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泉池

今泉池

錦陽川,為歷城南部山區三川之一,又名南川。古時又稱“玉水”。匯集柳埠鎮窩鋪峪、龍門峪(東北峪,亦稱李家塘峪)、齊城峪、梨峪(西南峪)之水,流經仲宮鎮,注入臥虎山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今泉池
  • 行政區類別:四川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面積:181.9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龍門泉、染池泉
  • :32公里
簡介,詳細介紹,龍 潭,黃路泉,趙家三泉,水簾洞泉,安子溝泉,獨孤泉,槍桿泉,龍門泉,染池泉,枯 泉,石窯泉,苦梨泉,錫杖泉,神異泉,滴水泉,汝 泉,涌 泉,南薄羅泉,菩薩泉,豐樂泉,冰冰泉,響 泉,咋呼泉,琴 泉,避暑泉,試茶泉,聖水泉,段華泉,康 泉,泥淤泉(印度泉),水 泉,熨斗泉,風斗泉,都泉(突泉),涼 灣,水簾泉,鹿跑泉,醴 泉,崔家泉,青龍泉,

簡介

全長32公里,流域面積181.9平方公里。清康熙《濟南府志》稱:“錦陽川……延袤六十餘里,或以雲林競秀,或以山水呈奇,天開畫圖。”流域內現有主要泉池39處,史料記載而現狀不詳或已湮塞者8處。其中龍門泉、染池泉、汝泉、龍居泉、苦苣泉、熨斗泉、都泉名列金代《名泉碑》。

詳細介紹

龍 潭

位於柳埠鎮龍王崖村西,為錦陽川源頭之一。在被稱作“龍王崖”的山崖下,約百米長的地段上分列3個天然石潭:有的形如鐵鍋,清澈見底,有的狀似瓷壇,幽深莫測,統稱“三龍潭”。當地人又稱其為“仙龍潭”。1956~1958年,在龍潭處築土壩蓄水,稱“三龍潭水庫”。70年代,改建成漿砌石拱壩,壩長127.8米,高48米,形成容量520多萬立方米,水面廣闊的水庫,易名為“黃巢水庫”,龍潭即被湮沒在水庫壩下。相傳,唐代黃巢起義軍曾在此駐紮。今水庫大壩南首關山腳下,立有歷城縣人民政府《黃巢農民起義紀念地》文物保護單位碑刻。其東南為長城嶺。

黃路泉

在柳埠鎮黃路泉村西側路旁。此路昔日為通往黃巢村交戰頂的要道。相傳當年黃巢起義軍到交戰頂作戰時路經此泉,故名。水自和尚帽山的東山根岩洞流出,匯於長方形水池,爾後沿輸水管道流入各家各戶,供全村人飲用。為保持泉水清潔,用水泥板將泉池棚蓋。盛水季節,泉水沿山漫流,被積於以石壩順勢攔截而成的8個水塘之中。這8個水塘高低錯落,以水相連,宛若8顆翡翠,鑲嵌于山村。塘邊,蘆葦叢生,溝渠縱橫,引水灌溉果木田禾。

趙家三泉

在柳埠鎮趙家村南側山嶺下,東西向有3個泉池,形狀各異,深度相近,水勢甚小,但常年不竭,供村民生活用水。

水簾洞泉

在柳埠鎮簸箕掌村東,梯子山西北山澗內。兩塊巨大泰山花崗岩石坍塌于山澗,搭架成南北並列的兩個石洞,洞深七八米,高、寬各約3米,泉水即常年不息地分別從兩洞深處湧出,在洞口匯合,順山澗嘩嘩流淌,穿過一飛架于山澗之上的石拱小橋,在距源頭三四十米處的高大岩石頂端跌落下來,形成水簾。水簾掩隱之處又有一洞,亦由巨石搭成,深約5米,構成“水簾洞”的奇妙景觀。故當地百姓以此稱呼該泉。泉水過水簾洞後,沿澗或湍激或潺掆,注入簸箕掌水庫,為錦陽川源頭之一。泉周岩崖峭拔,怪石嶙峋,花木叢生,林茂谷幽。向東南仰視,梯子山巍峨聳立,猶如泰山壓頂;西北望,跑馬嶺逶迤連綿,宛若巨龍伏臥。

