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鼓藝術

五鼓藝術

五鼓藝術是陝西延安市洛川蹩鼓安塞腰鼓宜川胸鼓志丹扇鼓黃龍獵鼓等五種傳統民間鼓舞。民間民俗體育活動是陝西延安地區勞動人民生活智慧和生活藝術的結晶,體現出了濃厚的鄉土氣息、民間風情和民俗文化。延安的五鼓藝術,已打遍中華大地,在多次大型文體活動中屢獲大獎,並吸引了大批的國內外遊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鼓藝術
  • 內含種類:五鼓藝術
  • 歸屬:民間民俗體育活動
  • 流傳地區:陝北延安
  • 使用器具:鼓
  • 性質:民俗
特色,簡介,洛川蹩鼓,安塞腰鼓,宜川胸鼓,志丹扇鼓,黃龍獵鼓,

特色

五鼓藝術已經收到官方機構的認定,在對外宣傳和表演上正在逐步走向正規、走向全國。延安的以五鼓藝術為主的黃土民俗體育文化資源底蘊深厚、豐富多彩,民俗體育旅遊正作為一種新的旅遊趨向成為延安旅遊業發展的新亮點。

簡介

洛川蹩鼓

延安五鼓之一。表演者全系男性,服飾相同,均為古代武士裝扮。武士包頭,面插英雄花,背插靠旗,胸系大鼓,腰扎戰袍,腿紮裹腿,在舞、蹦、跳中表演出各種造型,動作粗獷、剽悍、豪放。秦漢時期,蹩鼓就已形成。洛川蹩鼓有三種風格迥異的流派,以黃章鄉現頭村為代表的"現頭派",表演時雙腳同時跳起、下落,上身後仰,動作粗獷有力。以舊縣鎮洛生村為代表的"洛生派",表演突出單跳,穩健而豪放,鼓點較緩。而永鄉的"阿寺村"派,則突出"擰擺",動作瀟灑、雋永,被稱為"文鼓"。蹩鼓的基本動作有單跳、雙跳、搓、擰擺等。造型有"白馬分鬃"、"對陣交錯"、"四進四出"、"蠍子擰尾"等等。道具以鼓為主,配以鈸鑼。表演是,鼓聲隆隆,鈸鑼齊鳴,鼓手們東蹦西跳,左沖右撲,充分表現出古代將士們拼殺搏鬥的場景。

安塞腰鼓

"延安五鼓"之一。1981年從延安梁村鄉王莊村古墓發掘出兩塊腰鼓畫像磚,人物造型、裝束同現今腰鼓舞姿吻合。經專家鑑定,為宋代墓葬,因而斷定腰鼓舞在延安至少有千年以上歷史。安塞縣素有"腰鼓之鄉"的美稱。安塞腰鼓分為兩大流派,即西河口派與真武洞派(又稱西川派和北川派)。西河口腰鼓叫文腰鼓,真武洞腰鼓叫武腰鼓。文腰鼓瀟灑、秀氣、輕鬆、優美;武腰鼓則勇猛、粗獷、豪放、激烈。表演時,男演員戎裝打扮,頭扎武士巾,身穿坎肩,腰圍戰裙,胸佩護心鏡,腿紮裹纏,腳蹬火蛋鞋。據傳,秦漢時期,駐守安塞士卒,每人除備刀槍外,還有一個腰鼓,它起著報警、傳遞軍情、助戰等作用,戰鬥勝利,士兵興奮,擊鼓以示慶祝。後因戰爭停息,腰鼓便從軍事用途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民眾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一種民俗舞蹈,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民眾性,但在擊鼓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著某些古代將士的勃勃英姿。安塞腰鼓分男女兩種角色。男性稱"踢鼓子",女性稱"拉花",起伴舞作用。表演分路鼓和場地鼓兩種。路鼓是在行進時邊走邊打的一種表演形式,由兩名傘頭領隊,後隨挎鼓子和拉花組成的舞隊。緊隨傘頭的一位挎鼓子稱"頭路鼓子",他是全隊技藝精湛的擊鼓能手,全隊的動作變換和節奏急緩,皆由他來指揮。場地鼓是指佇列到達表演地點後的表演形式,場地鼓表演中,挎鼓子盡情表演各自的技藝絕招,頭路鼓子更要單獨錦上添花表演一番。安塞腰鼓的伴奏樂器主要有大鼓、鑔、鑼和嗩吶等。民眾稱讚安塞腰鼓"式子慷慨碼子硬,鼓手有股能勁,揮手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轉身有股猛勁,跳躍有股虎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安塞腰鼓的表演藝術搬上銀幕、螢屏後,一些全國性的節慶活動競相邀請表演。1986年12月在全國民間舞蹈比賽中一舉奪得金獎。

