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鎮

仙台鎮

仙台鎮原為墳台鄉,位於縣域中部偏東,鎮人民政府駐仙台街西南拐,距縣城15公里。東與舞陽縣搭界,總面積84平方公里,耕地6839公頃。轄50個行政村,87個自然村。居民以漢族為主,另有滿、回、苗、布依、土家等7個少數民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東北拐、西南拐、北龐莊等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仙台鎮
  • 外文名稱:Xian Tai town
  • 面積:84平方公里
所轄村莊,區域代碼,歷史沿革,境內交通,農業發展,基礎建設,社會事業,

所轄村莊

轄西南拐、西北拐、東南拐、東北拐、馬莊、小辛、耙張、王吉莊、刁莊、扁擔李、李莊、吳莊、火山鋪、邱莊、吳哲莊、西董莊、王老君、老程莊、閣老吳、婁莊、布楊、柳樹王、羅莊、北龐莊、崔王、賈莊、賈劉、東寨、西寨、前王、孟王、楊莊、大孫莊、老范寨、韓莊寺、後司、辛樓、東董莊、劉建莊、坡魏、鹽店西、鹽店東、樓劉、草寺楊、黃李、董寨、辛堂、豐王、潘莊、南龐莊50個行政村

區域代碼

410422103:~201西南拐村 ~202西北拐村 ~203東南拐村 ~204東北拐村 ~205馬莊村 ~206小辛村 ~207耙張村 ~208王吉莊村 ~209刁莊村 ~210扁擔李村 ~211李莊村 ~212吳莊村 ~213火山鋪村 ~214邱莊村 ~215吳哲莊村 ~216西董莊村 ~217王老君村 ~218老程莊村 ~219閣老吳村 ~220婁莊村 ~221布楊村 ~222柳樹王村 ~223羅莊村 ~224北龐莊村 ~225崔王村 ~226賈莊村 ~227賈劉村 ~228東寨村 ~229西寨村 ~230前王村 ~231孟王村 ~232楊莊村 ~233大孫莊村 ~234老范寨村 ~235韓莊寺村 ~236後司村 ~237辛樓村 ~238東董莊村 ~239劉建莊村 ~240坡魏村 ~241鹽西村 ~242鹽東村 ~243樓劉村 ~244草寺楊村 ~245黃李村 ~246董寨村 ~247辛堂村 ~248豐王村 ~249潘莊村 ~250南龐莊村

歷史沿革

1958年建墳台公社,1984年改鄉,1989年建鎮,1995年更名仙台鎮。1997年,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6萬,轄西寨、辛台、西北拐、大孫莊、婁莊、孟王、董寨、東董莊、董莊、火山鋪、東寨、王老廟、馬莊、蜂王、劉建莊、小辛、柳樹王、辛樓、坡魏、北龐莊、東北拐、西南拐、東南拐、吳莊、老程莊、羅莊、耙張、後王、後司、閣老吳、黃李、李莊、邱莊、大賈莊、老范寨、布楊、賈劉、韓莊寺、扁擔李、刁莊、南龐莊、樓劉、楊莊、草寺楊、鹽西、鹽東、崔王、潘莊、吳哲莊、王吉莊50個行政村。

境內交通

河南省葉縣仙台鎮屬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海拔在90米左右,境內土地肥沃,土質除東北掊少部分黑土外,其餘均為黃壤土。澧河自龍泉鄉流入,沿南部邊界東流3公里入舞陽縣境。馬河、起墓河屬季節性河流,夏秋季水大,冬季水小或乾涸。馬河自王老君村南入境,東流於小馮莊出境,境內長15公里。起墓河發源於鎮境馬莊村,向東北流入廉村鄉,境內長約6公里。
仙台鎮
平(頂山)舞(鋼)鐵路在鎮西設有仙台站。省道葉(縣)舞(陽)公路斜穿鎮境,長11公里。縣道洪辛線縱貫鎮境南北,後(崔)瓦(店)線,鄉道董(莊)鹽(店)路橫穿鎮境北部和中部,有32條“村村通”公路,形成三縱六橫公路網。村村通程控電話,行動電話信號覆蓋全鎮。

