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結構與設計

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結構與設計

《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結構與設計》適用於從事電傳動自卸車設計研發的設計師、工程師,製造生產自卸車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維修自卸車的礦山用戶,也可供高校和科研院所相關專業領域的教師、研究生和科研人員參考;對從事機械傳動礦用自卸車和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也具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基本介紹

  • 外文名:Structres and Design for Off-Highway Motorized Wheel Dump Trucks AC Electric Drive System
  • 書名: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結構與設計
  • 作者:趙波 等
  •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 頁數:376頁
  • 開本:16
  • 類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結構與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力求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和封鎖,探索推動我國大型電動輪自卸車技術的快速發展,嘗試滿足國內相關設計、科研、製造、使用和維修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努力促進交電流傳動等關鍵技術在礦山機械、鐵路、汽車、坦克和輪式裝甲車輛、艦船等領域的工程套用,並該領域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中國北車研發團隊的研製成果,全面、系統地奉獻給讀者。

作者簡介

趙波博士,吉林省長嶺縣人,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北車集團工程機械研發中心副主任,北京北車重型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北京北車重型機械研究院院長,某大型礦用電動輪自卸汽車總設計師,礦山機械專業國家綜合評標專家庫評標專家,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員。1994年東北石油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97年北京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2009年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礦用電動輪自卸汽車總體設計;先進連線結構強度、剛度解析分析;有限元分析與CAEZ;法;汽車車身結構輕量化分析。主持參加國防、航天、汽車和礦山機械等領域科研項目10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和第二屆亞洲膠接大會最佳論文獎。出版專著2部:《膠接接頭強度解析分析》(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資助)和《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結構與設計》(鐵路科技圖書出版基金資助);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檢索4篇,EI檢索14篇,ISTP檢索1篇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概述
1.2 任務和作用
1.3 工作原理
1.4 組成和特點
1.4.1 系統組成
1.4.2 製造特點
1.4.3 結構特點
1.4.4 使用特點
1.5 發展歷史
1.6 礦用自卸車的分類
1.7 機械傳動和電傳動
1.7.1 機電之爭
1.7.2 電力傳動
1.7.3 機電比較
1.8 型號編制規則
1.9 部分專業術語
參考文獻
2 總體設計
2.1電動輪自卸車的工程哲學
2.2總體結構布置
2.2.1電驅動的結構形式
2.2.2工作模式控制
2.2.3帶電子差速器的雙電動機驅動
2.3典型道路工況和性能指標
2.4質量和質心位置
2.4.1電動輪自卸車的質量
2.4.2質心位置和軸荷分布
2.5主要設計方法和參數確定
2.5.1設計步驟和設計流程
2.5.2柴油機功率確定
2.5.3輪胎型號選擇
2.5.4牽引電動機的選擇和參數確定
2.5.5輪邊減速器傳動比確定
2.5.6主發電機的選擇和參數確定
2.6電動輪設計的主要目標
2.7電動輪自卸車的行駛性能
2.7.1驅動力和行駛阻力
2.7.2電動輪自卸車行駛的驅動力和行駛阻力平衡
2.7.3電動輪自卸車的功率平衡方程
2.8電動輪自卸車的制動性能
2.8.1制動性的評價指標和設計要求
2.8.2制動時車輪的受力
2.8.3自卸車的制動效能與恆速下坡
2.8.4行車制動器的選擇和設計計算
2.8.5停車制動器的選擇和設計計算
2.9舉升液壓缸的布置和級數選擇
2.9.1舉升液壓缸的總體布置
2.9.2舉升液壓缸級數的選擇
2.10整車總體尺寸的確定
參考文獻
3動力系統
3.1概 述
3.1.1組成和功能
3.1.2柴油機與主發電機的連線
3.1.3動力系統與車架的連線
3.2柴油機
3.2.1工作原理
3.2.2結構組成
3.2.3柴油機特性
3.3進、排氣系統
3.3.1概 述
3.3.2空氣濾清器
3.3.3進、排氣管道
3.3.4消音器
3.4冷卻系統
3.4.1柴油機冷卻系統的類型和工作原理
3.4.2柴油機冷卻系統的結構組成
3.4.3電傳動冷卻系統
3.5燃油供給系統
3.5.1系統組成和功能
3.5.2燃油箱
3.5.3燃油成本和燃油消耗率
3.6發電機
3.6.1功能和分類
3.6.2交流發電機的優點
3.6.3交流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3.6.4交流發電機的主要結構
3.7牽引電動機
3.7.1功能和分類
3.7.2工作特點
3.7.3工作原理
3.7.4主要結構
參考文獻
4電氣和電子控制系統
4.1概 述
4.2組成和原理
4.2.1交—直電傳動系統
4.2.2交—直—交電傳動系統
4.3交流系統的主要參數選擇
4.3.1中間直流電壓的確定
4.3.2三相異步牽引電機的參數確定
4.3.3逆變器參數確定
4.3.4整流器參數確定
4.3.5發電機參數確定
4.4直流電動機的調速控制
4.5交—直—交系統的控制方案
4.5.1主發電機勵磁的控制
4.5.2交流異步電動機的控制
4.5.3逆變器的控制策略
4.5.4矢量控制技術
4.6主電路構成原理
4.6.1交—直電傳動系統
4.6.2交—直—交電傳動系統
4.7 電控櫃
4.8整流器
4.9逆變器
4.9.1逆變器模組的電氣參數
4.9.2機械結構
4.10電阻制動
4.10.1交—直系統的電阻制動特性
4.10.2交—直—交系統的電阻制動控制
4.10.3制動電阻柵
4.1l輔助電氣系統
4.11.1駕駛室
4.11.2蓄電池電路
4.11.3柴油機電路
4.11.4液壓系統控制電路
4.11.5空調電路
4.11.6雨刷電路
4.11.7照明電路
4.11.8儀表電路
4.11.9報警及顯示電路
參考文獻
5行駛系統
5.1概 述
5.2前 橋
5.2.1概 述
5.2.2結構組成
5.2.3前橋工作原理及設計要求
5.2.4前輪定位參數
5.3轉向系統
5.3.1轉向梯形機構
5.3.2轉向機構原理
5.4後 橋
5.4.1概 述
5.4.2輪邊減速器原理和結構
5.4.3輪邊減速器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5.4.4後橋殼總成
5.5輪胎和輪輞
5.5.1概 述
5.5.2輪 胎
5.5.3輪 輞
5.6懸 架
5.6.1概 述
5.6.2油氣懸架的分類
5.6.3油氣彈簧
參考文獻
……
6 車架
7 貨箱
8 液壓系統
9 駕駛室
10 潤滑與滅火系統
11 走台及附屬結構
12 車架的輕量化設計分析
附錄 典型電動輪自卸車型號的主要參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