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千萬里

亡命千萬里

電影根據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原著《漫漫長路:追尋自由的真實故事》(The Long Walk: The True Story of a Trek to Freedom)改編,講述了1939年,幾個從前蘇聯古拉格集中營里逃出來的政治犯,從喜馬拉雅山脈逃往印度的艱難過程。

基本介紹

  • 導演:彼得·威爾 Peter Weir
  • 中文名:亡命千萬里
  • 外文名:The Way Back
  • 其它譯名:回來的路
  • 製片地區:美國
  • 類型:冒險/劇情
  • 片長:132 Mins
  • 上映時間:2010年
演職員,基本信息,演員表,劇情簡介,

基本信息

1、譯 名:亡命千萬里/回來的路/歸途/回家的路/回家之路
2、片 名:The Way Back
3、年 代:2010
4、國 家:美國
5、類 別:冒險/劇情
6、語 言:英語
7、字 幕:中文◎IMDB評分 7.4/10 (3,559 votes)
8、檔案格式:高清BDRIP-RMVB
9、視頻尺寸:640 x 272
10、檔案大小:2CD 592MB
11、片 長:132 Mins
12、導 演彼得·威爾 Peter Weir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Janusz吉姆·斯特吉斯----
Mr. Smith艾德·哈里斯----
Irena西爾莎·羅南----

