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美村(廣東省潮安縣江東鎮下轄村)

井美村(廣東省潮安縣江東鎮下轄村)

地理位置:井美村位於江東鎮中部東側,距潮安縣城庵埠北約13.9公里。江東鎮政府駐地東2.2公里,傍於韓江東溪急水西岸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井美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潮安縣江東鎮
  • 地理位置:江東鎮中部東側
  • 人口:2202
歷史簡介,人口狀況,教育,發展,知名人士:,劉蘊沛,劉世智,

歷史簡介

自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創村。時劉氏148世祖東興公由饒平坪澳 夏校到此開基創業。劉氏宗祠“世德堂”有聯載之:“從白洲以達潮州,源遠流長無異派,本饒邑而居海邑,根深葉茂大分支”可考。
井美村原名“井尾”。創村時地處急水山尾部,且村東南面有一古井而得名。民國初期雅稱為井美。
井美村東面韓水傍流,南與龍口村而鄰,西與圓山謝厝、余厝相隔,北與溪頭洲、東洲村接壤。
歷代同村居住的還有吳、巫等姓,其中劉姓占94%,吳、巫等姓占6%,一向團結互助,和睦相處。
井美村現擁有耕地面積548畝。系洲島沖積平原,半粘質土。地勢總體上是由北向南傾斜。
井美村境內有急水山,因其形似鯉魚,又名鯉魚山,山上有明萬曆乙巳始建,丁未竣工之“三元塔”,矗立山巔。1987年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急水山有潮州府設防駐軍所建之烽火台、煙墩,已於清末年久失修而廢。塔下江中素產味道獨特,譽得海內外之“鯉魚蟲”。急水山東麓原有與潮州開元寺建築相似的“吉祥寺”,吉祥寺右後方有“魁星樓”,魁星樓前面有“江東文祠”,是江東文人集會交流文化,研討學術之所。還有清道光乙未年創“急水市”。各類鋪戶108間,其時,到此貿易者甚眾。還有“龍尾爺宮”、“水仙爺宮”,基督教堂等建築林立。但不幸的是這些名勝古蹟均俱遭日寇火劫,現唯遺基可考。

人口狀況

井美村現有居民529戶,人口為2202人,其中男為1111人,女為1091人,勞動力為1085人,自1979年以來,在外工作人員較多,遷出戶口亦多。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井美村發生了質的變化。在村北面開闢了工業區,積極招商引資,先後辦起了製衣廠、機繡廠、電腦繡廠、鞋廠、陶瓷廠、包裝印刷廠、和玩具廠等多類企業十多家,從業人員400多人,且有眾多村民外出經商、辦企業,大大促進經濟發展,村民收入大大增多,2005年人均收入為4200元,村民生活日呈善狀,衣、食、住、行不愁,盡享現代化生活,現有電話機500多部,手機一大批,新建民居寬敞明亮,裝飾精緻,配套齊全。廣播電視普及家家戶戶。
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村建立了治安隊,鑼鼓隊,少年鼓樂隊,老年人活動中心,開闢二個宣傳欄。環境衛生不斷改善。改舊廁,建公廁,成立專業衛生清潔隊,配上專業衛生人員,建立醫療衛生網路,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整修村道,美化村容。

教育

井美村的教育情況:井尾村的“老書齋”,“原名“梅蘭軒”,是村最早創辦的私塾。民國初期創辦井美國小。抗戰勝利後為江東第一中心國小,1958年創辦民辦學校。1968年併入公辦國小。1966年創辦“江東朝陽中學”(井尾農中),1984後與井美國小合併為“井美聯中”。1995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2000年井美聯中併入江東初級中學,現只辦國小。
井美村是一個僑鄉,僑居異地人數不少於本村人口,主要僑居於有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村民在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有不少立業之所。

發展

八十年代以來,眾多旅外僑胞陸續回國觀光。他們見到祖國和家鄉的變化,由衷高興。為使家鄉建設得更美好,十多年來,大襄義舉先後為家鄉修建學校、巷道、埕頭鋪蓋水泥路面,架設電燈照明等。尤其是僑居馬來西亞的劉寶良先生伉儷,1993年帶頭捐資人民幣伍拾萬元倡建一所新學校。僑胞劉清文、劉秉嵩、劉世平、劉家揚,劉禮長、劉蘊湘等及在外工作的劉仁儉也各為學校捐建多間教室。學校總投資130萬元,占地12畝,總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還有旅居深圳的村民劉義衛的朋友鄭梓通先生率先捐資人民幣拾萬元,在上級有關部門和鄉親的熱情幫助下,共籌資60多萬元,於2005年11月修築了一條長2000多米,寬5米,厚18厘米的水泥村道。在外工作的劉仁儉、劉元鑫、劉榮武、劉世安、劉浩傑、劉協盛等先生大力支持和眾鄉親的資助共籌資人民幣60萬元於2004年10月為村民鋪設自來水管道,把自來水引進家家戶戶,解決了飲水難的問題。
1949年4月-----1949年10月井美村的老書齋是中共潮安縣工作委員會駐地。老書齋位於村南面村沿,是一所老式的二層樓房,歷來是井美村的私塾學校,至今原址尚存。當時中共潮安縣工作委員會、以井美村老書齋為機關通訊駐地,開創了潮安平原革命鬥爭新局面。井美村於1993年被潮州市人民政府審定為解放戰爭游擊根據地。

知名人士:

劉蘊沛

中共黨員,革命烈士,1926年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47年入伍國民黨部隊,在解放戰爭中,部隊起義投誠。他作戰勇敢機智,榮立多項戰功。任過班長、排長、連長、軍銜中尉。解放初調往新疆邊防部隊,任邊防檢查站指導員。1957年4月,在執行任務途中,突患急病,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終年31年。邊防部隊追認劉蘊沛為革命烈士。

劉世智

又名知格,1924年生,(其父劉傳良,又名傳傑,鄉村國小老師,又是紳士。曾任國民黨潮澄饒自衛總隊急水經濟封鎖站長。1945年抗戰勝利後,任潮澄饒自衛總隊部副官。1947年往香港)。劉世智1946年在廣東省立金山中學高中畢業,由於其舅洪之政之關係,進入潮安縣政府任秘書和鑒印之職。劉世智在金山中學讀書時,便秘密參加共產黨地下工作,是金山中學的進步青年,支持我黨的革命鬥爭,保護我地下工作領導的安全,與共產黨保持密切聯繫,團結進步青年和同學,秘密蒐集國民黨縣黨部、縣政府的有關政治、軍事情報,及時轉告我地下黨。由於劉世智不懼個人安危,忠誠於黨的革命事業,使潮安黨組織和武工隊順利開展工作。解放後,黨組織派劉世智到潮安縣五區任區公安的政治指導員兼文教助理。1952年劉世智辭去區政府工作,報考大學,被山東濟南大學錄取,本科畢業後,獲理學學士學位,留校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60年回鄉探親,經政府同意其申請,帶其親屬(妻子及兒女)一同到香港居住。在港期間,任香港美國遠東公司編譯至退休。其妻子也在香港任大學教授至退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