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倫理學——轉型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問題研究

企業倫理學——轉型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問題研究

《企業倫理學——轉型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問題研究》是科學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緒梅。

基本介紹

  • 書名:企業倫理學——轉型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問題研究
  • 作者:夏緒梅
  • ISBN:9787030211958
  • 頁數:181
  • 定價:25.0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5-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企業倫理學:轉型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問題研究》從企業倫理學的一般理論出發,通過對企業倫理理論和實踐依據以及企業倫理民族性的理論分析,對轉型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問題作了探討和研究,並進一步從外部制度供給和企業內部機制構建兩個視角為企業倫理提供了可行路徑和對策措施。具體內容包括企業倫理學的一般理論、企業倫理的民族性、轉型經濟條件下中國企業倫理的制約因素分析、構建企業倫理的可行路徑和對策措施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內容簡介

我國目前正處於從傳統計畫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型的時期,經濟轉型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出現了許多人們始料未及的問題。在經濟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湧現出大量不道德現象,作為經濟微觀主體的企業在其經營活動過程中反倫理行為亦層出不窮。本書從企業倫理學的一般理論出發,通過對企業倫理理論和實踐依據以及企業倫理民族性的理論分析,結合對我國企業倫理演化和特徵的實證研究,在對企業主體倫理行為進行理性經濟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企業倫理的三大制約因素為信息不對稱、企業倫理素質殘缺和市場不完善,制度有效供給不足是制約企業倫理的最終原因,並進一步從外部制度供給和企業內部機制構建兩個視角為企業倫理提供了可行路徑和對策措施。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參考使用,同時對專業研究人員,政府部門、企業界相關人員也有重要的閱讀價值。

作者簡介

夏緒梅,女,1972年生,四川遂寧人,經濟學博士,西安財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企業倫理與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教學與研究。先後在《經濟體制改革》、《求索》、《教育理論與實踐》、《經濟縱橫》、《商業研究》、《企業活力》等雜誌上發表論文五十多篇。主持和參與多項省部級、地廳級和院級科學研究項目。科研論文和項目成果先後獲得地廳級和校級獎勵,並榮獲“學校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稱號。

目錄

序言
導論
第1章 企業倫理學的一般理論
1.1 倫理
1.2 企業倫理
1.3 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1.4 企業倫理的緣起及其背景
1.4.1 國外企業倫理的緣起及其背景
1.4.2 中國企業倫理的緣起及其背景
1.5 企業倫理學及其發展
第2章 企業倫理:理論依據
2.1 經濟理論中的倫理取向
2.1.1 新制度經濟學
2.1.2 西方經濟學中的帕雷托最優狀態規律
2.2 企業管理思想和理論演繹中的倫理思維
2.2.1 企業管理理論中的倫理意蘊
2.2.2 管理理論發展中主要代表人物的倫理思想
第3章 企業倫理:實踐依據
3.1 企業倫理的巨觀效應分析
3.1.1 市場經濟的倫理基礎
3.1.2 企業倫理的巨觀效應
3.2 企業倫理的微觀效應分析
3.2.1 企業倫理與企業績效
3.2.2 企業倫理的微觀效應
第4章 企業倫理的民族性
4.1 企業倫理民族性的一般論證
4.2 美國企業倫理特色與民族文化
4.2.1 漢普登特納和特龍佩納的觀點
4.2.2 美國企業倫理特色
4.3 日本企業倫理特色與民族文化
4.3.1 企業集團主義——日本企業倫理的核心
4.3.2 “忠”、“和”、“勤”是日本企業倫理文化的顯著特色
4.3.3 稟議制的決策模式
4.3.4 企業內部等級制度
4.4 中國企業倫理特色與傳統文化
4.4.1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
4.4.2 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影響下的企業倫理特色
第5章 中國企業倫理:演化及其特徵
5.1 計畫經濟時期中國企業倫理現狀
5.1.1 責、權、利相結合的企業倫理基礎匱乏
5.1.2 國家倫理替代企業倫理
5.2 轉型經濟條件下中國企業倫理現狀
5.2.1 轉型經濟的概念界定和中國的轉型經濟
5.2.2 轉型經濟條件下企業倫理道德的現實困惑
5.2.3 轉型經濟條件下企業倫理失范的具體表現
5.2.4 轉型經濟條件下企業倫理現狀的實證調查
5.2.5 轉型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特徵
第6章 轉型經濟條件下中國企業倫理的制約因素分析
6.1 企業倫理選擇行為的經濟學分析
6.1.1 經濟分析的前提假定“新經濟人”假說
6.1.2 企業倫理行為選擇的經濟學分析
6.2 企業倫理的制約因素分析
6.2.1 信息不對稱
6.2.2 企業倫理素質殘缺
6.2.3 市場不完善企業反倫理行為外部性內化的障礙
6.2.4 制度有效供給不足制約企業倫理的終極原因
6.3 阻礙企業倫理經營的制度約束
6.3.1 法律制度及產權制度
6.3.2 信用制度
6.3.3 政府行政制度
6.3.4 企業內部倫理制度
第7章 構建企業倫理的可行路徑和對策措施(一)有效的外部制度供給
7.1 失信懲罰機制
7.1.1 法律懲罰機制
7.1.2 聲譽機制和信用機制
7.1.3 監督機制
7.2 市場中介機構保障機制
7.2.1 中介組織的概念和分類
7.2.2 市場中介組織介入對市場秩序的規範和企業反倫理行為消除的作用
7.3 產權制度
7.3.1 界定產權,明晰產權關係,硬化產權約束關係
7.3.2 強化產權保護,培育信用體系
7.4 政府行政制度
7.4.1 政府行政的倫理原則
7.4.2 轉變政府職能、準確定位角色
7.4.3 政府在信用建設中的作用
7.4.4 改革政府行政方式,強化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提供相對穩定的政策環境
7.4.5 完善和加強對行政行為的監督
第8章 構建企業倫理的可行路徑和對策措施(二)內部機制
8.1 樹立倫理經營管理新理念
8.1.1 企業的倫理準則
8.1.2 建立促使倫理理念形成的教育培訓制度
8.2 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進
8.3 企業倫理的內部制度化
8.3.1 制定企業倫理規範
8.3.2 設定倫理機構、配備專門負責人
8.3.3 倫理信息系統的建設
8.4 企業倫理建設中制度有效供給和企業內部機制建立的關係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