安子溝泉

在水簾泉北,簸箕掌水庫東北安子峪口。水自山峪沖積岩石縫中湧出,四季長流,沿山峪下瀉,匯入水庫。泉出露處形成一自然水窪,灰白色的岩石上生滿青苔和硃砂狀斑跡,或翠綠,或赤紅,或桔黃,五彩斑斕,泉水猶如色染。

獨孤泉

明晏璧將其著錄於《七十二泉詩》。晚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記》亦收錄。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俱載,稱“在天麻嶺下,北流入錦陽川”。今況不明。

槍桿泉

清代郝植恭列入《七十二泉記》。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俱載。泉在今柳埠鎮桃科水庫壩東約200米,錦陽川北岸崖下。水自礫石縫湧出,匯積為一狹長的自然水灣,而後順勢飛流直下,瀉入錦陽川,匯於桃科水庫。此泉水勢頗佳,四季涌流,有灌溉之利。明、清《歷城縣誌》稱其“泉飛滋圃,為龍門(峪)諸泉之冠”,至今亦然。

龍門泉

在柳埠鎮龍門村東。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和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傳此泉形如半掩的洞門,內藏龍狀巨石而得名。池形多變,廣數畝,人稱龍門灣。1958年在泉北築壩蓄水,建龍門水庫,泉湮於水庫中。

染池泉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元《齊乘》稱在“龍門東”,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稱“在神通寺東,流入錦陽川”,民國《歷城縣鄉土調查錄》稱“在神通寺龍門泉東”。今當地百姓已不知此泉。據調查,在今龍門村東側龍門水庫橋下被稱為“六溝地”的堰根處,過去曾有一泉,是否即為染池泉,不詳。1958年修建龍門水庫時,此泉湮於水庫中。

枯 泉

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俱載,稱“在桃科嶺南,流入錦陽川。”今址不詳。疑舊志記載有誤,此泉即是錦繡川流域的桃花嶺南之“哭泉”。桃花嶺後西北,即為港溝鎮桃科村。

石窯泉

在柳埠鎮石窯村東,燕子台水庫壩下。原為長、深各3米左右的石壘方池,水質甘美,常流不竭。1992年在池底裝地下管道,引水進村入戶,供村民飲用,池亦被棚蓋。此泉地處跑馬嶺西,泉東側為石窯寺遺址。該村東北側也有一泉,石?井池,直徑1米,深五六米,常年不涸,供村民飲用。

苦梨泉

在柳埠鎮澇窪村東南側,柳埠至西營公路旁。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俱載,稱“在黑牛寨前黃尖下”。今泉北即為黃尖山,再北為黑牛寨山。泉水自黃尖下的岩石縫隙中流出,順勢跌落.

錫杖泉

在四門塔東,海螺峪內。清代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有載。傳說此泉與東海相通,曾流出過海螺殼,被視為東海海眼,故又名“海眼泉”。泉池呈井形,以石砌岸,水質甘冽,常年不涸。水盛時溢出池外,沿山峪漫流。

神異泉

因呈井形,又稱神異井。清道光《濟南府志》載:“神異井,在神通寺東廊下。”今在四門塔滴水峪石橋南,滴水峪溝西岸崖間。世傳此處原無泉水,北魏皇始二年(397年)朗公禪師至此,聞地下有水聲,命人挖掘,果然湧出一泉,常流不竭,似有靈異,因此得名“神異井”,而神通寺之名亦始於此。泉井深邃,水澄淨甘冽,昔日供神通寺僧人飲用。今泉西尚立明成化十年《神通寺外護記碑》,對此泉的由來作了記載。神異泉東南約100米即為隋代古塔“四門塔”。塔東南200多米處的錦陽川兩岸,各有一無名泉南北相對。南岸之泉,地處金驢山陰腳下,泉池臨錦陽川砌就,東西長14米,南北寬7米,深四五米,為橢圓形池。常年有水,設抽水設備,供金驢山遊覽點使用。北岸之泉,距錦陽川河崖20餘米,為東西長約20米,南北寬約15米的石砌大方池。池水碧透,常年湧泉從湧泉橋下跌落進青龍潭不涸。池中水草繁茂,鵝鴨戲游。

