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的經濟分析

休閒的經濟分析

《休閒的經濟分析》簡介:休閒是衡量人類進步的重要標誌,進入普遍有閒的社會是人類的共同理想。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勞動時間不斷減少,休閒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隨著我國居民休閒時間的快速增加,休閒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也日益上升,休閒時間的有效分配與利用成為衡量經濟福利水平提高的重要尺度。

休閒的變化及休閒與社會發展的互動關係涉及經濟、文化與社會各個方面,因此在哲學、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等不同領域分別形成了不同視野下的休閒思想。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開創了西方休閒思想傳統,我國道家和儒家思想也形成了我國休閒研究思想之源。界定休閒的內涵成為休閒研究的首要任務,現代研究立足於從休閒時間、休閒活動和生存狀態三個基本方面來揭示休閒的含義,並形成了豐富的休閒理論。在經濟發展進程中,休閒的經濟作用首先表現為其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而進入現代社會,休閒的經濟功能又主要體現在其對消費的促進作用上,休閒消費已成為新的經濟成長力量。在我國,休閒消費正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

基本介紹

  • 作者:周覺
  • ISBN:9787505865037
  • 頁數:212
  • 定價:16.00元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8
內容介紹
從經濟分析角度,作者認為可以把休閒所需要的時間及收入納入到消費函式中進行分析。在市場經濟社會,時間的商品化使時間成為休閒的基本約束。馬克思的自由時間理論深入論述了勞動時間與自由時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內在關係,揭示了時間價值與勞動生產率變化的正相關關係,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時間價值的上升。與此同時,時間價值的變化是時間供求變化的結果。在現代社會,對時間需求的增加尤其是“欲望製造”使時間成為一種日益稀缺的資源;社會節奏的加快也使時間的價值上升。《休閒的經濟分析》在論述新古典經濟理論關於休閒消費選擇分析的基礎上,運用新消費選擇理論中家庭生產函式模型,論證了生產效率變化與休閒消費變化之間的關係。該論證表明,生產效率的變化對休閒消費中休閒時間的影響表現為不確定;生產效率的變化對休閒消費中時間與消費品投入比例變化的影響表現為,生產效率提高,相對於時間投入,休閒消費中消費品投入的比重會上升,單位休閒時間的消費品密集度會提高;生產效率的變化會影響時間在不同休閒活動中的分配,隨著生產效率提高,耗時多的休閒活動逐漸淪為一種“低檔物品”。
作為一種經濟活動,休閒消費的選擇受制於資源的稀缺性。但是休閒同時作為人與社會的一種存在方式,直接關係到人類社會的進步,合理的休閒消費有助於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阻礙休閒發展的是休閒的異化。工業社會中,與時間稀缺性環境同時出現的往往是“消費社會”的形成。馬克思、凡勃倫、波德里亞等關於“消費異化”的深刻批判,充分揭示了“ 消費異化”往往導致了“休閒異化”。作者認為,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在加劇人的異化,這種異化表現在休閒消費上的就是休閒的“物化”與休閒的“工作化”。
在經濟成長占主導目標的社會中,技術的進步、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是一把“雙刃劍”,它們在縮短勞動時間的同時,又使時間變得越來越稀缺。隨著休閒消費在我國經濟成長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休閒消費與經濟成長之間的內在關係也日趨密切,只有和諧社會的休閒消費才能讓人獲得真正的自由。實現休閒消費與人的和諧發展,需要提高消費主體的素質。因此,加強休閒教育在我國勢在必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