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於胡底

伊於胡底

伊於胡底,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yú hú dǐ,意思是到什麼地步為止(對不好的現象表示感嘆)。出自《詩經·小雅·小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於胡底
  •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
  • 拼音:yī yú hú dǐ
  • 近義詞不堪構想 
  • 注音:ㄧ ㄧㄩˊ ㄏㄨˊ ㄉㄧˇ
成語解釋,成語出處,成語用法,

成語解釋

伊:句首助詞;於:到;胡:何,哪;底:盡頭。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伊於胡底?”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指對不好的現象表示感嘆。
示例
清·吳趼人《痛史》:“將來為禍天下後世,正不知~呢?” “那知這個楊右相,卻一味大言欺君,全無定亂安邦之策,將來國家禍患,不知伊於胡底。”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八十九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