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相關

休戚相關

休戚相關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iū qī xiāng guān。意思是憂喜、禍福彼此相關聯。形容關係密切,利害相關。出自《國語·周語下》 “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為晉休戚,不背本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休戚相關
  • 外文名: stake
  • 拼音:xiū qī xiāng guān
  • 釋義:形容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
  • 出自:《國語·周語下》
  •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同義詞:休戚與共 禍福相依
拼音,引證解釋,成語典故,成語辨析,用法,

拼音

xiū qī xiāng guān

引證解釋

憂喜、禍福彼此相關聯。形容關係密切,利害相關。休:喜悅、吉利;戚:憂愁、悲哀。
《國語·周語下》:“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為晉休戚,不背本也。”
宋·陳亮《送陳給事去國啟》:“眷此設心;無非體國;然用舍之際;休戚相關。”
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豈可委之荒野,任憑暴露,全無一點休戚相關之意。
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我想許多功臣,其中只有將軍是天子的至親,必然有個休戚相關之意,故請你來商量。”
《鏡花緣》.第六回:“今日大家既來祖餞,都是休戚相關之人,將來設有危急,豈有袖手之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三回:蕭知府聽了,心上老大不高興。然而他是河台的紅人,更比別人休戚相關,聽了那有不著急的。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晉悼公姬周,年輕的時候曾因受到晉厲公的排擠,無法留在國內,只好客居周地洛陽,在周朝世卿單襄公手下做事。單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請到自己家裡,就像對待貴賓一樣地招待他。
姬周雖然年紀輕輕,卻表現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時候穩穩噹噹,毫無輕浮的舉動;看書的時候全神貫注,目不斜視;聽人講話的時候恭恭敬敬,很有禮貌;自己說話的時候總是忘不了忠孝仁義;待人接物的時候總是十分友善、和氣;他自己雖然身在周地,可是聽說自己的祖國晉國有什麼災難時就憂心忡忡,聽說晉國有什麼喜慶的事情時就非常高興。
所有這些表現,單襄公都看在眼裡,認為他將自己的憂愁喜樂與晉國的命運連在一起,是不忘本的表現,將來一定大有前途,肯定能回到晉國去做個好國君。因此,單襄公對姬周更加關心、愛護。不久,晉國國內發生了內亂,原來一直害怕失去權力而排擠王室公子的晉厲公被大夫欒書、中行偃所殺,晉國政局陷入了大動盪。於是,晉國大夫就派人到洛陽來,把姬周接了回去,讓他做了晉國的國君。
晉悼公即位時年僅十四歲,即位之初,便承擔起復興霸業的重任。晉國朝野上下,都對他寄予厚望。晉悼公首先將厲公之死歸罪於厲公心腹夷羊五等人,既對厲公被殺向國民做了交待,又鞏固了與正卿欒氏和大族中行氏的關係,穩定了厲公被殺後的混亂局面。為平衡卿大夫之間的關係,他又對世代有功的其他舊族委以重任,一反景、厲兩代打擊世卿的方針,消除了君臣之間的信任危機。以德治國,是晉悼公執政後的主要策略,他放棄公私舊債,減輕賦稅勞役,減縮開支,禁止浪費。德政的施行使國內矛盾趨於緩和,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晉悼公以仁義政策對待中原諸侯,革除外交弊政,重訂同盟國的朝聘和貢納制度以減輕職貢太重的諸侯國的負擔,平均勞役,公平應允地處理同盟內部的事務。同盟穩固,晉悼公開始與楚國爭霸。為有效孤立楚國,加強諸侯聯盟,凸現霸主地位,晉悼公不斷召集諸侯會盟。他改革文公三年一聘,五年一朝的舊禮儀,以討伐叛逆,救弱扶傾,伐鄭救宋為核心,從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562年,八年內九合諸侯。通過頻繁的會盟,將齊、魯、宋、鄭等國緊密團結在晉國周圍,將晉國的霸業推至巔峰。

成語辨析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息息相關、唇齒相依、休戚與共
【反義詞】漠不關心無關痛癢
【燈謎】探親假、不要親眷照顧
【正音】 相:不能讀作“xiàng”。
【辨形】 休:不能寫作“修”。
“休戚相關”和“休戚與共”:
都有“利害一致”意思。“休戚相關”重在憂喜禍福的相互關聯;“休戚與共”重在憂喜禍福共同承受。
“休戚相關”和“息息相關”:
①“息息相關”形容彼此的關係非常地密切;“休戚相關”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關”不含。
②“息息相關”適用的對象比較廣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關”適用面比較窄,一般只能指有禍福可言的人、集團、國家等相互間的關係,不能指無禍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③“休戚相關”含有褒義色彩;“息息相關”則是中性的。

用法

漢人滿人,不啻同處一室,休戚相關,不能歧異。(葉恩《上振貝子書》)
錯誤用法:元末農民起義以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制定了許多與發展生產休戚相關的政策。(應為息息相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