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禮俗

京都禮俗

《京都禮俗》內容簡介:北京是聞名世界的古城。她從原始聚落、古燕城邑、北方重鎮一路走來,從遼代陪都、金代中都,直到元代大都,明、清京師,漸次走向輝煌,成為華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繁華喧囂的都市街巷、巍峨壯麗的宮殿樓台、秀美莊嚴的離官苑囿、敕建恢弘的古剎寺廟繪成了古都的人文景觀;傳統的民俗民習與各民族文化的相融相習,形成了老北京的禮俗風情。要解讀北京的文化底蘊、了解京都市民的生活,通過此書選取的歷史遺蹟、遺風片段,或許對你能有所幫助。《京都禮俗》資料源於全國政協文史系統編輯出版的文史資料,其中北京市政協、東城區政協、西城區政協、宣武區政協、崇文區政協文史部門編撰的史料為《京都禮俗》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在此向辛勤耕耘的文史工作者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基本介紹

  • 書名:京都禮俗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206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文史出版社
  • 作者:文安 
  • 出版日期:2005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41583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京都禮俗》:有一首詩寫道:有的人把歷史當作工藝室中隨意捏弄的軟泥/有的人把歷史當作合身而又會變色的彩衣/有的人把歷史當作刀劍、甲冑、堡壘/也有的人把歷史當作可能為正、可能為負的數字遊戲。歷史是這樣的嗎?不!歷史是有靈性、有尊嚴的,歷史是人,人是歷史,歷史是人的良師和益友。縱然這些年來戲說歷史風情萬種,但我們對真實而鮮活的歷史卻情有獨鐘。這裡隆重推出的“中國百年百部文史珍品”書系,依託文史資料這個著名品牌在史林獨樹一幟的資源優勢,努力開拓歷史當事人的“親歷、親見、親聞”的特色,以鮮活的第一手資料披露鮮為人知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台前幕後,介紹歷史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歷和趣聞軼事,熔歷史與人物於一爐,從敵、我、友各方的獨特視角,薈萃世間百態,解讀人世滄桑,記述了從封閉落後、戰亂不斷的舊中國走向光明的新中國的歷程。這是一套由多套叢書組成的了解中國百年歷史的別開聲面的書系。
京師悠久的歷史,遠祖的薪火相傳,漸次形成了既傳統,又有各民族融合相習的民俗民風。辭舊迎新、拜祭求福、婚禮喪儀,點河燈、放焰口、登高賞月、逛廟會——宮廷市井、達官庶民,無不樂而為之。翻開此書,濃郁的舊京遺風,能使人進一步領略到老北京的風情。
清宮的風俗習慣,舊北京婚俗,喪葬風俗,盂蘭盆會及民俗,護國廟會。

圖書目錄

清宮的風俗習慣
除夕時,人們要向天地四方、神佛祖宗上供燒香。舊歲更新,各種禮節、禁忌書不勝書。順星、元宵、端午、三伏、立秋、重陽、臘八等,名目繁多的年節,祭祀無非為了求福。
舊北京婚俗
舊式婚禮和喪儀
喪葬風俗
老北京的婚禮喪儀十分繁複,結婚前有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人死後有小殮、大殮、接三、伴宿、出殯,各種禮儀馬虎不得。
老北京的喜轎鋪
槓房與出殯禮儀
舊北京的拴“娃娃”
白雲觀祭星
七夕乞巧與中元河燈
盂蘭盆會及民俗
這一天,人們盤桓於碧柳含煙的後海,放生一些羽族、水族類生物,破些錢財換取一些心靈的慰藉,客觀上也為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積了功德。
中秋禮俗
重陽登高賞菊憶舊
護國寺廟會
護國寺、隆福寺廟會是北京城東西最著名的兩大廟會。老北京沒逛過東西兩廟的人恐怕不多。逛廟會,是趕集、是過節,是京都百姓生活的樂趣之一。
隆福寺廟會
時興的滿漢餑餑
老北京舊俗
北京牛街回族習俗

文摘

餃或是春餅。說吃餃子是象徵著“吃龍鱗”,吃春餅象徵著“吃龍鬚”。
“結緣豆”據說四月八日是釋迦的生日,在這一天,要用鹽水煮成綠、白二色的毛豆供於佛堂,撤供之後分給一家大小每人各一碟子,父母子女互相饋送,而且是每個人都須吃幾顆,叫作“結緣”。
太陽生日五月一日說是太陽的生誕之日,在這一天,要用米麵蒸成碗形的米粉糕,用竹籤串五塊糕為一份。在竹籤上端有一個用五色糯米捏製成的彩雞,下面的簽上更安上幾瓣用五色糯米捏成的樹葉狀的飾物。在盛在大盤內祭供太陽神之後,全家大小各分給幾份糕,然後把它蒸熟後,必須蘸著白糖吃少許,說是吃了太陽糕,一年不會頭痛。
端午節也叫作五月節,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除了吃喝之外,在點綴上必不可少的是櫻桃和黑白二色的桑葚以及雄黃酒並艾子葉,櫻桃、桑葚當然可以隨便吃的了。至於雄黃酒,因為泡有雄黃之故,自然不能傾杯大喝,但也必沾一沾唇才可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