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上升

人之上升

《人之上升》是198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雅可布·布洛諾夫斯基。本書綜合運用數學和生命科學兩種手段,娓娓講述了人類文化進化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之上升
  • 作者:(英)雅可布·布洛諾夫斯基
  • 出版時間:1988年7月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頁數:315 頁
  • ISBN:9787220002922
  • 定價:3.50 元
  • 版次:1
創作背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自序,

創作背景

《人之上升》是作者雅可布.布洛諾夫斯基(英)為同名系列電視片所作解說詞。本書文字因為是解說詞的緣故,親切、自然,高度口語化,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另有同名電視片

內容簡介

雖說人是一種高級動物,但人又是一種非凡的高級動物。從遠古的時器時代到科學發達的現代社會,以足以證明人類無與倫比的聰明和智慧。
《人之上升》一書從40萬年前的人類發明到迄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真切地反映了人類智慧的發展歷程。揭示了自然奧秘的種種重要觀念,和越來越複雜的科學發展,都是人力所為。是人,而不僅僅是人的頭腦。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每個社會、每一個人,以至每一種文明,都會受到其必行之事的約束。所以個人的義務、智慧的天職和感情的承諾合而為一,才能促使人類不斷上升,奮力向前。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人不是天使
第二章 四季收穫
第三章 石紋的啟示
第四章 隱秘的結構
第五章 天體的和聲
第六章 星辰的使者
第七章 神奇的時鐘結構
第八章 力的角逐
第九章 創造的階梯
第十章 世界之中的世界
第十—章知識或確定性
第十二章 代代相傳
第十三章 漫長的童年時代
-

作者自序

《人之上升》的大綱寫成於1969年7月,而電視片到1972年12月才拍攝完畢。承擔這樣大規模的工作,令人非常激動,但要著手進行,卻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項工作要求作者始終不懈地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全部身心。因此,我必須保證自己能夠心甘情願地做到這一點。比如說,我不得不毅然推遲已經開始的研究工作。我應當在這裡說明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我去這樣做的。
在過去的20年裡,科學的發展趨勢產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注意力的焦點已從物理科學轉移到生命科學上。於是,科學越來越趨向於對個體的研究。但是,即使對於那些有心的旁觀者來說,他們還未曾意識到,這在改變科學所塑造的人的形象方面,將會產生多么深遠的影響。我作為一個在物理學專業受過訓練的數學家,要不是因為一連串偶然的機會,使我在步入中年之時有幸涉獵生命科學的話,我對此也會是茫然無知的。我有幸在我的一生中投身於兩種富於創造力的科學領域,對此我十分感激。儘管我也不知道該感謝誰,但我是懷著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來構思《人之上升》的。
英國廣播公司向我發出邀請,是要我以電視系列節目的形式表現科學的發展歷程,與克拉克爵士創作的有關"文明"的節目相配合。從好幾個方面來說,電視都是一種令人讚嘆的表現工具,它直接作用於人的視覺,形成強烈的印象,能使觀眾對所描述的地方和過程有身臨其境之感,它談吐自然,富於親切感,使觀眾意識到自己所目睹的是人的種種行動,而不是事件。我認為,電視的後一個優點是最有說服力的,這也是我在同意以"電視隨筆"的形式編寫一部人的思想傳記時最看重的一點。這裡最主要的一點是,一般所說的知識,以及具體而言的科學,都是由人們提出的具體的思想觀點,而不是由抽象的概念構成的。從知識的初始階段到近代的和獨特的模式與構想,莫不如此。因此,那些揭示了自然奧秘的種種重要觀念都產生於人類處於最原始的文化狀態時具備的基本的官能。使這些觀念發生越來越複雜的聯繫的科學發展,也同樣應當看作是人力所為:是人,而不僅僅是人的頭腦,作出了種種科學發現,這些發現因此成為活生生的,並帶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假如電視不用來使上述思想具體化,那么它就失去了效用。
在任何情況下,對各種思想的闡明都是一種個人的精心努力的結果。在這裡,我們接觸到了電視節目與這本書的共同基礎。與講座和電影不同,電視不在大庭廣眾之中播放。它只面對呆在一個房間裡的兩三個人,很像是一種面對面的交談——而且是一種如話家常的、蘇格拉底對話式的交談: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也像這本書一樣,是一種單方面的談話。對於我這個十分注意研究知識的哲理性質的人來說,這正是電視最有吸引力的一種稟賦,有了這種稟賦,電視也可以像這本書一樣,成為一種富於說服力的精神力量。  這本印行的書還別具一種自由:它不像口頭談話,總是要受到時間流逝的無情的局限。讀者所享有的行動自由是聽眾和觀眾享受不到的:他可以中途停下來進行思考,也可以倒回去重讀,反覆推敲書中的論點,還可以把書中談到的這件事與那件事作一番比較,而且一般說來,他可以欣賞書中翔實的論據,思路卻不會被打亂。當我現在把電視螢幕上最初講到的內容形諸文字時,我儘量使思想的進程更加從容不迫。但是,僅僅是電視螢幕上最初講到的那些內容,就需要長篇大論,涉及許多事先沒有想到的關係和種種奇特之處,如果不把一些非常豐富的內容收錄在這本書中,那將是十分令人遺憾的。其實我本來想多收集一些內容,在正文中間,詳細補充一些所依據的原始材料和引文。然而,這樣做就使這本書成為學者用書,而不是一般讀者的讀物了。
在改編電視節目腳本時,出於兩個原因,我力圖使本書文字接近口語。其一,我想保持口頭語表達思想時的自發性特點,不管我寫到哪裡,我總是努力做到這一點。(出於同樣原因,拍電視片時,只要可能,我也總是選擇那些在我和觀眾的眼中顯得新奇的地方。)其二,也是更為重要的一點,我還要維護論證的自發性;它突出問題的核心,儘量使它顯得重要而又新穎,並指出解決問題的方向、路子。因此,儘管以這種方式進行的論證已被簡化。其邏輯仍然是正確的。對我來說,論證的這種哲理化的形式正是科學的基礎,這是不容混淆的。
本書中這些文章的內容,實際上比科學所涉及的領域更為寬廣。假如我不認為人類文化的進化還有別的方式,我就不會把這本書取名為《人之上升》。我在本書中的抱負與我在其它著作——無論是文學著作還是科學著作——中的並無二致:這就是,為20世紀創造一種哲學,這種哲學將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因此,正如我的其它著作一樣,這本書與其說是表現了一部歷史,倒不如說是表達了一種哲學;與其說是關於科學的哲學,不如說是關於自然的哲學。這種哲學的主題就是過去所說的自然哲學的當代版本。在我看來,我們今天的思維結構比過去300年來任何時候都更能使我們構想出一種自然哲學。這是因為,在關於人的生物學研究中最近的發現已經為科學思想指出了新的發展方向,即從一般向個體轉變;自從文藝復興打開了進人物質世界的大門以來,這還是第一次。
沒有人類,就不會有哲學,也就不會有真正的科學。我希望本書明白無誤地肯定了這一點。對我來說,了解自然的目的莫過於了解人類的本質,了解自然之中的人類的境況。
雅可布·布洛諾夫斯基
1973年8月於加利福尼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