滴水泉

在四門塔滴水峪石橋北側,滴水峪溝東崖下。因水自岩壁滴滴滲出得名。水量微弱,時有乾涸。今人不察,誤將此泉認作金《名泉碑》之滴水泉。

汝 泉

名列金《名泉碑》。元《齊乘》載:在“神通寺內”。明末清初已湮塞不可尋。泉子峪泉 在四門塔北,泉子峪村西南側,村和峪均以泉取名。水自白虎山東北腳下岩縫流出,積於石砌池中,供全村人飲用。為保持泉水清潔,村民用水泥板將泉池棚蓋,上留取水孔。

涌 泉

位於四門塔西,白虎山之陽的湧泉庵遺址東側。崇禎、乾隆《歷城縣誌》有載,稱“
在神通寺西,瀑布飛懸,流入錦陽川。”清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稱其為“涌騰泉”。湧泉庵原稱尼姑庵,始建年代無考,隋開皇年間曾重修,後以泉命名,現尚存呂祖祠、送衣塔、宋代摩崖造像等。此處三面環山,南面有錦陽川東西向橫貫,氣候溫潤,林深葉茂,並有一片北方罕見的大竹林。泉水從峪中白虎山腰處寒武紀石灰岩岩溶裂隙中湧出,通過暗渠由一石雕龍頭口中吐入南北向的長方池中,為“淨池”。據池旁明代《重修湧泉碑記》載,此泉池建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泉水旺盛,四季不涸。池中水草浮動,銀鱗小魚戲游。水從池南壁流出,經過明萬曆六年建造的湧泉橋下,依山勢向南三迭而下:一迭注入石砌方形“青龍潭”;二迭流入山石砌岸的不規則小池;最後一迭由10餘米高的懸崖上跌落至名為“臥龍洞”的小石潭,稱“懸崖飛瀑”。崖上奇石疊壘,古藤纏木,苔衣披附。“臥龍洞”石磯臥波,流激磬石,錚錚作響,頗富韻味。水由石潭溢出,形成三處各具特色的景觀。首先是一段細長彎曲的小溪,潺潺涓涓,稱“細水長流”。然後流經竹林,鋪綠描翠,浪花飛濺,稱“錦上添花”。最後緩緩地穿過柳樹林、芳草地,匯入錦陽川。泉池旁有“望岳亭”。置身亭內,信目南眺:近處平野寬綽,阡陌縱橫,點點農舍,裊裊炊煙;平野盡處,群巒疊嶂,白雲繚繞,泰岱明滅可見。

南薄羅泉

原名“南叵羅泉”,清代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俱載:“在齊王寨後岩下”。齊王寨,乾隆《歷城縣誌·山水考一》稱“在神通寺東北,一名齊家寨”;今為何址,不詳。

菩薩泉

清代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俱載:“在南菩薩庵石崖下,大旱不竭,大澇不溢,流入錦陽川。”民國《歷城縣鄉土調查錄》稱“在中宮鎮東南菩薩庵下崖”。今址不詳。

豐樂泉

在柳埠村東,通往神通寺公路的西側小院內。池呈長方形,中間南北向鋪平板石橋。泉水清澈,沿小溪流出小院,入路旁水渠匯入錦陽川。泉西側臨山崖,崖壁古柏倒懸,刻有“豐樂泉”三字。崖頂有天齊廟。

