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怎么辦:中美經濟冷戰和未來大趨勢

人民幣怎么辦:中美經濟冷戰和未來大趨勢

《人民幣怎么辦:中美經濟冷戰和未來大趨勢》內容簡介:人民幣的問題,是中國人最需要關注的問題。當你勤勞卻不富裕而大洋彼岸的人不勞而富,當人民幣在國際上越來越貴而你手中的錢卻越來越毛。當你銀行的存款利率怎么也趕不上通脹的速度。當你努力理財但“財不理你”時,請翻開此書,或可為你一釋胸中疑雲,並幫助你更好地打理明天……

基本介紹

  • 書名:人民幣怎么辦:中美經濟冷戰和未來大趨勢
  • 作者:趙曉 呂彥博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573796
  • 外文名:RMB’s Destiny
  •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 頁數:179頁
  • 開本:16
  • 品牌:經濟日報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人民幣怎么辦:中美經濟冷戰和未來大趨勢》人民幣的問題背後是中美較量的問題、人民幣的命定是中國的命定、為什麼中國人勤勞卻不富有而大洋彼岸的人不勞而富?為什麼人民幣在國際上越來越貴而你手中的錢卻越來越毛?為什麼銀行存款利率卻趕不上通脹的速度,而你努力理財卻“財不理你”……

作者簡介

趙曉,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世界銀行一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圈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學術委員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專業委員會成員中國經濟學獎專家委員會委員我們時代的青年領袖,《南方人物周刊》“2005-2006年電產年度思想貢獻人物”,新浪網“2006年國金融業傑出貢獻專家”,中國金融網、CCTV經濟頻道、搜狐財經等。

媒體推薦

人民幣與美元的關係是未來十年中國經濟超美過程中最重要的戰略問題之一。趙曉教授這本書的主要觀點我非常贊同,是一本值得認真讀一讀的好書。
——中國總量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
趙曉以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氣敢於揭示中美兩國經濟之爭、資本市場之爭、貨幣之爭的內涵和未來,其思想之精華正是體現在這本書中。無論是政治家還是企業家,無論是學者還是官員,任何已經或正在認識到金融之爭就在我們身邊的人,都應認真一讀。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
金融危機凸顯了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也現實地提出了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的必然要求,在這樣的氛圍下,圍繞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或者貶值的討論更多是涉及到短期的周期性因素。而人民幣在這樣的貨幣體系大變革的過程中如何選擇自己的道路,才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性選擇。我很高興看到趙曉教授在這個領域的思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
人民幣匯率問題是世界各經濟主體的一個大博弈,各方勢力在其中明爭暗鬥。本書前瞻性地描繪出人民幣匯率的變革之路以及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使人民幣放眼予更廣闊的世界舞台。未來與美元分庭抗禮,甚或取代其獨占鱉頭,相信對讀者將大有裨益。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本幣的崛起一定要有本國的思想、本國的理論以及本國經濟學家的獨到見解。
——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
中美經濟戰,近看匯率,遠看實體經濟。趙曉先生對中國經濟的熱愛,加上一如既往的冷峻觀察,以及不被外界動搖的信念。讓他獨立於經濟戰觀察的最沿線。
——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

圖書目錄

序言(劉紀鵬)
自序:即將到來的中美經濟與金融冷戰
摘要(中英文)
第一章 人民幣升值,我們準備好了嗎
是誰在推高人民幣
外匯:債主也犯愁
出口企業前路未卜
菜籃子和錢袋子
社保的三座大山

第二章 從央行如何管理人民幣談起
央行是個大管家
貨幣政策與流動性這道閘
龐大的外匯儲備背後
匯率改革應對人民幣升值

第三章 人民幣密碼的終極之匙
國家賬單
政府發動機
節約悖論
產業變遷
大國崛起方是王道

第四章 人民幣背後的投資風雲
樓市冷暖
股市晴雨表
實業為王
大宗商品
警惕真實經濟和虛擬經濟的背離
應對之道

第五章 世界貨幣的前世今生
“信用”背後的大國博弈
世界經濟霸權的血雨腥風
未來世界貨幣孰強孰弱

第六章 人民幣走向世界
貨幣國際化是強國必經之途
迫在眉睫的人民幣國際化
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破冰之旅已經開啟
警惕“溫柔的陷阱”
國際化還有多遠?
人民幣國際化策略
尾聲:人民幣崛起的大國博弈
參考文獻
附錄網友微博熱議“人民幣怎么辦”
後記