宜川胸鼓

"延安五鼓"之一。胸鼓也稱花鼓,據傳是從山西省河津縣傳入宜川縣的,經過不斷的錘鍊、創新、改進,成為延安市民間藝術奇葩。胸鼓多在新春佳節或農閒時表演。形式分為"過路鼓"和"場地鼓"。演員人數不限,有單人獨打、雙人對打和集體群打,以群打為主。表演者扮相很有特色,身穿黑紅兩色短衣,頭扎英雄巾,戴五彩蝶,胸打英雄結,身背英雄花,胸前挎個小腰鼓,左手握鼓,右手持牛皮軟槌。表演到高潮時,技高者一人挎數鼓,站在別人肩上或抬著的扁擔上,以超人的技藝,輪番擊鼓作舞。宜川胸鼓表演的主要特點是:鼓點花而不亂,動作小巧而銜接、變換流暢,節奏起伏、對比強烈,鼓聲清脆、歡快活潑,舞姿輕盈風趣幽默,雙手擊鼓穩準狠,顫步擺頭眼傳神。表演中吸取了戲曲的一些動作,如"二起腳"、"軟腰"、"前弓後箭"等。伴奏樂器以打擊樂蘇鑼、蘇鑔為主,手鑼小鑔為輔,同時配有小嗩吶演奏,烘托氣氛。

志丹扇鼓

"延安五鼓"之一。是流傳於延安市志丹縣境內的一種民間鼓舞。鼓面為扇形,呈橢圓形,用古草板羊皮鞔在一帶柄鐵圈上製作而成,故又稱"羊皮扇鼓"。鼓下的手柄上,有三個倒鉤鐵圈,呈三角形,每個圈上又套三個公母小環,暗含三三九連環之意。傳說早在北宋時,一放牧者,甚是寂寞,無聊中將羊皮箍在一簸箕形的框上,敲擊取樂,這便是最早的扇鼓的雛形。一次野狼竄入羊群中,牧民無措中亂擊其鼓,野狼驚恐逃遁。此後,眾牧民皆效仿製作,放牧中一面禦敵,一面解悶遊藝,久而久之便產生了扇鼓舞。當地老百姓視扇鼓為通神之物,用它來驅逐邪惡與魔鬼,祈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歲歲平安,扇鼓舞便逐漸成為祭祀舞蹈。扇鼓的表演,多系獨舞,偶爾也有群舞。表演時左手執鼓,右手執一藤條,邊舞邊擊鼓面,其鼓上下晃動,鼓聲與鐵環撞擊聲渾然一體,清脆嘹亮,舞蹈動作粗獷剽悍,或奔或跳,若癲若狂,口中念念有詞,或說或唱,若吼若嘯,愈跳愈狂,愈打愈烈,可謂人助鼓力,鼓顯人威,直至驅逐了邪祟,便雙手擎鼓對天,以示勝利。扇鼓表演形式有鞔頭鼓、踢腳鼓、對峙鼓、散跑鼓等套路。

黃龍獵鼓

"延安五鼓"之一。是圍獵野獸時擊打的一種鼓。源於延安市黃龍縣白馬灘鄉一帶。相傳從黃帝時代便已產生這種民間舞蹈。表演時,演員分別扮為獵手和野獸。獵手長髮披肩,頭戴冠冕,手執花桿獵具,腳穿草鞋,赤膊露胸,腰圍金錢豹圖案的胡葉狀圍裙,斜挎虎皮圖案佩帶。鼓手們則戴虎、豹、熊、獅面具,身著獸皮,腰挎圓鼓扮作野獸。表演程式分為出巡、獸現、圍獵、慶典四個部分,原始野味頗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