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栗

仿栗

仿栗(學名:Sloanea hemsleyana (Ito) Rehd. et Wils.)是杜英科,猴歡喜屬喬木,高可達25米;頂芽有黃褐色柔毛;嫩枝無毛,葉片簇生於枝頂,薄革質,通常為狹窄倒卵形或倒披針形,先端急尖,有時漸尖毛,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無毛,邊緣有不規則鈍齒,花生於枝頂,多朵排成總狀花序,萼片卵形,兩面有柔毛;花瓣白色與萼片等長,或稍超出,子房被褐色茸毛,花柱突出雄蕊之上,蒴果大小不一,內果皮紫紅色或黃褐色;果柄通常粗壯;種子黑褐色,發亮,下半部有黃褐色假種皮。7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及廣西。越南有分布。生長於海拔1110-2400米的常綠林里。

該種種子及假種皮均可榨油。出油率為33.6%。種油無毒,味美可食。木材白色,紋理直而細嫩,可供建築、家俱等用材。仿栗樹型高大、常綠、枝葉繁茂,可供觀賞。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整形修剪,適量施肥,中耕除草,水分管理,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25米;頂芽有黃褐色柔毛;嫩枝禿淨無毛,老枝幹後暗褐色,有皮孔。
葉簇生於枝頂,薄革質,形狀多變,通常為狹窄倒卵形或倒披針形,有時為卵形,長10-15厘米,最長達20厘米,寬3-5厘米,最寬達7厘米,先端急尖,有時漸尖,基部收窄而鈍,有時為微心形,上面綠色,乾後稍發亮,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偶或在脈腋內有毛束,側脈7-9對,基部1對常較纖弱,邊緣有不規則鈍齒,有時為波狀鈍齒;葉柄長1-2.5厘米,最長達3.5厘米,禿淨無毛。
花生於枝頂,多朵排成總狀花序,花序軸及花柄有柔毛;萼片4片,卵形,長6-7毫米,兩面有柔毛;花瓣白色,與萼片等長,或稍超出,先端有撕裂狀齒刻,被微毛;雄蕊與花瓣等長,花葯長5毫米,先端有長1.5毫米的芒刺;子房被褐色茸毛,花柱突出雄蕊之上,長5-6毫米。
蒴果大小不一,4-5爿裂開,稀為3或6爿,果爿長2.5-5厘米,厚3-5毫米;內果皮紫紅色或黃褐色;針刺長1-2厘米;果柄長2.5-6厘米,通常粗壯;種子黑褐色,發亮,長1.2-1.5厘米,下半部有黃褐色假種皮。花期7月。

生長環境

生海拔1110-2400米的溝谷常綠闊葉林中。
適生於氣候溫暖濕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微酸性紅壤、黃壤或微鹼性的林地。常與栲類、石櫟類、木荷、細柄阿丁楓等樹種混生形成常綠植物群落。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及廣西。越南有分布。

繁殖方法

選擇樹齡20-25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成年大樹為採種母樹。當蒴果由紅褐色變為紅色微開裂時及時採收,並攤放在陰涼通風處陰乾7-10天,待蒴果全部裂開後與河沙混合,搓去紅色假種皮,得黑色種子。
黑色種子用清水漂洗,去除漂浮的種子,將沉水的種子撈出瀝乾水分後按2份河沙與1份種子的比例進行沙藏處理。
仿栗種子播種後將苗床用竹條搭成弓形架,用塑膠膜覆蓋,以便保溫保濕,促進種子萌發。
苗木出齊後,因幼苗長勢較弱,與雜草形成強烈競爭,要視雜草生長情況,不定期及時除草。圃地選擇陰天結合間苗將小苗移栽均勻,做到間早、間密、留強去弱、分次實施、間補結合,使苗床上的幼苗分布均勻。

栽培技術

1-2月份選擇陰雨天造林:為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植時適當剪去苗木部分葉片,起苗時不要損傷苗根,在掘苗、運苗時,要對苗根進行覆蓋或遮陰,做到隨起苗、隨包裝,及時運輸,及時栽植。栽植前要進行修根。栽植時苗木要扶正,根要舒展。土要踏實,栽植深度應超過原地徑處3-5厘米。栽後修好樹盤,澆足定根水。為提高成活率,可待水滲入穴內後在樹盤上覆蓋塑膠薄膜。林冠下造林成活率更高。

