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重力理論

亞里士多德重力理論基於於與物體運動之間的關係。他認為,物體的運動速度和其所受外界的合力是成正比,和物體所在運動介質的粘度成反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里士多德重力理論
  • 外文名:Aristotle's theory of gravity
  • 領域:物理
對於物體運動的觀點,對於重力的觀點,黏度,

對於物體運動的觀點

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的運動速度和其所受外界的合力是成正比(或者是該物體所受的自己本身的重力),並且和物體運動介質的粘度成反比。也就是說運動介質越稀薄,物體的運動速度就越快。

對於重力的觀點

根據自己的運動理論,亞里士多德提出在真空中,運動的物體可以具有無限的速度。所以他認為,存在於真空周圍的物體,會立即填充進來。然而,在天文學中,根據對人類所在星系的觀察,事實則是恰恰相反:真空周圍的物體往往因為外界物質的引力而遠離真空(宇宙環境中,即為周圍天體對其的引力),也就是說,離開真空的中心越遠,其所受的引力反而越弱。

黏度

黏度(英語:Viscosity),是黏性的程度,是材料的首要功能,也稱動力粘度、粘(滯)性係數、內摩擦係數。不同物質的黏度不同,例如在常溫(20℃)及常壓下,空氣的黏度為0.018mPa·s(10^-5),汽油為0.65mPa·s,水為1 mPa·s,血液(37℃)為4~15mPa·s,橄欖油為10mPa·s,蓖麻油為10mPa·s,蜂蜜為10mPa·s,焦油為10mPa·s,瀝青為10mPa·s,等等。最普通的液體黏度大致在1~1000 m Pa·s,氣體的黏度大致在1~10μPa·s。糊狀物、凝膠、乳液和其他複雜的液體就不好說了。一些像黃油或人造黃油的脂肪很黏,更像軟的固體,而不是流動液體。
瀝青的粘度大約是水粘度的2300億(2.3×10)倍.
黏滯力是流體受到剪應力變形或拉伸應力時所產生的阻力。在日常生活方面,黏滯像是“黏稠度”或“流體內的摩擦力”。因此,水是“稀薄”的,具有較低的黏滯力,而蜂蜜是“濃稠”的,具有較高的黏滯力。簡單地說,黏滯力越低(黏滯係數低)的流體,流動性越佳。
黏滯力是粘性液體內部的一種流動阻力,並可能被認為是流體自身的摩擦。黏滯力主要來自分子間相互的吸引力。例如,高粘度酸性熔岩產生的火山通常為高而陡峭的錐狀火山,因為其熔岩濃稠,在其冷卻之前無法流至遠距離因而不斷向上累加;而黏滯力低的鎂鐵質熔岩將建立一個大規模、淺傾的斜盾狀火山。所有真正的流體(除超流體)有一定的抗壓力,因此有粘性。
沒有阻力對抗剪剪應力的流體被稱為理想流體或無粘流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