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

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

交通部環境保護中心暨交通部環境監測心,是交通部直屬一級事業單位,應全國環保大氣候而誕生,隨交通環保事業的開拓而發展,具有管理、監測和研究開發三大職能,在交通環保工作中起到了參謀與助手作用、橋樑與紐帶作用、交通環保科技進步的催化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
  • 主要職責:組織對交通部基建項目影響
  • 別名:交通部環境監測中心
  • 性質:直屬一級事業單位
  • 職能:管理理、監測和研究
中心介紹,組織結構,資質認證,實驗室建設,業務範圍,科研成果,主要業績,檢測與認證,重點監測,其它,

中心介紹

歷史沿革
交通部環境保護中心的前身為交通部環境監測總站,成立於1985年7月。
1996年經中編辦批覆同意設立交通部環境保護中心(交通部環境監測總站)。
2009年大部制改革後,更名為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
主要職責
代部組織對交通部基建項目影響評價報告的技術評估;
參與環保“三同時” 諮詢管理工作;
參加交通環保規劃的編制、交通環保政策、法規、標準的制定;
組織承擔交通環保和監測技術交流、培訓;
承擔交通環保科研開發項目,承擔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設計;
負責行業監測網站的業務管理、交通環保信息統計、組織編報行業環境年報;
承擔船舶廢棄物跟蹤系統和計算機網路管理;
開展行業環境調查、測試、仲裁分析;
承擔部環辦交付的其他任務;

組織結構

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根據中心工作需要,任命副主任2名,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各1名。下設監測處、諮詢一處、諮詢二處、技術處、科研處、行政處、財務處、綜合經營處共八個部門,中心還設有專業技術委員會、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交通行業節能減排研究室、運輸有毒有害危險品(HNS)應急防備與技術中心、交通行業環境監測中心(ESC)。

資質認證

環保中心現具有甲級資質證書3項,乙級、丙級資質各1項,包括國家環保部頒發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評和水利部頒發的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甲級資質,並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准開展交通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業務試點單位之一。同時擁有水利部頒發的水資源綜合利用論證乙級資質和北京市規劃委頒發的水土保持工程設計丙級資質。
中心還持有國家技術質量監督局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CMA)以及交通運輸部頒發的交通運輸行業環境監測一級站資質證書。2009年中心獲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三峽工程船舶流動污染源監測重點站”授牌。

實驗室建設

為更好地履行職能,發揮中心在交通行業環境監測管理和檢測中的作用,中心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入手,加強實驗室建設,建立了以交通行業環境監測與分析為主要內容的實驗室。實驗室擁有國外進口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大型分析測試儀器。同時配備了電子天平、水中油分析儀、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石油運動粘度測定儀、開口閃點儀等相關儀器設備。擁有智慧型中流量TSP採樣器、恆溫恆流大氣連續採樣器、攜帶型COD、BOD快速測定儀、多功能水質採樣儀、攜帶型水質檢測儀等,總計近百台(套)。有流動監測實驗車一輛,裝備價值28萬美元儀器設備。另外還擁有溢油應急性能檢測設備,主要包括粘度計、燃點測定儀、閃點測定儀、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裝置。實驗室固定資產總價值2000多萬元。
中心實驗室於2001年4月順利通過了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的現場評審,獲得了國家級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獲準的檢測項目有4類52項

業務範圍

核心業務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建設項目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驗收;
建設項目環境工程設計;
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
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程設計;
交通及涉水項目的安全與風險評估;
交通行業環境監測;
其他業務
生態評價;
生態補償技術;
景觀園林設計;
聲屏障最佳化設計;
港口粉塵治理;
生活服務區垃圾治理;
船舶防污染監測與處理;
溢油防備與處理;
安全評價;
船舶壓載水檢驗檢測滅活處理;
危險品風險控制與處理;
通航安全論證;
海域使用論證;
環境事故調查與仲裁;
節能評估;
減排工藝設計;
環境監理;
碳交易及低碳技術;