後記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和幫助,在此表達我們最衷心的感謝!
感謝經濟日報出版社總編輯殷強親自到我家交流,促成此書的寫作與出版以及長期合作關係的形成;感謝肖小琴編輯,她對本書的成稿做了大量細緻認真的文字編輯和潤色工作,沒有她的辛勤工作,很難想像這本書能夠在第一時間面世。
感謝證券分析師岳安時對本文的數據更新提供的支持。
感謝付維會(博士候選人)對本書摘要的英文翻譯工作。
感謝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經濟研究組的相關研究人員對本書的支持和鼓勵。
感謝關注趙曉微博的各位網友們的圍觀和熱心討論,感謝關注中國經濟和中國命運的所有讀者朋友們,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寫作最持久的動力。
2011年11月

序言

即將到來的中美經濟與金融冷戰
作為一個20多年來一直關注和思考中國經濟與命運的經濟學者,在當前這一歷史時段,筆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有兩個 這兩個問題與中國的前途、與中國老百姓的命運可謂息息相關。
其一,是中國內部的改革。
很顯然,中國當前正處於新一輪改革的十字路口,改革的使命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和重要,而改革的成功與否將決定未來中國的命運。一方面,伴隨著經濟的成長,中國人民的需求正越來越從經濟需求轉向社會需求、政治需求和心理需求,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公共需求與政府供給不足,已成為當前中國比較突出的矛盾,因此迫切需要大力改革去提供綜合層面的有效供給;另一方面,中國進入到2012年,將面臨30多年來真正最為困難和嚴峻的經濟環境,歐美經濟復甦業已變得遙遙無期,世界經濟早已步入百年一遇的漫長寒冬,中國經濟的下行風險也會隨之變大,各種矛盾今後有可能超越經濟層面存在的矛盾。如此,中國的領導者必須從社會、政治、文化乃至宗教等各個層面繼續深化改革。
有關中國改革的思考,筆者將另行寫入專著並由經濟日報出版社推出。此不贅述。
其二是中國對外的崛起。
中國的崛起是早晚的事情,但因為2008年美國的金融海嘯,中國崛起的進程提前了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國的崛起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歷史性事件。在2010年柳溪全球領導力峰會上,作為第一個華人演講者,我向全世界講了如此一番話:“過去2000年,全球最重要的事件是耶穌基督的誕生以及福音的廣傳;過去1000年,全球最重要的事件是馬丁·路德與加爾文的宗教改革以及由此引發的近現代文明的興起;過去500年,全球最重要的事件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以及美國的崛起;而今天,全球最重要的事件是中國又回來了,中國將回到了她歷史上的領導位置 ”
在中國崛起的歷史性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一件事情是人民幣的崛起。人民幣的崛起將最終承載中國崛起的最重要使命,也將成為中國崛起的最偉大的標誌。
同時,很自然地,人民幣崛起所引發的挑戰也將是巨大的。西方領導了世界500年,現在世界在重回亞洲時代,而人民幣的強勢崛起意味著世界的控制權將真正從西半球徹底轉移到東半球,從美國轉移到中國,由此必將引發一系列衝突。衝突的本質根本不是人民幣匯率升與貶的戰術性衝突,而是一種貨幣挑戰另外一種貨幣的戰略性衝突。
我們不會忽略中國改革的重任,中國的進一步崛起無疑需要通過重啟改革之路來完成,練內功永遠是最主要的,人民幣的崛起也主要是靠內部的改革來完成。然而,中國崛起包括人民幣崛起的外部挑戰同樣不容置疑。在與某財長的交流中,他直截了當地和我談到,人民幣的崛起一定要過三關,一是國內經濟自由關,二是國內政治自由關,三是美國阻撓關。所謂國內的經濟自由包括貨幣兌換自由以及資本進出自由,所謂國內的政治自由,是指中國的公共治理需要轉向更具公信力的現代性政治,這一切當然都要由中國深化內部改革來完成,但外部的挑戰同樣需要認真來思考和面對。