冰冰泉

清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在齊城峪南端,柳埠鎮冬凍台村南鞦韆台山陰。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俱載。鞦韆台為周圍最高山,“山高陰寒,冰積如陵,故亦名冰冰台……其冰,立夏始解,北經龍峽入茶臼河”。(清乾隆《歷城縣誌·山水考三》)泉以山得名,為茶臼河源頭之一。茶臼河,“在齊城峪中,源出袁洪峪及冰冰台,北流入錦陽川”。(同上)臥龍池(龍居泉) 古稱“龍居泉”,名列金《名泉碑》。在齊城峪南端。分里、外兩池,因處於東西橫亘、形似臥龍的山樑里、外兩側而得名。里臥龍池在山樑之南,位於里臥龍池村北里許,自然池形,面積畝余;外臥龍池在山樑之北,位於外臥龍池村南側,亦為自然池形。皆常年不涸。平時涓涓細流,雨季開泉,騰突噴涌,為齊城峪河水之源。里臥龍池村南連綿逶迤的山嶺,即為長城嶺。關於古之龍居泉的位置,元《齊乘》稱在“長城嶺西”。清乾隆《歷城縣誌》未載此泉,但道光《濟南府志》載稱:“龍居泉,在長城嶺下。”民國《歷城縣鄉土調查錄》則較具體地稱:“龍居泉,在長城嶺西北,茶臼河上流。”

響 泉

清代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俱載。乾隆縣誌稱其在齊城峪“交戰頂西谷下”,道光府志稱“在交戰頂西谷中”。今失考。

咋呼泉

在柳埠鎮亓城村南山崖上。因雨季開泉,順山崖下瀉時水聲振耳得名。本無泉池,屬季節性山泉。60年代在泉北側挖地修池,沿稱咋呼泉。一池清水,晶瑩碧透,池底水草浮動,池周花果滿坡。大花泉 在柳埠鎮北田村北。因泉水噴涌若花,故名。水自岩縫湧出,伏流50餘米,匯於8米長的石砌蓄水池中。水盛時沿山勢流下,入齊城峪溝。苦苣泉 在袁洪峪北側崖下。金代《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泉旁岩壁嵌1995年立的“苦苣泉”石碑。該泉以植物命名,也叫“萵苣泉”。泉名雖冠以“苦”字,但水質甘美,泡茶醇香,並有灌溉之利。今泉池呈井形,一年四季水勢涌泄均衡。水自井下暗渠伏流,入南側濟南鐵路技校院內“苦苣池”。苦苣泉東百餘米,有50年代後期開鑿的一個山洞,洞內也有一泉,四季長流。盛水季節,從洞口漫流而出,順山峪下瀉。

琴 泉

在袁洪峪北之苦洪峪南側山坡。因泉聲夜滴如有琴韻而得名。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有載,並形容“泉聲夜滴如理絲桐”。乾隆年間詩人王初桐詩云:“苦洪峪口白雲深,試聽琴泉泉似琴。何必思賢尋舊譜,高山流水有清音。”清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今水自崖底孔穴流出,注於長20米左右的石砌池中。池水清澈明淨,水中綠藻飄動。

避暑泉

在苦苣泉西南里許之袁洪峪南嶺西側山坳間。因空氣清涼,宜於避暑而得名。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有載。清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今為半露於地上的封閉式石砌圓池,水由池壁圓孔外泄,順勢西流20餘米,匯入半圓形自然水灣中。水盛時漫溢,沿山谷注入齊城峪溝。

試茶泉

清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在袁洪峪口西,茶臼河崖東壁上。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均著錄,稱“其流飛瀉,入茶臼河”。至今流勢依然,泉水常年自河崖上端湧出,滋花潤木,嘩嘩瀉下,注入茶臼河。因水質甘美,烹茶最宜而得名。泉西南100餘米,茶臼河南河崖下也有一泉,無名,常涌不竭,質純甘冽,匯入茶臼河中。此泉西南百餘米,為建於1957年的龍王崖水庫。

聖水泉

在齊城峪九塔寺南側。清道光《濟南府志》有載。因常流不竭,人們認為此泉有“靈氣”,故稱“聖水”。原為寺內僧人飲用水。池呈井形,塊石砌就。本世紀50年代,村民在泉西南側六七米處又挖鑿一方形泉池,常年不竭,水勢盛過老泉井。故人們常稱新挖泉池為聖水泉。實際上兩泉一脈,此消彼長,可稱之為“新”、“老”聖水泉。泉北九塔寺院內,九頂塔奇巧壯麗,古柏遒勁蒼鬱。周圍峰巒疊翠,花果溢香。

段華泉

在與九塔寺隔嶺的南峪北側,北距九塔寺300餘米。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有載。這裡曾有黃姑庵,現蕩然無存。泉池呈井形,片石砌岸,常年不涸。水盛時溢出,沿山溝漫流。在此泉東里許的山峪盡頭,也有一泉,無名。

