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樓觀圖

仙山樓觀圖

《仙山樓觀圖》是元代畫家陸廣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繪重嶺疊讞,山路蜿蜒曲折,長松夾路,樓觀依山路錯落而建。山腳下,溪水迴環,遊人倘徉於橋上林間,以短線皴山石,並施以繁密的苔點,畫風蒼渾,畫法與朱德潤秀野軒圖》有近似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山樓觀圖
  • 創作年代:元代
  • 規格:縱137.5厘米,橫95.4厘米
  • 作者:陸廣
  • 材質:絹本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畫作類型:設色畫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仙山樓觀圖
畫幅上半部崇山疊嶂,群峰連在一起,起伏扭轉向遠方伸去,似一道天然屏障縱貫於畫面,山峰頂端直插雲霄,茫茫一片,蔚為壯觀。山上雜樹和草木遍布,為群山增添了幾分秀逸,近處為坡岸山石,山石崎嶇不平,山石間長滿了松樹和雜木,其間有遊人三二成群。畫幅左邊山下溪水奔流,然後就是寬闊的河面。在寬闊溪流間架有一座板橋,橋上有行人。沿著底下的山石連綿而上,山石平地處和山腰間,樓閣、屋宇、房舍,依山勢層層建築。而樓閣上有數位遊人,登上樓台,在眺望遠山的山山水水。
畫幅右上自識“天曆四年長至寫仙山樓觀圖,陸廣。”
畫幅中有明李日華、董其昌,清查士標等題記。

創作背景

畫幅中款署“天曆四年長至寫仙山樓觀圖。”可知此圖作於天曆四年(公元1331年)。此圖屬作者稍早一些的作品,與其傳世《丹台春曉圖》、《丹台春賞圖》的畫法有所不同。

藝術鑑賞

圖中山石和坡岸的造型和筆法,頗似郭熙的“雲頭皴。”此畫雖為設色,但仍以水墨為主,描寫較為細緻,遠筆鬆散,多用渴墨,而有潤澤之感。此畫為絹本,絹素雖沒有紙吸水性能好,但能見出筆觸。因此用渴墨乾筆,成為元代的普遍特色,此圖可謂典型一例。
《仙山樓觀圖》似乎十分接近於朱德潤的《秀野軒圖》,顯然剛從李、郭畫風中蛻變而出。但構圖的茂密,勾皴的簡括,確已具黃公望的神韻;而布置的精緻,類似解索皴的短線皴,則近似王蒙的風格。

歷史傳承

據圖上詩堂董其昌所題,此圖畫在雙幅拼絹上,有好事者將圖依拼接拆成兩幅,分別流落到兩人之手。明末收藏家汪砢玉得其一,十多年以後又得其另一,重新將之拼接復原。如雌雄劍之復聚,董特記之以昭後人。在明清之際,收藏家吳其貞初見時,是拆分開的兩幅,但到了康熙時,顧復再見到時已是重新裝裱成完整的一幅畫了。此圖曾經清內府收藏。

作者簡介

陸廣,生卒年未詳。元代畫家。字季弘,號天游生,吳(今江蘇蘇州)人。擅畫山水,取法黃公望、王蒙,風格輕淡蒼潤,蕭散有致,後人評其格調在曹知白、徐賁之間。能詩,如題《丹台春賞圖》,有“乳竇雨晴飛玉液,顛崖露冷滾松雲”之句。他能在畫幅上作長詩題跋,與倪雲林、吳鎮、王蒙一樣,每畫必題,每題均為長詩,而且十分切題,這種風氣在元代文人畫中是一種典型風格。但與元四家相較,他仍不是第一流的大家:書工小楷,傳世畫跡有《仙山樓觀圖》軸、《五瑞圖》軸、《丹台春曉圖》軸;為伯頤作《溪亭山色圖》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