現U波,與低鉀血症相混淆,或與血鉀、血鈣改變有關。

檢查

1.測定血清鎂。
2.鎂負荷試驗。

診斷

最簡便的方法是測定血清鎂。但缺鎂的診斷有時比較困難,有時血清鎂正常,仍不能否定低鎂血症,因其受酸鹼度、蛋白和其他因素變化的影響。
對有誘發因素而又出現低鎂血症的一些患者,其症狀很難與低鉀血症區別,如在補鉀後情況仍無改善時,應考慮有低鎂血症。此外,遇有發生搐搦並懷疑與缺鈣有關的患者,注射鈣劑後,不能解除搐搦時,也應疑有鎂缺乏。

治療

1.防治原發疾病
防止或排除引起低鎂血症的原因的作用。
2.補鎂
嚴重低鎂血症且有症狀,特別是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時必須及時補鎂。對於缺鎂引起的嚴重心律失常,其他療法往往都無效果。只有靜脈內緩慢注射或滴注鎂鹽(一般是用硫酸鎂)才能奏效。靜脈內補鎂要謹慎,如患者腎功能受損,則更要格外小心。在補鎂過程中要常常測定血清鎂濃度,必須防止因補鎂過快而轉變為高鎂血症。小兒靜脈內補鎂時還應特別注意防止低血壓的發生,因為鎂可使外周小動脈等血管擴張。對於較輕的低鎂血症,也可通過肌肉內注射的途徑補鎂。補鎂的劑量須視缺鎂的程度和症狀的輕重而定。
3.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包括補水,特別是補鉀和補鈣,因為低鎂血症常伴有失水、低鉀血症和低鈣血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