康 泉

在柳埠鎮南康泉村北之康泉橋西南四五十米處的山崖下。因泉水時有時無,俗稱“誑泉”,後因“康”、“誑”字音相近,沿稱“康泉”。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有載。今水自岩隙湧出,積於石砌蓄水池中,四季不涸,供灌溉和村民飲用。盛水季節漫溢,流入齊城峪溝。

泥淤泉(印度泉)

在柳埠鎮西南7.5公里處的泥淤泉村內。以前多次被山洪沖積的泥沙淤塞,經人們掏挖復又成泉,故名。據村中老者介紹,此村歷史悠久,早年稱印度泉村,後稱緘泉莊,再後來才稱泥淤泉村。該村皆因泉取名,而泉之名亦屢有更替。泉被淤塞後,緘而不涌,所以才改稱“緘泉莊”;當泉挖浚復涌後,又改稱“泥淤泉村”。因此,此泉當即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稱之“印度泉”。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俱載:“印度泉,在梨峪龐家莊。”縣誌又載:“閻家河在梨峪中,源出印度泉,流入錦陽川。”除龐家莊今為何村已不詳外,泥淤泉村恰處於梨峪的東側,其北有閻家河村。今泉池位於街旁,有三眼,相距不足5米,呈“品”字形布局。水質甘冽,水勢極佳,四季噴涌不已,夜間可聞“突突”上奮之聲。其東側之泉為主源,池深10米,底部向北斜下有洞穴,深不可測,傳與海底相通,故又俗稱“海眼”。泉旁有一株古槐,胸圍2.8米,乾雖枯朽,仍萌新枝,被鄉人稱之為“唐槐”。泉西北側曾有九聖堂古廟,廟前植五棵古柏,村民雲四五個人方能摟抱一周,皆毀於“文化大革命”前。此泉不僅滿足全村人畜吃水需要,還被用來灌溉農田。

水 泉

在柳埠鎮水泉村內。該村夾河坐落,村中架大小石橋10餘座,雨季,四處皆泉,因泉多水盛而得名。主泉在村中泉子崖下。此崖偉岸陡峭,高30餘米,崖壁翠柏懸生。水自崖下數處石隙湧出,積於一圓形天然淺池。1976年臨泉鑿一大井,上部用料石砌壘,水自井壁眾多岩縫噴涌而出,濺落於井內。村西頭也有一泉,常年涌流,匯積入石砌方池。此池邊長15米,深4米,池水碧透,盛水季節漫溢。

熨斗泉

在柳埠鎮石匣村西北之銅壁山東麓子房庵遺址。金代《名泉碑》和明代《七十二泉詩》著錄。傳說因水溫高如熨斗而得名。關於此泉的地址,元《齊乘》稱“在梨峪門家莊”。因時代久遠,門家莊今為何村已不詳;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和清道光《濟南府志》載“在扶山子房庵”,今按此說。泉池呈井形,上窄下闊,常年不涸。

風斗泉

在熨斗泉南10米左右,因臨風斗嶺而得名。呈井形,以巨石棚蓋,投石下井,可探到水聲。

都泉(突泉)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位於柳埠鎮突泉村內,村以泉得名。這裡群山屏列,山花爛漫,風景如畫,正如《遁齋詩稿》中朱倬《都泉詩》所詠:“稻池林壑太幽偏,柳埠人家近市廛。最是都泉好風景,山花如繡錦陽川。”都泉在村子的中部。泉池1米見方,深約7米,以亂石砌就。池水澄澈甘美,四季涌流不息。水經池壁石洞沿暗渠向東再折向南流,至街旁註入明渠西流,形成溪抱渠繞之勢,最後匯入錦陽川,故古時曾稱此村為“溪抱村”。溪水兩旁楊柳垂蔭,鄉民於溪邊渠岸浣衣物洗菜蔬。泉邊,唐朝曾建有皇姑庵,庵內有石塔,俗稱龍虎塔,又稱小唐塔,1972年已遷至神通寺遺址東側。現尚有橫臥的石質八棱經幢兩塊,西邊一塊上刻“唐開元七年歲次”字樣。乾隆《歷城縣誌》載:“都泉,在中宮東南皇姑寺溪抱村,流為岱北諸泉之總。”其後郝植恭在《七十二泉記》中也說:“都泉在中宮,為岱北諸泉之總聚也,水之所聚,曰‘都’。”其實,這裡僅有此泉,稱“諸泉之總聚”似與事實不符,若說諸泉在此處地下總聚,也無據可考。但此泉水勢很大,水從池中湧出,成凸起狀,故後人又以其狀,沿稱為“突泉”。因不僅可供全村食用,還能澆灌農田,所以又被村民譽為“寶泉”。