農業發展

1986年以種植業、家庭養殖業和鄉村辦小型企業為主要產業。農業總值1865萬元(不變價),鄉鎮企業總產值1065.31萬元,鎮財政收入29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60元,1987年以後,隨著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鎮域經濟形成種植業、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第三產業四大支柱產業,2007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34525萬元,鎮財政收入11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977元。
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菸葉、油菜籽、芝麻、紅薯、大豆等。全鎮實施黃淮海開發項目,新打機井780眼,可灌溉面積3700公頃,沿澧河建有提灌站兩座,可灌溉30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的70%以上。2007年糧食總產量達4.2萬噸,單產580公斤。菸葉總產95萬公斤,產值1300萬元。
畜牧養殖業建成大孫莊、賈莊。王吉莊、吳哲莊、北龐莊等6個1-2公頃的養殖示範園,規模養殖戶1080戶,其中100隻以上規模的養殖戶360戶,10頭牛以上的專業戶130戶,50頭以上的養殖戶40戶。2002年全鎮牛存欄26704頭,出欄12762頭,生豬存欄53517頭,出欄63626頭,羊存欄53071隻,出欄66734隻,家禽存欄519686隻,出欄389391隻,年產值3800萬元。建成食用菌生產專業村2個(刁莊坡魏),香菇、黑木耳栽培310萬袋。擁有小四輪拖拉機1300台,農用車350輛,三輪車290輛,大中型聯合收割機24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270台,農業耕作基本實現機械化。農業總產值達到22960萬元。
鎮有農業科技推廣站,建有科技示範園區,51個行政村都建科技夜校,普及推廣科學種養技術。鎮重點推廣良種,平衡施肥,蔬菜保護地栽培和食用菌栽培等農業實用技術。主要糧食作物良種普明率98%。西寨村廣彬科技園引進美玉一號紅薯,畝產2200公斤,畝產值1900,附近村莊推廣千畝,畝產鮮薯1300公斤,比其它品種畝增效益760元。耙張村建大小日光溫室拱棚50個,種植西紅柿、黃瓜、尖椒等反季節蔬菜,畝產值9600元。刁莊、坡魏年栽培香菇480萬袋,年產香菇15萬公斤,黑木耳90萬公斤,產值180萬元,人均增收1300元。

基礎建設

1990年在葉舞路沿線建大小餐館36家。仙台街有個體門店313家,從業人員980人。外出務工人員高達1.2萬人,多數前往廣東、浙江及鄭州等大中城市務工,每人每年的淨收入3000-5000元不等。全鎮年人均可增收800元左右。
1986年全鎮有學校44所,其中高中1所,國中9所,國小34所,教師554名,其中公辦117人,民辦269人,村辦168人。從1994年開始,加大對教育的投資,當年投資72萬元興建二中教學樓,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標準教室12個。1994年高中撤銷,1995年9所國中合併為3所,1997年投資8萬元,購辦學設備26件。1998年鎮政府籌資130萬元,興建一中教學樓,建築面積1870平方立米,標準教室24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經省、市、縣三級驗收。2003年,將3所國中合併為2所,34所國小合併為21所。全鎮有中學2所,國小21所,在校生5639名,教師362外,學前班37個,學童670名,幼教45名

社會事業

仙台鎮有文化大院17個,圖書攤點5個,文化用品店3家。繪畫專業村馬莊村90%的村民從事繪製年畫對聯,人均年增收300元。村民任中華繪製的年畫作品遠銷漯河、許昌等地市。全鎮有業餘劇團3個,民間藝術表演隊6支,其中董寨村表演的霸王鞭是傳統項目,曾代表市縣參加河南省傳統民間藝術調演,獲一等獎。有線電視走進農家,仙台街、王老君等村看上有線電視。
1986年仙台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35張,醫務人員19人,村級衛生室47個,個體診所4個,醫衛人員共84個。2002年鎮中心衛生院有科室12個,床位36個,醫務人員42名,其中主治師7名,醫師4名,醫護藥濟士14人,中專以上學歷的占80%。擁用X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多功能超聲治療儀、自動血尿液分析儀等醫療設備和救護車,開通了120急救電話。固定資產180萬元。全鎮有村級和個體衛生診所78個,醫衛人員86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