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陰本因

五陰本因,教義名詞。亦稱“五陰元”。指色、受、想、行、識等“五陰”產生的根本原因。

據《首楞嚴經》卷一○,眾生本來“精神妙明,本覺圓淨”;“死生”、“塵垢”,乃至“虛空”,本無所有,“皆因妄想之所生”。故“妄想”即是“五陰”的本元。譬如“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此中所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為“色陰”本因。“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是“受陰”本因。“隨念所使,生種種緣”,由此“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是“想陰”本因。化理不住,日夜相代,眾生業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是“行陰”本因。眾生“精明湛不搖處(指真心本覺),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而眾生“現在見聞覺知”,乃串習所得,以此了知真心,則“罔象虛無”,此名“第五顛倒微細精想”,是“識陰”本因。據此總說曰:“五受陰,五妄想成。”即分別由“堅固”、“虛明”、“融通”、“幽隱”、“顛倒微細”等五種妄想,派生出色受想行識等“五受陰”:人生(五受陰)即是“妄想”的產物。參見“五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