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影

人影

人影(rén yǐng)是一個漢語詞語,

釋義:1、人的影子。2、指人的蹤跡。3、人的影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影
  • 拼音:rén yǐng
  • 解釋:人的影子
  • 引證解釋:《送裴侍御歸上都》
詞目,拼音,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基本含義,其它相關,

詞目

人影

拼音

rén yǐng

基本解釋

影子的形成。影子的產生:是由於物體遮住了光線這一科學原理。光線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域,形成的投影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這裡說的光是可見的光線)。
產生影子的條件:影子形成要光和不透明物體兩個必要條件。

引證解釋

1、人的身影
張謂《送裴侍御歸上都》詩:“江月隨人影,山花趁馬蹄。”
蘇軾《後赤壁賦》:“人影在地,仰見明月。”
宋 周邦彥 《風流子》詞:“望一川暝靄,鴈聲哀怨,半規涼月,人影參差。”
瞿秋白《餓鄉紀程》十三:“極目荒涼,黯黯的夕陽,投著散亂的人影。”
2、指人的蹤跡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此道人未必是好人了。喫酒喫肉,又在此荒山居住,沒個人影的所在。”
3、人影
人工影響天氣簡稱人影 即通過人工降水、人工消霧、人工防雹、人工削弱颱風、人工消雲、人工防霜凍、人工抑制雷電等手段來微調氣象。

基本含義

人影溯源
中國人影發端於政治掛帥的計畫經濟年代。1956年最高國務會議上,討論通過“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時,為回響老一輩氣象專家的鼓呼,毛澤東定調說:“人工造雨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氣象工作者多努力。”
86歲的易仕明原是中國氣象局副總工程師。他記得中國首次人工降雨作業是1958年吉林大旱,由一名副省長掛帥,蘇聯專家幫忙生產出乾冰,完成了飛機播撒作業。
這時距離世界上第一次人工降雨試驗已過去12年。此後,國家派遣科研人員前往蘇聯學習,而人影作業也開始與政治任務掛鈎。
1960年代初,“農業學大寨”,大批氣象人員被派往山西,為大寨農業保駕護航。國家人影中心研究員張紀淮在大寨呆了兩年,在大寨周邊布置3道防雹防線。有一次夜裡有“天氣系統”經過,一名當地老預報員憑經驗認為不可能下雹,不料卻下了。這原屬技術差錯最後竟被當成政治問題對待,當事人被認為“政治覺悟有問題”。
那是“人定勝天”的革命激情年代,人影作用被誇大了。“最早一些文章報告裡,有些領導總說人工控制天氣,後來改成人工控制局部天氣,現在才比較切合實際,說人工影響天氣。”張紀淮回憶。
人影作業也隨之遍地開花,1964年,除西藏之外,全國都進行了人工降雨防雹,次數達到了3606次,“急於抗旱而忽視了科學性,試驗次數很多,取得科學數據少,存在著盲目性。”第4次全國人工降水工作會議總結。
與激進的嘗試形成對照的是,科技力量培育卻滯後得多,直至1972年,全國人影專業人員才約100人,沒有專業飛機。相伴而來的是事故頻發,70年代,人影作業事故造成了410人受傷,169人死亡。中央氣象局曾兩度發出安全通報,但傷亡事故仍未能杜絕。
這種狀況最終導致人影發展陷入了低谷。1980年,中央氣象局在全國停止人影作業,許多地方的雷達站、人影辦公室被撤消。
轉機出現在“1987年大興安嶺火災,我們在那裡作業了一個多月,對滅火起了關鍵性作用,《人民日報》做了報導。之後,各省的人影才有了發展空間。”人影中心副主任王廣河回憶。
“國家—省—地市—縣”4級行政體系才最終確立。1993年人影協調會議制度建立,13個部委成為會員單位。2007年,國家人影中心成立。“人影事業需要改革”
在北京奧運會人工消雨取得巨大勝利的同時,仍有一些老科學家對效果提出質疑,要求提供準確的效果數據。

其它相關

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人影中心)
2007年12月19日上午,由氣科院牽頭組建的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成立和掛牌儀式在中國氣象局科技會議中心多功能廳隆重舉行。
中國氣象局人影中心的成立標誌著我國國家級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的建立;是中國氣象局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進一步落實國務院3號檔案和國辦49號檔案、認真謀劃和推進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加快建設“集約化、研究型、開放式”氣象業務技術體制、積極建設國家現代氣象業務與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行動;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引起的乾旱、冰雹等極端天氣災害,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在國家防災減災中作用的重要舉措。
在中國,人影作業已納入行政管理體系之中。2002年國務院頒布了“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其中規定:人影工作由縣級以上政府領導和協調,由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實施和指導管理。在11月8日之前,鄧文升已向空管部門做了火箭作業申請,啟動了人工增雨預案,召集作業人員進行了簡短培訓。這些都是人影作業的常規流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