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高原

亞美尼亞高原(ArmenianHighland)亞洲西部火山熔岩高原。橫跨土耳其、伊朗和亞美尼亞等國。主要由厄爾布爾士山脈、扎格羅斯山脈、托羅斯山脈和龐廷山匯聚而成,故又稱亞美尼亞山結,海拔4000~5000米,面積40萬平方千米。岩漿活動劇烈,多火山、地震、溫泉和間歇泉。因高山融雪而發育許多河流,並常在斷陷盆地中形成大小湖泊。較大的河有卡臘蘇河、木臘特河、阿拉斯河等。河谷為國際交通線所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亞美尼亞高原
  • 外文名稱:ArmenianHighland
  • 面積:40萬平方千米
  • 氣候條件:溫帶和亞熱帶之間
  • 橫跨國家:土耳其、伊朗和亞美尼亞
  • 平均海拔:1,500-2,000米
  • 動物種類:狼、棕熊、山貓、高加索鹿
  • 植物資源:山毛櫸樹、黃楊
  • 礦產資源:銅、錫、鐵、金、銀
地形特點,氣候特點,形成原因,動物植被,自然資源,亞美尼亞概況,亞美尼亞人,亞美尼亞語,輝煌歷史,旅遊指南,民風民俗,亞美尼亞地震,

地形特點

亞美尼亞高原由一系列熔岩覆蓋的高原組成,平均海拔1,500-2,000米,面積40萬平方千米。其北緣稱作小高加索山地。岩漿活動劇烈,多火山、地震、溫泉和間歇泉。因高山融雪而發育許多河流,並常在斷陷盆地中形成大小湖泊。最高峰為土耳其境內的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本區多深陷河谷與湖盆。為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庫拉河與阿拉斯河的發源地,有凡湖、雷扎耶湖謝萬湖等山區湖泊。較大的河有卡臘蘇河、木臘特河、阿拉斯河等。
本地區由大、小高加索平行山脈構成一個山地和低地相間排列的地形,山脈一般高2500m左右,中間為黑海裏海之間的自然通道。由於通常盛行西風氣流,因而黑海對氣候的影響大於裏海,降水量自西向東逐漸減少。

氣候特點

北高加索屬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為-4~-6℃,7月23~25℃,年降水量200~600毫米。南高加索為亞熱帶氣候,其中西部的科爾希達為亞熱帶濕潤氣候,1月平均氣溫4.5~6℃,7月23~24℃,年降水量為1200~1800毫米,迎風坡高達4000毫米;東部庫拉-阿拉克斯低地為亞熱帶乾旱氣候,1月平均氣溫1~3℃,7月25~29℃,年降水量200~400毫米。
亞美尼亞高原氣候處於溫帶亞熱帶之間,由於山脈的阻擋,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和來自南方的暖空氣都受攔截,各地氣候差異較大。低地夏季乾熱,高地夏季溫和,冬季漫長嚴寒,降水豐富。亞美尼亞人原居於本區。低地借灌溉種植果木、菸草、棉花、穀物、殼果。山區放牧。

形成原因

當基性岩漿沿裂隙或火山口溢出地面時,就形成熔岩流。固結後的熔岩,由於抗蝕力比較強,往往形成熔岩高原,如印度的德乾高原等。北部的大高加索山脈和南部的小高加索山脈是阿爾卑斯運動形成的褶皺山系,地質構造複雜,新構造運動十分強烈,多火山和地震。

動物植被

由於西亞多高原山地,也具垂直變化的高山氣候。高原地區又有高山環繞,形勢比較閉塞,加上氣候乾燥,因而形成面積廣大的內流區和無流區。
亞美尼亞高原亞美尼亞高原
複雜的地理構造在動物身上也有所反映:據紀錄,這裡的脊椎動物多達384種;哺乳動物也有幾十種,包括狼、棕熊、山貓、高加索鹿、狍、歐洲野牛、岩羚羊、水獺、豹等;目前鳥類業已達到126種,其中黑鸛、魚鷹、茶色鷹、王鷹、金鷹、短趾鷹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該地區還有17種爬行動物,海龜和蝰蛇是其中較為珍貴的品種;
亞美尼亞高原植被呈典型的垂直分布。落葉林主要生長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麓小丘上,其中包括軟毛橡樹、無梗花櫟、梨樹、歐洲栗樹、角樹和山毛櫸樹,還有尤其珍貴的紫杉及黃楊小樹林;位於海拔1,000-2,000米之間的是冷杉和各種松樹,其中70%的土地上生長著冷杉;海拔2,000米之上則主要是白樺林和楓樹林;在2,500米的森林線之上,高加索杜鵑和其他各種灌木叢占據著主要地位;海拔2,900米之上的地區終年被冰雪覆蓋。