整形修剪

為了獲得較高的果實產量,為了便於管理和採收,需要對仿栗樹體進行矮化,培育豐產樹形,必須進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貫穿幼林、成林培育管理的全過程。整形的目的是為了培育豐產的樹形,在幼林階段基本完成。修剪的目的一是促進整形目標的實現;二是長期維護已成形的豐產樹形,適時調整結果枝組或者結果枝組群在空間的分布。幼樹修剪以疏刪為主(將擬剪枝條自基部剪除)、以短截為輔,短截強度宜輕(剪除枝條先端2-3個弱芽即可)。幼樹修剪可在冬季休眠季節進行,也可在生長季節進行。成年結果樹的修剪宜在冬季休眠季節進行,除對衰老枝、重疊枝、過密枝和病蟲枝進行疏刪外,應以短截為主,主要目的是形成有利於通風透光的樹形。

適量施肥

每年夏秋各施肥一次。肥料的種類及用量:基肥以有機肥、複合肥、磷肥、鉀肥為主,追肥為複合肥和尿素為主。幼樹的施肥量為每株每年施尿素0.32-0.55千克;施過磷酸鈣0.25千克。從開始結果到盛果期前的這段時期,施肥量為尿素0.65-1.09千克,氮磷鉀比例為1:0.6:0.8。成齡樹:施肥量尿素1.1-2.3千克、過磷酸鈣2.2千克、硫酸鉀1.0千克。

中耕除草

做到及時進行鬆土除草,分別在6月、9月進行一次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有刀撫、擴穴撫育、林農間作、除草劑除草等。對穴外影響幼樹生長的高密雜草,要及時割除。連續進行3-5年,每年1-3次。對實行林農間作的,可以結合間作作業同時進行。幼林階段,每年中耕除草2次。

水分管理

新栽植的幼樹,新根發育慢,吸收水分的能力不足,旱季應注意灌溉、中耕除草、覆膜等保墒措施,雨季要及時開溝防排澇。造林地採用自然排灌,沿自然地形開挖主排水溝,同時建立足夠數量的子排灌溝,做到澇能排,旱能灌。

病蟲防治

栗疫病(栗乾枯病、栗胴枯病)
該病發生較為普遍,主要危害主幹及主枝,病後樹勢衰弱,生長不良,影響產量和質量,嚴重的可使全樹死亡。
防治方法:①苗木、接穗調運要嚴格實行檢疫制度,防止病害傳播。②徹底修除病枝,刮除病斑,集中燒毀,傷口塗石硫合劑、波爾多液;主幹塗白(生石灰6千克、石硫合劑原液1千克、食鹽1千克、動物油0.1千克、水18千克混合製成)。③藥物防治:病斑刮除後,傷口塗10倍液鹼水或200倍抗菌素401。
疫黴菌病
該病主要發生於嫁接板栗三至六年生幼樹上,多在主幹10-30厘米處,並可迅速延伸到枝梢。該病在春季栗樹發芽後3-6月發生,不同栗園及管理水平發病株率不同,最高可導致板栗幼樹50%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清除越冬病源,及時挖除病死株,剪除病枝,刮除枝幹病部,集中燒毀。在病株附近,灑適量石灰或殺菌劑進行土壤消毒。②對發病的栗園,早春發芽前,將病斑徹底刮淨後,對樹幹和主枝塗刷40%腐爛敵,對重病區可用生石灰加石硫合劑原液的白塗劑全園塗刷(高1.0-1.3米)。
栗白粉病
該病主要危害栗樹苗木和幼樹,受害植株葉片發黃,嚴重時葉片捲曲,易早落並影響花芽分化及生長,使板栗產量大幅度下降。
防治方法:萌芽前噴5%石硫合劑,4-5月份噴2-3%石硫合劑,每15天噴1次,連噴2-3次。炎夏可噴50%多菌靈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膏藥病
該病主要在樹幹上形成厚而緻密的菌膜,其外觀顏色有灰色、褐色等,菌膜呈天鵝絨狀,老時龜裂。防治方法:刮除病斑後塗藥,常用的藥劑有5-15倍柴油乳劑(柴油1千克、肥皂25克、水0.5千克)、3%石硫合劑、20%石灰乳等。

主要價值

仿栗冠幅大,枝葉濃密,樹幹通直高大,成年結果樹的當年花與先年未成熟果以及當年幼果與先年成熟果同時存在,5-8月觀綠白色花,8-10月觀紅果,觀賞持續時間較長,觀賞價值高,園林綠化中作為蔭木類樹種使用。仿栗果實產量較高,種子可以榨油,假種皮含油率達70.93%,種子含油率達53.91%,仿栗作為工業油脂生物質能源樹種可開發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