筆者注意到,進入新世紀以來,中美兩國之間的匯率之爭逐漸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話題。從2002年美國支持日本施壓人民幣升值開始,到2011年美國參議院通過《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幾乎每一年美國人都會拿匯率來說事。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的中國人都只是以善良的角度去討論人民幣究竟該升還是該貶、該升多少,以及是否要交由市場決定等技術性問題,中國政府也基本上選擇了以息事寧人的態度去讓人民幣漸進升值,進而緩解中美摩擦的辦法。
但我們的觀察與判斷卻與此不同,我們認為,中美貨幣之爭的焦點根本不在於人民幣升值多少。事實上,人民升值與否、人民幣匯率如何調整隻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人民幣崛起勢必動搖美國的全球霸權進而美國的根本利益,這才是戰略性問題。
我們預計,中美兩國之間的經濟、金融冷戰即將展開,或者事實上已經展開。
筆者還想提醒的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關於如何改革的觀點多來源於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教科書,然而對於30年市場經濟之途的觀察,特別是在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全球金融海嘯以及跨國公司對中國經濟利益的弱肉強食之後,真實世界殘酷地啟示中國人,這個世界上固然不可能實施完全意義上的計畫經濟,也根本沒有童話般完美的標準市場經濟。美國完全可能會運用包括軍事戰爭與貨幣戰爭等在內的超經濟手段來扼制中國,這是所謂全球經濟一體化及“市場經濟”一部分。
此外,真實的世界更多可能是一個被少數“超主權壟斷經濟體”控制和操縱的世界,這些經濟獵手同樣會把手伸向人民幣。關於這方面的著述已有一些,如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以及何新的《統治世界》。對於這些論述,不少人簡單地斥之以“陰謀論”而不屑一顧,但國外的一些最新研究顯然不容許中國人如此心寬、大意。最近,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學者們在對全球幾千萬個企業的數據進行了數理研究後,就發現巴克萊銀行、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團等147個高度關聯的金融機構竟然擁有全球40%的財富,控制著全球經濟並導致全球市場動盪,也就是說全球金融動盪實際上是因為這些公司在背後翻雲覆雨。
可以料想,在一個博弈甚至於到肉搏的世界上,無論是美國還是全世界的金融財團們在控制了西方世界後,絕不會放過中國這塊大肥肉,他們完全有可能相互勾結,一起將魔爪伸向“紅色中國”。高盛公司在2010年10月末發布積極看好2011年前景的中國投資策略報告《2011年前景:增長的堡壘》,轉身卻建議客戶賣出全部中國股票,造成中國股市暴跌,就讓中國人領教了一下金融戰爭的味道。
如此,圍繞著人民幣的崛起勢必引發的中美之間的經濟與金融冷戰,以及中國和這些“超主權壟斷經濟體”之間的爭鬥,就值得中國人全力關注!當下,多數中國人眼見的只是美國對中國形成的地理包圍圈,卻未能關注到美國同樣將布局無形的金融包圍圈。這是遠遠不足的!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必將成為中美之爭的焦點,圍繞人民幣崛起所引發的貨幣戰爭,中國要做好充分準備,嚴陣以待。
故此,我們想藉此書來思考並提醒,中國人既要有市場與改革的思維,也要有控制與反控制、操縱與反操縱的思維。我們相信人民幣必然崛起,中國必然崛起,但在此之前,中國必經歷漫長的改革陣痛和煎熬,中國需要有大國崛起的決心和勇氣。
謹把此書獻給中共十八大後的中國,獻給所有關心這個國家命運的人們!歡迎各位讀者朋友對本書的觀點和內容提出寶貴的意見。
趙曉
2011年11月寫於書香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