自然資源

資源:產銅、錫、鐵、金、銀與石料,並多礦泉。主要是銅礦、銅鉬礦和多金屬礦。此外,還有硫磺大理石和采色凝灰岩等。農牧業: 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種植業主要是葡萄、菸草、甜菜以及果樹。其中葡萄和果樹栽培在農業中占有重要位置。畜牧業以養羊為主。
鐵礦鐵礦
旅遊業:近年來,旅遊業出現萎縮。至1997年11月,來亞旅遊的外國人為1.859萬人次。主要旅遊點是首都葉里溫和塞凡湖自然保護區。

亞美尼亞概況

內陸國,位於外高加索南部。全境90%多的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交界,北臨喬治亞,東臨亞塞拜然。亞熱帶高山氣候。1月平均氣溫-2~12℃;7月平均氣溫24~26℃。公元前9~前6世紀,在現亞美尼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的烏拉杜國。公元前6~3世紀,阿凱米尼得王朝和塞琉古王朝統治亞美尼亞,建立大亞美尼亞國。後兩次被土耳其和伊朗瓜分。1804~1828年,兩次俄伊戰爭以伊朗失敗告終,原被伊朗占領的東亞美尼亞併入俄羅斯。1918年5月28日,達什納克楚瓊領導建立亞美尼亞第一共和國。1920年1月29日,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1922年3月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同年12月30日作為該聯邦成員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直屬蘇聯,成為其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8月23日,亞美尼亞最高蘇維埃通過獨立宣言,改國名為“亞美尼亞共和國”。1991年9月21日亞美尼亞舉行全民公決,正式宣布獨立。
亞美尼亞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人

亞美尼亞主體民族。自稱哈伊,又稱阿爾明尼亞人。另有部分散居在喬治亞亞塞拜然美國伊朗法國黎巴嫩、土耳其、敘利亞。屬歐羅巴人種西亞類型。使用亞美尼亞語,分成許多方言,屬印歐語系亞美尼亞語族。4世紀末5世紀初由學者M.密斯羅普創製文字,經修改,一直沿用至今。信基督教,部分信天主教。亞美尼亞人自古從事農業,耕作技術落後,不久前還使用笨重木犁、用樹枝編成的耙和帶齒的鐮刀。畜牧業以飼養羊、牛、馬為主,織毯、首飾和皮革製品等手工業發達。機器製造、有色冶金、化工和食品工業發展迅速。亞美尼亞人有415.1萬人(1979年),占全蘇人口1.6%。亞美尼亞人是亞美尼亞加盟共和國的基本居民(270萬),其餘分布在喬治亞、亞塞拜然及北高加索等地。還有180萬亞美尼亞人分布在亞、非、歐、美各地。亞美尼亞語屬印歐語系亞美尼亞語族,使用公元5世紀初創製的特殊字母的文字。多數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少數信奉天主教。亞美尼亞人自稱哈伊人,其先民是高加索的土著居民,後吸收了先後遷入該地區的金梅利亞人、斯基泰人、安息人等成分。公元前7—6世紀亞美尼亞民族基本形成。亞美尼亞人先後遭到希臘馬其頓人波斯人羅馬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的侵略和壓迫。1805—1828年東亞美尼亞歸併俄國。1920年11月29日成立了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聯邦,1936年12月5日作為加盟共和國加入蘇聯。亞美尼亞人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機器製造業是工業的主要部門。
亞美尼亞人亞美尼亞人

亞美尼亞語

印歐語系中自成一支的語言。分布在亞美尼亞、喬治亞和亞塞拜然等國;土耳其和中東一些地區也有大量的使用者。亞美尼亞語是印歐語系中最古老的有文字的語言之一,其發展可分為3個時期:5~11世紀為古代期,11~17世紀為中期,17世紀以後形成近代亞美尼亞語。該語言有6個元音和30個輔音。名詞有單複數之分。語法的性已經消失。使用後置定冠詞,有7個格和8種變化。動詞有態、體、人稱和數的變化。許多詞源於伊朗語,同時也受到土耳其語的影響。古亞美尼亞語和古希臘語類似。

輝煌歷史

考古發現表明,公元前一千年,生活在高加索地區的最古老部族是辛德人和苗特人。北高加索現有民族自15世紀開始形成。蒙古韃靼人的入侵對當地民族的遷居產生了很大影響。巴爾卡爾族是在北高加索民族、阿蘭人部族以及定居在高加索山麓的保加利亞族等相互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亞美尼亞是以其民族名稱命名的國家。這個民族歷史悠久,其祖先早在公元前16-公元前15世紀時,即已分布在亞美尼亞高原地帶,在公元前7世紀開始,由烏拉爾圖人、斯基泰人、基美里人等組合而成。公元7-15世紀,先後遭受阿拉伯人、羅馬人、突厥塞爾柱人、韃靼人等的入侵;19世紀前期被沙俄征服;1920年建立蘇維埃;1922年加入聯盟;1936年成立“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9月23日宣布獨立。
亞美尼亞高原亞美尼亞高原

