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鄉(山西省永和縣交口鄉)

交口鄉(山西省永和縣交口鄉)

交口鄉位於永和縣城西南麓,地處黃河邊沿,日照時間充足,年平均氣溫較高,十分適合紅棗樹、中藥材、草和中小雜糧的生長。全鄉轄13個村委,48個自然村,61個村民小組,共有人口8298人,勞力3825人,黨員311人,共有耕地面積48600畝,人均5.1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交口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山西省永和縣
  • 地理位置永和縣城西南麓
  • 人口:8298人
  • 耕地面積:48600畝
  • 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
地理地貌,自然特徵,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發展,人口資源,資源特點,人文景觀,

地理地貌

交口鄉位於沁源縣中東部,地處太岳山東麓,鄉境四周環山,西北高而東南低,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95.7%,河谷、腹地僅占4.3%。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東連沁縣,南接沁河鎮、西鄰李元鎮,北靠郭道鎮。地理坐標在東經110°58′03″—112°32′30″,北緯36°20′20″—37°00′42″。

自然特徵

鄉境屬黃土高原區,地理單元屬沁水盆地西部隆起區太岳山系主脈,西北隆起,東南傾低,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轄區內山巒起伏,迭彩翠嶺,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95.7%,河谷、階地僅占4.3%。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空氣濕潤,平均溫度8.6℃,年相對濕度平均65%,年平均降雨量656.7mm,年均氣溫8.7℃,無霜期90-1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19小時。

歷史沿革

1983年前為白狐窯公社、交口公社,1983年後為白狐窯鄉、交口鄉,2001年合併為交口鄉至2017年。

行政區劃

歸轄沁源縣,區域總面積222平方公里,鄉政府駐交口村。全鄉轄22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該鄉本著縣委、縣政府“棗、草、羊”發展的總體思路,結合該鄉的實際情況,截止本文檔交稿為止,共發展紅棗樹124萬株,人均150株,總產量120萬公斤,人均140公斤;種草面積2萬畝,戶均11畝;小尾寒羊存欄已達7600餘只,戶均4隻;大牲畜存欄2217隻。除了上述主導產業發展外,該鄉也被譽為全縣最佳無公害小雜糧種植大鄉。
交口鄉
該鄉以來本著“棗掛果,羊出售,草增值,民增收”的總體思路,加大對主導產業的發展力度。同時成立了“一會三民”,以點帶面,全方位對農民進行服務。在今後的發展過程,該鄉黨委、鄉政府將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產業優勢。在三年內,要使紅棗樹達到250萬株,人均300株,年總產量達6250萬公斤,人均750公斤,人均收入增加到2250元;種草面積達2.5萬畝,戶均14畝;小尾寒羊存欄達2萬隻,戶均10隻羊,使人均收入再增加200元。力爭到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2450元。使農民真正走上“棗、草、羊”立體發展的產業化道路。

人口資源

總人口0.9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0.89萬人,耕地面積1.44萬畝。

資源特點

野生資源極為豐富,各類喬、灌、草本植物有百餘科300多個品種,盛產木耳、蘑菇、黃花菜、核桃等土特產品和黃芩、黨參、柴胡、連翹等藥材。森林分布在全鄉大小山嶺,林地面積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5.3%,天然林10萬畝,樹種130餘種,以油松、楊樹、樺樹、櫟樹為主,林木總蓄積量80萬立方米。轄區內牧草資源豐富,天然牧坡面積20萬畝,牧草有100餘類,載畜量為10萬羊單位。水利資源豐富,轄區內沁河貫穿南北,年平均徑流量0.5億立方米,地上地下水總儲量2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50萬立方米,為山西省相對富水區。

人文景觀

“沁源圍困戰”紀念館,有風光秀麗的菩提寺風景區、青果寒泉寺等生態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