涼 灣

在突泉村西南200餘米的錦陽川南側河崖下。水自石穴中涌流而出,清涼甘美,臨河匯為自然水灣,故名。此泉水勢很好,大旱季節仍涌流不息,入錦陽川。

水簾泉

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俱載,稱:“在都泉西南石崖下,一名水簾坡。錦陽地多滲漏,非此水助流將不免為乾壑矣!”清代郝植恭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今調查已無人知曉。疑即現今“涼灣”泉。

鹿跑泉

明晏璧《七十二泉詩》著錄。在柳埠鎮鹿寶泉村西北側。傳說古時有一鹿至此,口渴欲飲,跑而成泉,故名。因“跑”、“寶”音近,後易稱為“鹿寶泉”。水自石岩下流出,匯於1965年修築的鹿跑泉水庫。

醴 泉

在康王山醴泉寺遺址。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和康熙、道光《濟南府志》有載。康王山,位於仲宮鎮小並渡口村處的錦陽川東岸,高峻峭拔,松柏蓊鬱。醴泉寺,又稱四合寺,即坐落於該山之陽山腰處。當年規模很大,“四阿環以廊廡,凡正殿、月台、佛像、地藏閣”無不“金碧輝煌,爛然掩映”,現已傾圮。在遺址中尚存一方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的《重修醴泉寺記》碑。該碑記載了醴泉的存在:“醴泉(寺),歷之名寺也,去縣治六十里,不知何自始立,元至正甲申(1344年)有重修記錄,則寺之創製遠矣。其寺依山帶河,環以峻岭,中有甘泉,寺之得名,蓋取山中出泉之義,誠為殊勝……”醴泉,即在《重修醴泉寺記》碑的西北方50米處,為井形泉池,0.7米見方,2.9米深。泉水常年不涸,甘美如醴,故名。池口的西側,為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寺院僧人修建的小龍王廟,用料石扣成,內壁刻有佛像,現屋頂已塌陷。金代《名泉碑》所載之醴泉,元《齊乘》稱在黌堂嶺(今章丘、鄒平交界處)。清道光《濟南府志》載:舊志(指康熙《濟南府志》)因其太遠,故將此康王山之醴泉易之。其實,明代晏璧已將此泉列為七十二名泉,其《七十二泉詩·醴泉》讚美曰:“歷下泉如竹葉清”。清道光《濟南府志·山水一》稱:歷城“南山通得‘歷’之名”。康王山在濟南南部群山中,亦可屬歷山,晏璧詠譽的“歷下”之醴泉,當即康王山處的醴泉。晚清,郝植恭亦將此康王山之醴泉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

崔家泉

在仲宮鎮小並渡口村北,康王山西北側之郭而老山山陽腳下。因原處崔姓地面得名。水自崖下紅頁岩中滲流而出,經石渠匯入20米長、12米寬的石砌蓄水池內,再經輸水管道自流入戶,供小並渡口村民飲用。常年不竭,雨季水盛,溢出池岸漫流山下。

青龍泉

在仲宮鎮南,郭而老山西北坡。因處於蘆姓塋地,當地百姓又稱之為“蘆家泉”。水自紅頁岩縫隙湧出,積於小長方池內,終年不涸。因水質甘美,煮沸無垢,附近居民村民在雙盆泉邊洗浣(1997年3月)多汲之烹茶,並在泉旁立碑,書“青龍泉”三字。穆家泉 在仲宮鎮穆家村西南約1公里,穆柯寨山西北腳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