旅遊指南

葉里溫(Yerevan)舊澤“耶烈萬”。亞美尼亞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是世界聞名古城之一,位於拉茲丹河畔,南距土耳其邊界僅20多千米。坐落在山坡上,四周景色優美。海拔850~1300米。面積約90平方千米。人口130萬。全市共分7個區。大部分坐落在拉茲丹河左岸。市中心為亞美尼亞共和國行政機關所在地。市區周圍為肥沃的農業地帶,是水果、蔬菜的集散地。外高加索古城之一。公元前782年即建成為要塞,6世紀初首見於亞美尼亞史籍。1440年成為東亞美尼亞的行政、商業、手工業中心。1828年併入俄羅斯。1936年起為亞美尼亞首都。今為外高加索的機械工業中心,生產汽車、變壓器、移動式電站等,合成橡膠、化肥、煉鋁、建材、紡織、製鞋等工業也很重要。亞美尼亞工業的一半以上集中於此。是外高加索重要的工具機、電機生產中心,化工(橡膠、化肥)、有色金屬冶煉亦重要。建有熱電廠、數座水電站,鄰近還有核電站(裝機容量81萬千瓦),為大型動力樞紐。設有科學院、研究所和葉里溫大學,以及歷史博物館、文學和藝術博物館、植物園。
葉里溫葉里溫

民風民俗

由於高山和草原的特有地理環境,給當地居民提供了養羊的方便條件,故其居民對羊肉極為偏愛,並善於用羊肉烹製各式各樣的菜餚,其中烤羊肉串是他們最擅長的。是迎賓宴客的美味佳肴。他們宴請客人時,喝酒一般不用杯子,按他們當地的傳統習慣,以牛角裝酒,互相傳遞著喝酒來表示對客人的親近和友好。他們樂於品嘗中國菜餚,用餐除在社交場合有時使用刀叉外,一般都慣於用手抓飯吃。
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亞美尼亞人穩重, 特別富有涵養性;彬彬有禮講文明, 迎客待友心赤誠;
亞美尼亞烤肉亞美尼亞烤肉
世襲傳統母權制, 高齡婦女受尊敬;
人人愛吃羊肉串, 忌諱餐具互磕碰;
咀嚼食物厭聲響, 逢遇“十三”為不幸。

亞美尼亞地震

1988年年底,已被連續不斷的動亂困擾一年的蘇聯亞美尼亞共和國,又被新的悲劇和毀滅打擊。它的兩座城市列寧納坎和斯皮塔克在一場大規模地震後變成瓦礫堆。12月7日,巨大的震動搖憾了位於俄羅斯南部的亞美尼亞地區。四分鐘之後又發生了規模5.8級的餘震。斯皮塔克鎮被完全夷平,全鎮2萬居民大多數罹難。造成如此嚴懲破壞的地震實屬少見。在離震中48千米的亞美尼亞最大城市列寧納坎(現名居姆里,亞美尼亞第二大城市——譯註),4/5的建築物被摧毀;在附近的基洛瓦坎城,幾乎每幢建築物都倒塌了。地震發生時,人們正在辦公室或車間工作,學生們正在課堂上學習,他們中許多人未能幸免於難。從列寧納坎市的一所國小校的廢墟中一次就運出了50多具兒童的屍體,痛不欲生的家長們在這裡哭泣著尋找著自己的孩子,一些還活著的人們在瓦礫中呻吟著呼救。地震造成的嚴懲破壞遍及約1.03萬平方千米內的鄉村地區。官方公布的死亡總人數為5.5萬,而據其他方面估計,死亡人數接近10萬,50萬人無家可歸。亞美尼亞對這次災難毫無準備,建築物像紙板搭的一樣都倒塌了,也沒有合適的求援設備。在從其他地方運來器械之前,人們只能徒手進行搶救工作。全市有80%的建築物被毀,50多個村莊被摧毀殆盡,造成經濟損失100億盧布,超過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損失。蘇聯為救災出動民航飛機3752架,軍用飛機2426架次,救助人員8.2萬人。短期內收到全國捐助救災款12億盧布。外國亦捐款1億多美元,並出動286架飛機緊急運送救災物資和救援人員。在這場大災難中,已確信的死亡人數多達100,000人。98%的屍體是從廢墟下挖出來的。傷殘1.9萬人,受災人數多達100萬人。大災難的倖存者不得不在已成斷垣殘壁的家園外擠成一堆。斯皮塔克體育館外的棺材堆積成山,至少有好幾千具。前蘇聯政府和有關方面最初估計死亡人數可能達5萬或7萬,甚至10萬。但據前蘇聯《政府通報))1989年第3期公布的材料表明,人員傷亡比初步估計的要少,地震共造成24972人死亡,傷殘者為1.9萬人。從廢墟中挖出39792人,其中生者15254人,死者24538人。1988年12月7日至1989年1月31日住院治療的12082人中,治癒出院的9844人,繼續住院治療的1804人,在醫院里死去的434人。從災區轉移出118425人,其中轉移到其他共和國的有78857人。據報導,地震還在土耳其造成4人死亡,22人受傷。
亞美尼亞高原亞美尼亞高原
亞美尼亞地震亞美尼亞地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