科研成果

承擔交通環保科研開發項目是中心的主要職責之一。中心在開展主要業務的同時,積極承擔國家、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以及地方相關單位的交通運輸行業科研項目,為我國的交通環保科學研究做出了貢獻。其中,“中國海上溢油應急計畫編制”及“防止和處置船舶重大油污染問題研究”獲中國航海學會二等獎;交通部西部科研項目“三峽庫區船舶防污染關鍵技術研究”及“張家港防止危化品污染關鍵技術研究”獲中國航海學會三等獎。
近年來,中心結合行業環保重點,熱點問題,先後開展了全國船舶壓載水處理、水上載運危化品應急關鍵技術及措施等相關研究、研究成果及到社會特別是業內的高度肯定,並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套用。

主要業績

中心已在全國各地開展交通運輸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及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等工作總計五百餘項,服務範圍遍及30多個省市自治區。同時,中心還為城市建設(捷運、輕軌)、民用機場、鐵路、工礦企業提供了高質量的環保技術諮詢和風險評價服務。

檢測與認證

交通環保產品質量檢測同樣為中心的優勢業務之一。根據交通部海事局《關於頒布溢油分散劑產品檢驗發證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受交通部海事局的委託,承擔海上溢油分散劑產品的檢測工作。產品包括溢油分散劑、吸油氈、吸油粉和凝油劑。中心負責對產品的外觀、pH值、燃點、粘度、乳化率、魚類急性毒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等項目進行檢驗。從2001年至今,檢測了近二十餘個生產廠家的產品,為交通部海事局對海上使用溢油分散劑產品的審批管理,保障溢油分散劑產品的質量,減小和防止二次污染,提供了科學、準確、公正的數據。為配合海上船舶溢油應急事故處理,積極開展了吸油材料的檢測,對幾十個生產廠家的吸油材料產品性能進行了測試。
中心還負責交通行業環境監測網站的業務管理工作,每年組織交通行業環境監測人員上崗培訓、技術交流、實驗室質量控制考核與資質考核及頒發上崗證工作。

重點監測

三峽庫區船舶流動污染源監測是國務院三建委、交通運輸部下達的一項重要任務。自1996至今,中心與長江海事局一起,在長江三峽庫區建起了船舶流動污染源監測隊伍,建立了標準化的試驗室,組織了多期監測人員技術培訓和持證上崗培訓,使海事人員成為合格的船舶污染監測人員,並能持證上崗監測;解決了在監測中遇到的標準樣品、採樣方法、實驗室廢物處理等技術問題,圓滿地完成了計畫中的監測任務。十幾年來累計監測船舶3807艘,積累了84740個監測數據。通過數據統計處理、檢驗分析,找出了三峽庫區船舶污染現狀、污染程度及污染趨勢和排污規律,為船舶防污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每年監測的數據納入國務院三峽辦關於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公告白皮書,成為交通行業積極參與三峽工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權威證據。

其它

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規範制定
為規範交通行業環保管理、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理等行政、技術諮詢服務行為,中心直接參與起草了《交通行業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等行政規章、《港口碼頭溢油應急設備配套標準》等技術規範。
組織行業環保及監測人員培訓與技術交流
中心負責指導行業監測工作及監測站資質認證、實驗室條件認證、監測和實驗人員上崗培訓及發證、換證人員培訓。近年來,隨著行業環保事業的發展。環保新理念新技術層出不窮,中心根據上級要求和新形勢需要。積極組織從業人員技術交流和培訓,著力為行業環保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承擔行業環保統計、環保年報
行業環保統計、交通行業環境保護工作年報集中體現了交通行業在建設、營運過程中貫徹科學發展理念及建設“兩型”社會要求,落實環保措施的重要成果和成效,是交通行業展示負責任行業的重要載體。
中心協助交通運輸部起草的《交通運輸行業環保統計管理辦法》,為建立環保統計制度奠定了基礎。中心負責統計的《交通行業環保工作年報》,成為反映和展示交通系統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力證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