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山景區

仙女山景區

仙女山景區位於湘潭市縣境北部響塘鄉,是湘潭四大名山之一,距湘潭市區約20公里。該景區以山地觀光休閒為特色。景區古剎龍安寺,始建於宋寶慶年間,清供重修,有前、中後三殿,雕樑畫棟,肅穆壯觀。是縣城鄉居民郊野生態休閒、宗教朝聖的好去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仙女山景區
  • 外文名稱:Fariy Mountain Tourst Attaction
  • 地理位置:湘潭縣境北部響塘鄉
  • 開放時間:7:30-18:00
  • 門票價格:10元/人
  • 著名景點:龍安寺
  • 特點:湘潭四大名山之一
  • 始建於:宋寶慶年間
主要景點,仙女峰,龍安寺,地理位置,風景區圖冊,
仙女山景區

主要景點

仙女峰

仙女峰,《南嶽志》稱碧岫峰,是湘潭縣響塘鄉仙女山之主峰,海拔311米,距湘潭市30公里,距長沙嶽麓峰亦30公里許,故在南嶽72峰中,位列第71峰。明李岳作《南嶽七十二峰歌》曰:“碧岫煙霞古”。清文人李杞柳亦作《南嶽七十二峰歌》曰:“雙石白雲蒸碧岫”。而清雍正文人易貞吾則作《南嶽七十二峰賦》曰:“永和碧岫之應黃庭”。
仙女峰,據清嘉慶《湘潭縣誌·四大名山圖》載:從峰麓至峰頂,約1.5公里。峰南較平,峰北陡峭。南北有兩條鋪著1.5米寬的花崗石級游山小道,在半山嶺匯合,穿林繞石,通峰接頂,共794級,傳為姜畲鎮高塘李氏(指明禮部尚書李騰芳世族)求嗣所修。沿山蹬道從前有仙人碓、山門、土地廟、梅公廟等。在半山嶺過去有半山庵,門聯曰:“山高有半;靈跡在峰。”庵前有五分平地,傳說是僧人習武之地。庵址現改建為“仙女山莊”,可供遊人餐宿。
峰頂,有古剎龍安寺,唐貞元元年(785年)僧如海從長安來此駐錫,禪定圓寂。柳宗元有《龍安海禪師記》。龍安仙亭,宋寶慶二年(1126年)修,出土有很多“龍安仙亭寶慶二年”古磚。後來寺亭都毀了,龍安寺現已按原貌基本修復。寺門前兩丈處左側,有海禪師墓,墓室猶存,所葬僧缸已毀。仙人石碓有三眼。傳說從前,每日清晨能分別出油、鹽、米,可供寺僧一人食用。後因僧人貪多,將其鑿大,也就不出了。碓眼尚存。寺之娘娘殿西廳外有兩水池。一是約8尺見方的放生池。池中曾有一千年活龜,背上鐫刻四字:“千年不老”。水清如鏡,龜蝦滿地。一是峰側有圍長6丈、深約4丈余的天鵝池。四壁石隙浸水,旱年不竭,是僧人和遊客的飲用水源。傳說建寺時,因無水源而難於動工。某日,一天鵝自東方飛來,落於此地,並展翅成池而得水。峰北有駕馬寨,山勢險峻。山腰有一隱蔽平地。相傳太平天國的一支部隊曾經駐紮在這裡,留有山寨廢墟和拴馬石頭。峰東堯家村有一紅邊塘。相傳唐末黃巢起義軍的一支部隊曾隱蔽於此,後被唐軍發現,起義軍與之血戰,終因寡不亂眾,大多被殺害。後來唐軍在此塘洗衣,義軍的鮮血把雪亮水染紅半邊。峰下堯家水庫尾端有殺人坳。樹木蔥蘢,風光秀麗。相傳元末,朝延下旨鎮壓農民起義時,有萬餘民眾來此避難。幸有龍王井仙霧所遮,未被發現。但一到中午,雲開霧散,避難民眾被元軍發現,全遭慘殺。龍王井也從此荒廢,不見泉水。在龍安寺左側200米處有馬騎嶺,上有一塊約半畝面積的平整方地。相傳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1889—1970年)將軍,曾在此駐馬觀山,現建有觀景台和龍泉閣噴泉。
1966年,仙女峰建起林場。1988年以來,龍安寺也重新修復,巍然屹立。游山花崗石道則被水泥道路所取代。經宋(家嘴)仙(女山)公路半山嶺仙女山莊可直達320國道,連線上瑞高速公路和湘黔鐵路。仙女峰山上松杉蔽日,雜樹成林,鳥語花香,重新恢復昔日光彩。
清嘉慶文人譚澍青題《仙女山》詩曰:“仙女山頭木葉黃,菊花天氣又重陽,登高多少提壺客,一路西風送酒香”。
1990年,原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楊第甫與湘潭詩詞名流,在此舉行筆會,楊第甫題聯曰:“仙女山重綠;天鵝水自清。”(葉舟 許晨華)

