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第2版)(2017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第2版)(2017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第2版)》是一本2017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軍,共分10章,主要內容包括:運輸系統工程概論、運輸系統分析、運輸系統模型、運輸系統預測、運輸系統網路計畫技術、運輸系統模擬、運輸系統評價、運輸系統決策、運輸決策支持系統、智慧型運輸系統。

基本介紹

  • 書名: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第2版)
  • 作者:王振軍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417334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交通運輸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經濟大系統,是交通運輸等專業學習和研究的對象。《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第2版)》講述了如何以系統工程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去認識、分解、分析和描述交通運輸系統,培養讀者以系統思想和系統分析方法處理交通運輸問題的能力。全書共分10章,主要內容包括:運輸系統工程概論、運輸系統分析、運輸系統模型、運輸系統預測、運輸系統網路計畫技術、運輸系統模擬、運輸系統評價、運輸系統決策、運輸決策支持系統、智慧型運輸系統等。《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第2版)》可作為高等院校交通運輸等相關專業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和參考。

圖書目錄

1 運輸系統工程概論
1.1 系統與系統工程
1.1.1 系統
1.1.2 系統工程
1.2 交通運輸與交通運輸系統
1.2.1 交通運輸
1.2.2 交通運輸系統
1.3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
1.3.1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的定義
1.3.2 運輸系統工程的內容
1.3.3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實例
2 運輸系統分析
2.1 運輸系統分析概述
2.1.1 運輸系統分析的概念及其要素
2.1.2 運輸系統分析的特點與準則
2.1.3 運輸系統分析的要點與步驟
2.2 運輸系統目標分析
2.2.1 系統目標分析的意義
2.2.2 系統目標分析的原則
2.2.3 運輸系統目標分析的內容
2.3 運輸系統結構分析
2.3.1 基本概念
2.3.2 運輸系統結構分析的任務
2.3.3 系統要素集的分析
2.3.4 系統相關性的分析
2.3.5 系統階層性的分析
2.3.6 系統整體性的分析
2.3.7 系統結構模型化技術
2.4 運輸系統環境分析
2.4.1 運輸系統環境分析的意義
2.4.2 系統與環境的關係
2.4.3 交通運輸系統與環境
2.5 阿拉斯加原油輸送方案的系統分析
2.5.1 任務與環境
2.5.2 備選方案與分析
2.5.3 方案的選擇
3 運輸系統模型
3.1 系統模型概述
3.1.1 模型的定義和作用
3.1.2 模型的分類
3.1.3 構造模型的一般區別
3.1.4 建模的基本步驟
3.1.5 模型化的基本方法
3.2 數學模型
3.2.1 數學模型的定義
3.2.2 數學模型的分類
3.3 常用運輸系統模型
3.3.1 運輸問題
3.3.2 任務分配問題
3.3.3 貨物配裝問題
3.3.4 品種混裝問題
3.3.5 行駛路線最佳化問題
4 運輸系統預測
4.1 概述
