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動與轉化研究

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動與轉化研究由單偉著,姜振寰指導關於企業管理、知識經濟、知識管理和 隱性知識的博士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動與轉化研究
  • 外文名:Study on tacit knowledge flow and transform in corporation
  • 論文作者:單偉
  • 指導教師:姜振寰
  • 學科專業:技術經濟及管理學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企業管理 知識經濟 知識管理 隱性知識
館藏號
F270
館藏目錄
2009\F270\66

中文摘要

企業知識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可以形式化、制度化、結構化,並以言語傳遞,易於儲存及流轉,而隱性知識則內嵌在員工頭腦、團隊慣例、組織記憶之中,難以被編碼化及傳遞,不易被其他企業複製和竊取,是企業自主知識創造的源泉和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顯性知識可通過信息與網路技術來保存及傳遞,而隱性知識則必須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連結才能達到傳遞分享及學習吸收的效果,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疑難問題。因此,研究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動與轉化中的個體、群體、組織互動及其相互關係就顯得十分必要。成功解決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動與轉化中存在的複雜疑難問題,對建立企業隱性知識管理新理論、豐富和發展企業知識管理理論與方法、推動我國企業知識創新都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研究基於系統學、經濟學、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具體相關理論和方法,以企業內部隱性知識的載體(個體、群體、組織)及其互動關係為研究對象,以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的內涵界定、損益分析、層次劃分、過程機理為研究理論基礎,以流轉機制和網路探析為研究核心,揭示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中複雜關係和基本規律,進而剖析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效果的影響機理,並進行實證分析,結合實證結果和企業實際情況,從多方面、多角度提出促進企業隱性知識流轉的策略。 明確界定了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的內涵;剖析了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中的成本、利益與風險等問題;從“個體—群體—企業”互動角度劃分了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的層次;分析並深化了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過程知識創造機理,構建了一個新的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過程中知識創造模型,揭示了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過程中知識創造的具體流程、類型與方式。 從基礎支撐、行為發生、綜合控制三個層面系統綜合研究了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的機制,構建了隱性知識流轉機制框架體系。從複合視角論述了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的組織環境,重點闡述了知識市場和環境激勵。基於社會交換理論研究了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的行為發生機制,揭示了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中社會交換的原則、社會交換的媒介、社會交換的動機。基於系統科學視角,提出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中的知識整合機制,構建了知識整合力模型,並對其進行剖析,並從系統反饋視角揭示了知識整合的作用機理及其高效實現。 從社會網路視角,綜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對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網路進行探究。基於人際關係網路,提出了輻射式、直鏈式、交結式和複合式等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模式。定性研究了社會影響力、網路中心性、網路連線對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的影響作用。運用社會網路分析方法,對HRB部門隱性知識流轉網路進行測度並分析,通過對網路整體指標、中心性指標、小團體指標、角色和職位指標進行實際測量和定性分析,揭示了網路結構及其特徵對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的影響作用。 基於理論分析,著重從組織環境、社會交換、網路能力、知識整合四個構面對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效果影響機理進行實證研究,構建概念模型和提出研究假設,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問卷後進行數據分析,運用結構方程模型方法,詳細論證了假設中提出的影響因素的作用大小和作用形式,並據此對模型和假設進行檢驗,揭示了影響因素對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效果的作用機理與實際效應。結合我國企業實際,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促進企業內部隱性知識流轉的策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