龍安寺

仙女峰上有座龍安寺,據1994年《湖南通史》載:“湘潭:龍安寺,位於縣東,海禪師(即周如海)始建,柳宗元(773—819年,唐文學家,哲學家)作《龍安海禪師碑》。”又據1997年《湘潭市志·宗教篇》載:“仙女山寺(龍安山寺),在仙女鄉仙女山頂,唐貞元初年(785年左右)僧如海由長安來,後小住長沙,在此山禪定圓寂。信眾捐集木礱石建成龍安山寺。”後重修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依山而建,逐級登峰,氣勢軒昂。寺分前、中、後三殿,各有門坊。青磚為牆,上蓋鐵瓦或琉璃瓦,雕樑畫棟,富麗輝煌。前有山門,上書石刻“龍安古寺”四字。門兩旁聯曰:“四朝靈跡;三楚大觀。”筆力遒勁、瀟灑,為清著名書法家何紹基(1799—1873年)題寫。經十餘級石階,便達前殿武聖殿。門前有花崗石獅一對,雄踞兩旁。殿門兩旁聯曰:“志在春秋;威鎮華夏。”內供高約丈余、紅臉長須、目光炯炯、持槍著甲、體態威嚴的關公神像,忠義凜然。像左有關平,像右有周倉等神像。後有兩道數步石級通往中殿娘娘殿。殿門聯曰:“神仙眷屬;香水因緣。”“為清光緒戶部員外郎蔡枚功(1837—1909年)所題寫。殿內懸有”蓬贏在望“橫匾,供奉胡、陳三位仙女娘娘神像,媳居其中,婆姑分列於左右。神像兩旁聯曰:“縱不是天下第一名山,幾多暮靄朝暉,獨許老僧消受;也仿似蓬島大千世界,羅列岳雲湘雨,盡憑騷客游觀。”聯為清秀才蕭仲芳題寫。殿兩旁還供奉有二十四位諸天神像。中殿兩旁有東西二廳。東廳懸掛《仙女山傳記》。四壁有歷代文人題詩或題字。西廳有僧人宿舍和遊客休息室。休息室內陳設雅致,尤以泥塑《八仙圖》工藝最為精湛。還有龍虎壁畫,彩墨傳神,呼之欲出。後殿為祖師殿,建於絕頂,僅兩三尺見方,上蓋鐵瓦。左右與後牆三面山陡如壁。殿內橫樑懸匾:“俯瞰湘流”,一望金光閃耀,為王闓運題寫。王闓運還為龍安寺題聯曰:“林泉豹隱朝吟句;風月龍安夜雨樓。”祖師殿內供泥塑鍍金如來佛神像,高一丈有餘。內還塑有陰曹地府、十殿閻羅等像。
據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龍安海禪師碑》所載:龍安寺甫建,便“名聲卓著。貞元三年(787年)尚書裴胄‘遵師之道’赴龍安山,‘執第子禮’起,幾年間往龍安山拜謁者,有尚書李巽、侍郎呂謂、楊憑、御史中函房啟”等人。龍安寺,其時有海禪師住持,後於唐憲宗“元和三年二月九日沒”,“終龍安寺,葬其原”。他的墓坐落在寺門前兩丈處仙眾碓側。
這座具有民族建築風格的千年古剎,已經蕩然元存。幸1988年以來,由於當地政府的重視與支持,積極進行封山育林,將仙女山闢為風景名勝區。又由民眾集資,修復了山門與娘娘殿,重塑胡陳三位仙女與二十四諸天神像。娘娘殿門有聯:“仙眾眷屬;香水因緣。”由湘潭書法家易上元書寫。1999年,湘潭騰飛機車公司總經理龍建波捐資,重建武聖殿,重塑關聖與四大天王神像。殿門有聯:“志在春秋;威鎮華夏。”由湘潭書法家陳石泉書寫。殿內柱聯:“志在春秋,功垂萬世,氣壯山河;威鎮華夏,德蔭千秋,心昭日月。”由湘潭書法家楊向陽書寫。祖師殿,也在1999年重建,內供如來佛及十八羅漢諸神像。殿中橫匾“俯瞰湘流”,由鄉人劉兆德書。自此,龍安寺基本恢復原貌,遊人絡繹不絕。(葉舟 許晨華)

地理位置

湘潭市仙女山風景區

風景區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