4.1.1 預測的概念
4.1.2 預測的基本原理
4.1.3 預測的分類
4.1.4 預測的步驟
4.1.5 預測精度評價
4.2 定性預測方法
4.2.1 個人判斷法
4.2.2 頭腦風暴法
4.2.3 德爾斐法
4.2.4 對比類推法
4.2.5 交叉機率法
4.3 時間序列預測方法
4.3.1 簡單平均法
4.3.2 移動平均法
4.3.3 指數平滑法
4.4 回歸分析預測法
4.4.1 一元線性回歸
4.4.2 多元線性回歸
4.4.3 非線性回歸分析
4.5 灰色預測方法
4.5.1 灰色預測理論
4.5.2 GM(1,1)模型的建立
4.5.3 模型檢驗
4.5.4 案例
5 運輸系統網路計畫技術
5.1 概述
5.2 網路圖的繪製
5.2.1 雙代號網路圖的構成要素
5.2.2 雙代號網路圖的繪製步驟
5.2.3 繪製雙代號網路圖的規則
5.2.4 虛工作處理
5.2.5 繪製雙代號網路圖的其他注意事項
5.3 網路圖時間參數的計算
5.3.1 節點時間參數的計算
5.3.2 工作時間參數的計算
5.3.3 關鍵線路的確定
5.4 時標網路圖的繪製
5.4.1 雙代號時標網路圖的規定
5.4.2 雙代號時標網路圖的繪製步驟
5.5 網路計畫最佳化
5.5.1 工期最佳化
5.5.2 資源最佳化
5.5.3 費用最佳化
6 運輸系統模擬
6.1 系統仿真與系統模擬
6.1.1 系統仿真
6.1.2 系統模擬
6.1.3 系統模擬的發展過程
6.1.4 系統模擬的功能
6.1.5 系統模擬的步驟
6.1.6 系統模擬的模型
6.2 蒙特卡羅模擬方法
6.2.1 蒙特卡羅模擬法的由來
6.2.2 蒙特卡羅法的原理與步驟
6.2.3 確定隨機數的方法
6.2.4 隨機模擬
6.3 系統動力學模擬方法
6.3.1 系統動力學概述
6.3.2 系統動力學方法模擬原理
6.3.3 系統動力學模型
6.4 運輸系統模擬
6.4.1 排隊論問題概述
6.4.2 服務系統模型
6.4.3 用隨機機率模擬排隊論問題
7 運輸系統評價
7.1 概述
7.1.1 系統評價的原則
7.1.2 評價指標體系
7.1.3 系統評價的步驟
7.1.4 系統評價的方法
7.2 層次分析法
7.2.1 產生與發展
7.2.2 基本思想和實施步驟
7.2.3 案例
7.3 模糊綜合評判法
7.3.1 基本原理
7.3.2 模糊綜合評判的步驟
7.3.3 案例
8 運輸系統決策
8.1 概述
8.1.1 決策的概念
8.1.2 決策的基本要素
8.1.3 決策的程式
8.1.4 決策的準則
8.1.5 決策的分類
8.1.6 運輸系統決策
8.2 確定型運輸決策問題
8.2.1 確定型決策的主要特徵
8.2.2 確定型決策的方法
8.3 不確定型運輸決策問題
8.3.1 樂觀準則
8.3.2 悲觀準則
8.3.3 折中準則
8.3.4 遺憾準則
8.4 風險型運輸決策問題
8.4.1 期望收益值法
8.4.2 期望損失值法
8.4.3 最大可能法
8.4.4 決策樹法
9 運輸決策支持系統
9.1 決策支持系統基礎理論
9.1.1 決策支持系統基本概念
9.1.2 決策支持系統的功能
9.1.3 決策支持系統的特徵
9.1.4 決策支持系統分類
9.1.5 決策支持系統的組成
9.1.6 決策支持系統的發展
9.2 決策支持系統典型技術
9.2.1 專家系統
9.2.2 人工神經網路
9.2.3 數據倉庫和在線上分析處理
9.2.4 遺傳算法
9.2.5 群決策支持系統
9.2.6 綜合決策支持系統
9.3 運輸決策支持系統
9.3.1 用Excel工具進行決策支持分析
9.3.2 車輛路徑決策支持系統
10 智慧型運輸系統
10.1 概述
10.1.1 智慧型運輸系統(ITS)概念
10.1.2 ITS的套用範圍
10.2 智慧型運輸系統體系框架
10.2.1 ITS用戶主體、服務主體與終端
10.2.2 服務領域、用戶服務和子服務
10.2.3 ITS邏輯框架設計
10.2.4 ITS物理框架設計
10.3 智慧型運輸系統評價
10.3.1 ITS評價的意義、原則與程式
10.3.2 ITS評價的內容
10.4 智慧型運輸系統保障機制
10.4.1 政策保障
10.4.2 經濟保障
10.4.3 技術保障
10.4.4 社會文化環境保障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