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冑

介冑

介冑,漢語辭彙。

拼音:jiè zhòu,

“介”, 甲骨文字形,象人身上穿著鎧甲形。中間是人,兩邊的四點象聯在一起的鎧甲片。本義:鎧甲。一種用來防身的武器。“胄”,《說文解字》:“胄,兜鍪也。”,即頭盔之意。介冑即鎧甲和頭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介冑
  • 注音: ㄐㄧㄝ ˋ ㄓㄡˋ
  • 拼音:jiè zhòu
  • 釋義:鎧甲和頭盔
詞語拼音,出處與詳解,

詞語拼音

介冑:jiè zhòu
介冑

出處與詳解

1、鎧甲頭盔
①《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介冑生蟣蝨,民無所告愬。”
②宋 周密 《齊東野語·二張援襄》:“有浮屍遡流而上,被介冑,執弓矢。”
③《水滸傳》第八十回:“不知詔意如何,未敢去其介冑。”
2、披甲戴盔
①《管子·小匡》:“介冑執枹,立於軍門。”
②《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③漢 賈誼 《新書·解縣》:“將吏戍者或介冑而睡。”
④東漢佚名著《獻帝春秋》:“靈帝建九重華蓋,自稱無上將軍,身被介冑謀兵。”
⑤《新唐書·來濟傳》:“遂不介冑而馳賊,沒焉。”
⑥清 孔尚任 《桃花扇·爭位》:“副淨扮高傑,末扮黃得功……俱介冑上。”
3、甲冑之士。指武士
①《陳書·魯廣達傳》:“爪牙背義,介冑無良。”
②明 何景明 《點兵行》:“富豪輸錢脫籍伍,貧者驅之充介冑。”
③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田)穰苴對曰:‘夫禦寇敵,誅悖亂,臣請謀之。若夫布薦席,陳簠簋,君左右不乏,奈何及於介冑之士耶?’”
④清 黃鷟來 《甲戌夏至武威晤張蔚生先生喜而有賦》:“登堂來萬民,下及介冑屬。”
⑤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將率必出於介冑,宰相必起於州部,不貴豪傑,不以流譽用人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