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配電網電力電子補償裝置技術規範

《低壓配電網電力電子補償裝置技術規範》是2018年02月09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壓配電網電力電子補償裝置技術規範
  • 外文名: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ow-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lectronic Compensation Device
  • 標準編號: T/CES 016—2018
  • 發布日期:2018年02月06日
  • 實施日期: 2018年02月09日
起草人,起草單位,適用範圍,主要內容,

起草人

司文榮、楊帆、劉俊、高凱、王啟華、葛成余、韓先鶴、楊景剛、陳璐、陸冰冰、廖天明、李樹青、殷展、張一彥、沈東明、陸茂鑫、劉麗平、范荻、尤文濤、夏青。

起草單位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西安愛科賽博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利思電氣(上海)有限公司。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低壓配電網電力電子補償裝置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包裝、運輸、貯存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50 Hz,額定工作電壓400V的低壓配電系統,用於配電網中平衡三相有功功率,同時具備基波無功功率補償和諧波補償功能的裝置,以下簡稱裝置。

主要內容

低壓電網結構複雜,長距離單相供電情況十分普遍,難以將所有用戶的負荷平均且等距離地掛接在三相線路上。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功率家用電器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單相用戶負荷具有不可控和不同時的用電特性,從而造成較為嚴重的三相負荷不平衡問題。因此,需要積極採用動態補償、平滑調節等新技術、新設備,因地制宜選用地開展低壓電網三相不平衡負荷的治理工作。
基於上述情況,已有不少廠商開發了不同功能的配電網有功功率平衡裝置等設備,但功能和質量參差不齊,為規範該類設備在電網中特別是目前配網低壓台區中的套用,特編制本標準《配電網有功功率平衡裝置技術規範》。
根據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技術原則以及國網運檢部關於開展配電台區三相負荷不平衡問題治理工作的通知,結合現有配電網有功功率平衡裝置套用經驗和成果,充分考慮先進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以及未來技術的發展,修訂本標準。在標準修訂的過程中,與供電公司和製造廠家進行溝通和技術交流,並結合相關國標和行標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出標準中需要修訂和完善的條款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低壓配電網電力電子補償裝置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包裝、運輸、貯存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50 Hz,額定工作電壓400V的低壓配電系統,用於配電網中平衡三相有功功率,同時具備基波無功功率補償和諧波補償功能的裝置,以下簡稱裝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