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刀俎

人為刀俎

本句話出自典故《鴻門宴》(出處《史記·項羽本紀》)

原句是:

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之後演變為成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為刀俎
  • 外文名:無
  • 釋義: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
  • 近義詞:任人宰割
  •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
  • 完整成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讀音,釋義,示例,近義詞,典故,辨析,

讀音

rén wéi dāo zǔ [1]

釋義

【用法】複句式;作定語、分句;含貶義
【釋義】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1]。

示例

還不是~,寄人籬下的日子究竟到了什麼時候為止? ★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史記·項羽本紀》

近義詞

任人宰割

典故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楚漢相爭時,項羽屯兵40萬在新豐鴻門,謀士范增設計要除掉劉邦。劉邦依約赴鴻門宴,范增請項莊舞劍助興,意圖殺害劉邦。張良叫來樊噲,劉邦借上廁所的機會與樊噲商議如何逃走,樊噲說:“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2]

辨析

《鴻門宴》中的三個點(主要句子)分別是“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以及“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這句話,形象地揭示了鴻門宴前和鴻門宴上劉邦與項羽懸殊的實力。當時,劉邦的處境是何其被動,甚至於是危在旦夕。劉邦和項羽受楚懷王之命,兵分兩路伐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劉邦語)。項羽先殺宋義,後敗章邯,使“百二秦關終屬楚”,威震諸侯,功高蓋世;劉邦則先破鹹陽,後降子嬰,同樣功莫大焉。楚懷王曾事先與諸將有約——“先破秦入關者王之”,照理說劉邦在關中稱王也無可厚非。但是,此時的項羽自恃兵強馬壯,而他本人又“力拔山兮氣蓋世”,哪會把區區劉邦放在眼裡——根本就不管有什麼約定,只要有人敢和他爭奪關中這塊肥肉,就會像踩死一隻蟲子一樣讓其滅亡。說實話,當時的劉邦確實夠倒霉,不僅好不容易奪到的肥肉無法享用,反而還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再看項羽,一聽到曹無傷告密“沛公欲王關中”就勃然大怒,立馬下令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時,項羽有四十萬大軍,而劉邦只有十萬軍隊,項羽要吃掉劉邦易如反掌。再加之謀士范增“急擊勿失”的勸告,此時劉項雙方已劍拔弩張,戰爭確實已一觸即發。看來,劉邦的氣數要盡了。可是,劉邦居然福大命大,竟陰差陽錯地攀附上了項伯這棵大樹。於是,劉邦對項伯又是“奉卮酒為壽”,又是“約為婚姻”,很快便使籠罩在他頭頂的戰爭烏雲暫時消散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劉邦已經完全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境遇中逃脫。就這樣,項伯臨走時的叮囑——“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便為鴻門宴上的鬥爭拉開了帷幕。
鴻門宴上,雙方看似觥籌交錯,其樂融融,實則卻是刀光劍影,殺機四伏:亞父先是“數目項王”,接著“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此時的劉邦完全就是項羽菜刀之下砧板之上的一塊魚肉。但是,項羽卻始終“默然不應”。這樣,劉邦又僥倖逃過一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