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音樂會第一號,Op.25

《交響音樂會第一號》,作品二十五號是黃安倫一部由三首管弦樂曲組成的大型系列曲作,它們是:A.交響序曲第一號B.為三個樂章的《g小調鋼琴協奏曲》,C.是四個樂章的《C大調交響樂》。樂曲及其貫穿主題都是直接由北京一九七六年的清明祭引發,重要貫穿主題亦產生於現場,整個寫作和首演過程更得到指揮大師李德倫和作者恩師陳紫的關注。這全部《交響音樂會》已在一九八四年由中央歌劇院樂團在北京民族宮演出,鋼琴家為巴諾維茲,指揮則分別由鄭小瑛和李德倫擔任。李德倫大師親自執棒指揮了這次《C大調交響樂》的世界性首演,黃安倫正是特地把這部力作題獻給他的。古云:“一年之際在於春”,而清明又是中華民族紀念先祖,寄託“繼往開來”心志的傳統節日,作者在緬懷先人的深情中,表達出對祖國光輝未來之熱烈歌頌。

a-- 交響序曲第一號,b-- g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c-- C大調交響曲,

a-- 交響序曲第一號

黃安倫作品二十五號a(一九七六──七八)作者作品二十五號《交響音樂會》是一部由三首管弦樂曲組成的大型系列曲作,《交響序曲第一號》﹝作品二十五號a,原曲名為交響序曲《春祭》第一號﹞即為此作的第一首樂曲。《交響序曲第一號》首先在一九七八年在北京首演,指揮分別由鄭小瑛﹝中央歌劇院﹞和韓中傑﹝中央樂團﹞擔任。樂曲乃用奏鳴曲式寫成。繼一個緩慢且帶有神密感之冥想意味的引子後,此交響序曲在一充滿動力的主部和一寬廣歌唱性的副部之交相輝映中陳述,經過一番極具戲劇性的有力展開,達到其燦爛的結尾。

b-- g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黃安倫作品二十五號bg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二十五號b,乃是作者之系列作品《交響音樂會第一號》作品二十五號中的第二部份,於1983年完成於多倫多。在此之前,一九八四年,該鋼琴協奏曲已在加籍指揮家賴德梧的指揮下由廣州交響樂團首演,獨奏者為美國鋼琴家巴諾維茲,此曲即題獻給他。在香港出雷射唱片時,曾被唱片公司冠以《巨龍》的標題。一九八七年,該曲由黃飛立指揮實現了其加拿大首演。全曲由三個樂章構成。第一樂章,為傳統的奏鳴曲式並帶有一個技巧艱深的引子和一個同樣份量的華彩樂段(cadenza),這是一個充滿了力量與戲劇性對比的悲壯樂章。第二樂章,則帶有更多的山歌風格與冥想意味,其有力的另一個華彩樂段(Cadenza)與這些形成反差。第三樂章,亦為傳統的奏鳴曲體,充滿了動力的主部所引出的歌唱性副部,在樂章後部被發展成一燦爛的尾聲。全協奏曲長五十分鐘。

c-- C大調交響曲

黃安倫作品二十五號c(一九八四)
《C大調交響樂》乃是整個《交響音樂會第一號》的終曲。雖然直接構思於一九七六年北京的清明祭,但此作直到1984年才在匹茲堡寫成。黃安倫把它題獻給他摯愛的指揮大師李德倫,並在同一年夏由李德倫親自執棒指揮了其世界性性首演。這場由中央歌劇院主辦的演出首演了全部《交響音樂會第一號》。《C大調交響樂》在2001年曾作重新修改,並由莫斯科俄羅斯愛樂管弦樂團成功錄音,指揮為科列緬茨。李大爺“交響性的中國音樂”這箇中西結合的理想在此作中又一次被實踐。2005年10月紀念李德倫逝世紀念日音樂會上,由作者父親黃飛立指揮北京交響樂團在中山音樂堂再次隆重演奏了此交響樂的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該交響樂由傳統的四個樂章組成:1.火熱的快板2.葬禮進行曲莊嚴的行板3.諧謔曲,快板4.終曲行板與火熱的快板[全長四十八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