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國學報(第十三期)

人文中國學報(第十三期)

《人文中國學報(第十三期)》是2007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編輯委員會。

基本介紹

  • 書名:人文中國學報(第十三期)
  • 作者: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編輯委員會
  • ISBN:9787532547784
  • 頁數:526頁
  • 定價:58元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朱元璋實行思想統制,此一思想環境,影響著洪武朝文學思想之發展。
他對士人既親近又猜疑、濫殺的行為,造成士人複雜之心態。他為士人留出的生存空間,對文學思想的走向,也起著導引的作用。
朱元璋前後七次韶諭文風改革;他對詩文和戲劇內容的限制,著眼點全在治道的得失上。他的文章觀的核心是尊典謨、重實用、去華飾、求平實,輕視藝術表現。
由於文化環境的影響和朱元璋的文章觀的導引,入仕新朝的一部分士人文學觀念的變化十分明顯。他們的創作傾向與文學觀念,適應其時之政治環境,逐漸成為洪武朝文學思想之主流。首先是詩歌創作申出現了頌關的傾向,追求一種雍容典雅的氣象。同時以宋濂為代表的原道、宗經、復古的文學思想,與朱元璋的治國理念、文章觀相符,處於其時文壇之正統地位。
重個人情懷自由抒發,無關政教得失的文學思想觀念,和承繼元末擬古傾向的文學思想,則處於在野的地位。

圖書目錄

論文
朱元璋的文章觀與洪武朝的文學思想導向
論清代蘇軾研究的幾個特點
“著書多格言”——論高一志《譬學》及其與中西修辭學傳統的關係
《說文》“變、慕也”辨
清代東南書院與文士之風氣
華麗緣中的愛玲女神——《朴廉紳士》、《半生緣》和進念舞台改編探論
淺議桐城文派的韓、柳古文比較論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迭金明減”句辨疑
身處時代交替裹——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嚴復
唐代守選之制與乾謁之風
“誰似儂家疏曠”——孫光憲風物詞析論
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價值系統的衝突與融合
孟軻之辯的政治哲學背景
作為《周易》邏輯基點的“人是生命”命題
書評
《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詮》
《有志競成——孫中山、辛亥革命與近代中國》上、下冊
《陳振孫評傳》
《古史異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