劇情簡介

1.背景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1940年代初,蘇聯在波蘭施行專政統治,當局逮捕了很多波蘭的軍官和政府人員,並把他們送到集中營里進行“勞教”。在那裡,他們遭受著非人的折磨和。
不堪忍受折磨,也是為了活命,簡努斯茨、史密斯和其他五個政治犯設法從集中營里逃出,並踏上了重回文明世界和自由世界的征途。在路上,他們遇到了一位叫做愛蓮娜的波蘭女孩。無依無靠的女孩加入了他們逃亡的隊伍。一路上,他們遭遇了諸如飢餓、冰雪、風暴等等苦難的折磨。但是這些並沒有變成阻擋他們前進的障礙,他們從集中營里逃出來後一直向南走,穿過了蒙古、走過了戈壁灘、經過了西藏並翻越了喜馬拉雅山,最終走到了當時屬於大英國協的印度。
雖然重新回到了文明世界,但是這次路途的代價是慘痛的。從集中營里逃出來的七個人死掉了三個,那個在路途上遇到的波蘭女孩也不幸罹難。
2.幕後製作
尋找歷史真相
為了在國內施行獨裁統治,蘇聯政府在本國以及占領的國家境內設定了諸多的戰俘營和勞改營。這種勞動懲戒營的管理部門的俄文縮寫為古拉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古拉格這個詞便成了一個寬泛的詞,它所指的是整個蘇聯的勞改體系。
影片故事的起點就是這么一個古拉格,它改編自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回憶錄。這本回憶錄記載了他在波蘭被蘇聯占領後被軍隊抓到集中營,之後又和幾個同伴設法逃脫的故事。1956年,死裡逃生的拉維茨口述了這本名為《漫漫長路》的回憶錄。雖然沒有任何人證和物證能證明他所訴說的“歷史”的真實性,但是這本充滿了冒險、尋找和信仰以及對當時蘇維埃政權的的敵對與仇視的回憶錄還是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轟動。恰如其名《漫漫長路》所昭示的那樣,這本回憶錄幾乎全是“在路上”的故事--1940年,拉維茨從位於西伯利亞的集中營里逃出,在和同伴走了6437公里之後,僅存的幾個人來到了印度。2006年,BBC製作了一部關於拉維茨和他的“旅途”的紀錄片,希望能從中找到一點這次逃亡真實存在的證據。正是這部“考證派”的紀錄片,讓澳大利亞導演彼得·威爾第一次知道了拉維茨的故事。
這個故事在彼得·威爾的腦子裡一直揮之不去,並漸漸形成了要拍攝電影的念頭。威爾說:“這是一個講述人類忍耐力和勇氣的極好的故事,不僅有人物、有血肉,而且還有歷史。人類為了生存下來究竟能承受多少痛苦、忍受多少折磨?誰也不知道,而這個故事恰好就給了我們這么一個樣本。我決定要拍攝一部影片之前,總要對影片要講的故事做一個簡單的測試,那就是看我是不是會將他遺忘。如果我不能忘記它,而它又能在某些層面上促使我將其擴展成電影,那么就拍攝吧。拉維茨的故事恰好就征服了我。”雖然彼得·威爾很想拍攝根據拉維茨真人真事改編而來的影片,但是BBC的一部紀錄片卻給他澆了一潑冷水。那部紀錄片證實:拉維茨根本就沒有進行所謂的逃亡,雖然他曾經是波蘭的軍官,雖然他也曾在西伯利亞接受過勞改,但是他本人並不是回憶錄里的“原型”。BBC的製作人休·萊文森說:“拉維茨並不似那個經歷了逃亡的人,因為沒有資料、檔案和人證能夠證實這點。”
看起來威爾的影片計畫就要擱淺,但事情很快有了轉機。就在紀錄片播出後幾天,一個名為韋特陀德·傑林斯基(Witold Glinski)的老波蘭人找到了BBC,他告訴BBC的製片人,他才是那部紀錄片主角的原型。傑林斯基向BBC的工作人員回憶了自己的故事,講述了發生在路上的一切。這一切和拉維茨回憶錄中的一切高度吻合。而且全世界各地接連出現的證據和資料都能證明傑林斯基才是那個“正確的人”。難道是拉維茨“盜竊”了傑林斯基的故事?很顯然,並不是這樣,因為傑林斯基回憶起來了一個細節:曾經有一個叫做羅納德·唐寧的英國記者採訪過他,與其詳談了很多發生在集中營以及路上的故事,而他又是拉維茨回憶錄的代筆人。很明顯,唐寧把傑林斯基的故事安插在了拉維茨身上,為世界造出來了偉大的“歷史”。真相大白之後,威爾更加確定了要把《漫漫長路》搬上銀幕的想法,他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故事,表明了人類的非凡。這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值得我去為它拍一部電影。”
3.大腕班底
拍攝這么一部穿越了西伯利亞、蒙古、戈壁灘、喜馬拉雅山和印度“公路電影”,難度之大,可以想見。除去自然的難度,另一方面還有演員表演上的難度。所以,對於彼得·威爾而言,為影片找到一群合適的演員,是當務之急。
威爾最先找到的是曾經和他在《楚門的世界》里有過合作的艾德·哈里斯。對於這次合作,哈里斯可謂是望眼欲穿。他說:“自從《楚門的世界》之後,我就一直嚮往能再和威爾合作一部電影。因為他是一個有著獨特藝術創作力的導演,不管是什麼樣的角色,只要他開口,我就願意去扮演。我第一看劇本,就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劇本。只是當時我覺得史密斯這個人物和我以往所扮演的形象差距有點大。但是威爾還是一直鼓勵我說,要我自己去體會人物當時的環境和情緒。其實,威爾在片場一直就是這么教導演員的。因為我扮演的是一個在蘇聯的美國人,所以我找來了一些關於在1930年移居蘇聯的美國人的紀錄片和書籍學歷。這是一段歷史,也是一段國家之間的交流。看過這些書籍之後,我開始理解影片中的史密斯,並且能去塑造這個角色了。”
隨後,英倫群島上的吉姆·斯特吉斯西爾莎·羅南和柯林·法瑞爾也加入到了影片的演員陣容中來。法瑞爾說:“能和威爾合作絕對是一次美好的體驗,他是一個有著充足經驗的老前輩,我是他的一個冬粉。我先是和威爾見了一面,然後才讀到的劇本。讀完劇本之後,我便決定要參演這部電影,雖然我不是主角,但是我覺得在路上逃亡的那些人實際上是一類人的代表。他們都在尋找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本身,一路上,大家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成長。我扮演的瓦爾卡是一個很絕望的人,換句話說,他是前後轉變最大的人,因為從他經歷了從絕望到希望的轉變。於我來說,能扮演這樣的角色,是一件幸事。”愛爾蘭蘿莉西爾莎·羅南在影片中扮演了幾乎是唯一的女性角色,一個波蘭孤兒,愛蓮娜。談起影片的拍攝,羅南表示說,這是一次有趣的體驗。她說:“很有趣,幾乎所有的鏡頭都很好玩,尤其是那個我在冰面上跑步的鏡頭,是整部影片裡拍攝得最為輕鬆也是最為好玩的鏡頭了。另外,我在俄羅斯工作了一段時間。那裡非常美,我很喜歡那個國家。”
4.花絮
·影片的拍攝著作權一開始被演員勞倫斯·哈維購買到,但此後這個著作權被易主多次,最終被交到彼得·威爾的手上開拍。
·影片根據波蘭軍官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回憶錄改編。這本名為《漫漫長路:追尋自由的真實故事》(The Long Walk:The True Story of a Trek to Freedom)回憶錄出版於1956年。它並非由拉維茨親自撰寫,而是由英國記者羅納德·唐寧代筆的。
·《漫漫長路》被翻譯成了25種文字,全世界銷量高達50萬冊。
·2006年,BBC曾經就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逃亡故事拍攝過一部紀錄片。
·雖然有諸多大腕參演,並且影片在多個國家取景拍攝,但是《回來的路》的成本只有2900萬美元,拍攝周期也只有4個月。
·西爾莎·羅南在片場度過了自己16歲的生日。
·影片在保加利亞、摩洛哥和印度取景拍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