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頭撞牆

以頭撞牆

舍斯托夫是二十世紀俄羅斯著名思想家,其畢業的學術創作都集中於猛烈抨擊傳統形上學和追尋聖經中全能的上帝。十月革命後,舍斯托夫流亡巴黎,並於1938年在那裡去世。 《以頭撞牆》由北京大學等高校著名俄羅斯思想研究專家翻譯,集中展示了這位現代存在主義大師以人的頭顱撞擊理性的大牆,以及宣揚“惟其荒謬,故而可信”的生命意志哲學的精彩論述。句句讀來,都是對於我們心靈和意志的極度衝擊和震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頭撞牆
  • 作者: 舍斯托夫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譯者:: 方珊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二十世紀俄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1866年出生於基輔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是大商人。舍斯托夫曾就讀於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系,後來轉學法律,於1889年畢業於基輔大學法律系。
以頭撞牆以頭撞牆
1895—1914年間居住在瑞士,但經常回國參加彼得堡、莫斯科和基輔的宗教—哲學會議,投身於當時俄羅斯精神文化的復興運動。蘇俄十月革命後,於1919年流亡國外,主要居住在巴黎。在此期間他曾在大學任教,並撰寫論著,與著名哲學家胡塞爾、海德格爾、馬克斯·舍勒等,著名文學家布伯爾、紀德等交往,並在這種高層次的思想交流中充實和發展了他自己的哲學。
舍斯托夫畢生的學術創作都集中於猛烈抨擊傳統形上學和追尋聖經中全能的上帝。十月革命之後,舍斯托夫被迫流亡巴黎,成為二——三十年代俄國流亡文化的傑出代表。“文化與流亡”攜手並進,古已有之。但只有二十世紀的俄國哲人與詩人的流亡才成流亡文化史上最壯麗的一大景觀,這一大批流亡的哲人中有別爾嘉耶夫、布爾加科夫、梅列日科夫斯基、基洛夫等,而尤以哲人舍斯托夫的言論最為孟浪激烈。與其他人相比,舍斯托夫在理論上獨樹一幟。正由於此,他不僅受到來自思潮外部的尖銳批評,而且也受到別爾嘉耶夫等人的批評。不過,別爾嘉耶夫等在批評舍斯托夫的極端非理性主義的同時,也充分肯定他的貢獻,說他“以自己的全部存在進行哲學思考,對他來說,哲學不是學院專業,而是生死事業”。他的哲學“把認識過程同人的整個命運聯繫起來,認為存在的奧秘只有在人的生存中才能認識”。 1938年11月,正值他最重要的壓卷之作《雅典與耶路撒冷》(Athensand jerusalem)問世之際,這位俄羅斯的兒子客死異鄉巴黎。
哲學史家一般將舍斯托夫歸類為存在哲學家、非理性主義者。

圖書目錄

前言 自明與信仰
01 論絕望與可能
02 論最後審判
03 向前走之前先看看腳下
04 論死亡
05 論恐懼和焦慮
06 有種說法叫人害怕
07 論真理
08 論一切為人
09 理性幫不了牙痛的忙
10 讚美好的,追隨壞的
11 敢想敢為就是罪惡嗎?
12 別問老年人,要問過來人
13 論瘋狂的勇氣
14 論背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