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核供熱技術

低溫核供熱技術是一種以供熱為主要功能的核反應堆。核反應堆依其用途不同,可分為試驗反應堆、生產反應堆(用於生產核燃料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反應堆)、供電反應堆(亦稱核電站)和供熱反應堆。1990年由我國清華大學設計的5兆瓦壓力殼式低溫核供熱堆就屬於一種供熱反應堆。它的特點是反應堆溫度低(186℃~200℃),造價低、安全可靠、無污染等。

每天向工業和居民提供的熱能相當於1列車運輸的煤炭量。其供熱原理和供電反應堆一樣,都是將核(如鈾235)裂變釋放的熱能通過迴路和熱交換器使水加熱變成蒸汽。但在低溫核供熱堆中不再用這種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而是直接把蒸汽供應社會。該反應堆有三個循環迴路,燃料和放射性物質不與二、三迴路中的水直接接觸,都是通過熱交換器鋼管傳熱,故供應的蒸汽和熱水中不帶有放射性。所採取的安全技術,有燃料元件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三重屏障,非常可靠,即使內部萬一出現事故,也不會有放射性物質逸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