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場環島立交

五角場環島立交

五角場環島立交(Wujiaochang Island Grade Separation),位於上海市東北部,是中國上海市境內的立交環島,也是五角場城市副中心區域的重要門戶之一。

五角場環島立交於民國16年(1927年)間動工興建,於民國18年(1929年)投入使用,時為交通環島;2003年4月進行改造工程;2005年9月15日開放通車。

五角場環島立交的環島長軸為100米,短軸為20米,其路面為環行五車道。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區位環境,設計規模,整體布局,設計理念,設計特點,設計參數,設備設施,交通換乘,運營情況,交通流量,通行事項,文化特色,榮譽表彰,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民國8年(1919年)4月,軍工路建成。
九十年代的五角場環島九十年代的五角場環島
民國10年(1921年)至民國15年(1926年),先後築成殷行路(軍工路至殷行鎮)、翔殷路(軍工路至紀念路)、淞滬路(北段從小吉浦至翔殷路,南段從控江路至今長陽路)和閘殷路(軍工路的閘北水電公司至淞滬路);其中,東西向翔殷路與南北向的淞滬路相交點,即今之五角場環島。
民國16年(1927年)7月,國民政府上海特別市政府成立,實施大上海計畫,在翔殷路以北、淞滬路以東、閘殷路以南約46.7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規劃建設新的市中心區;對道路、交通有一套完整的計畫,同時,除了市中心區內部的道路網外,為了加強對全市的聯通,拓建了翔殷路(包括今邯鄲路),辟通了淞滬路(包括今黃興路),新築了其美路(今四平路),五角場環島的五條道路相交初步形成。
民國18年(1929年)後,國民政府上海特別市政府實施《大上海計畫》,築有相交的四平路、邯鄲路、淞滬路、翔殷路、黃興路五條交通幹道,俗稱五角場。
1983年前的五角場環島1983年前的五角場環島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國民黨政府挑起內戰,不關心市政建設,五角場環島連同五條主要道路圍繞中心半千米範圍內,大多是蘆葦塘和荒墳。
1960年,鐵路何楊支線的建成,軍工路和五角場地區新建大批倉儲,五角場環島地區貨運趨於繁忙,境內的道路相應得到整治。
1983年10月,為迎接在江灣體育場召開的中國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五角場環島進行改建,直徑76米,面積5900平方米,成為終年常綠、四季花開的綠色環島,並在環島中央矗立“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不鏽鋼雕塑。
2002年的五角場環島2002年的五角場環島
1984年9月,五角場地區15.9平方千米由寶山劃入楊浦,其中包括五角場環島。
1990年,五角場環島中央設一座高37米城市雕塑,替代原不鏽鋼圓球雕塑,其名為“世紀的旋律”。
1997年,上海市政府啟動新一輪燈光建設,實施“三線兩點”燈光工程,五角場環島以中央燈光的匯聚形成特色景觀。
2000年至2005年,五角場環島的五條主幹道全部拓寬,車行道增加到16至38米。
2005年改建後的五角場環島立交2005年改建後的五角場環島立交
2003年4月,中環線五角場立交工程開工建設,五角場環島一併改造。
2004年7月,中環線配套項目五角場環島保護殼道路工程國和路(翔殷路至黃興路)道路辟通、國定路(四平路至黃興路)拓寬竣工通車。
2005年9月15日,五角場立交工程竣工,五角場環島立交開放通車。

區位環境

五角場環島立交位於上海市東北部,距上海市中心約9千米,其環島部分為五岔路口,由翔殷路、邯鄲路兩條快速路,淞滬路、黃興路、四平路三條城市主幹路相交而成,其中翔殷路至邯鄲路部分為城市中環線組成部分之一,是區域發展的東西軸;黃興路至淞滬路為城市內環線的切向放射線,是區域發展的南北軸;四平路是市區骨架路網“三縱三橫”中三縱東線。交叉口的西側、南側是國定路和國定東路,東側是國和路,北側是政通路。
五角場環島立交位於上海市東北部五角場環島立交位於上海市東北部

設計規模

整體布局

五角場環島立交分為四層,第一層為下穿下沉式廣場的黃興路至淞瀘路車行道;第二層為橢圓形下沉式廣場;第三層為環島交方式的地面道路;第四層為從下沉式廣場上方通過的中環主線邯鄲路至翔殷路的高架道路。

設計理念

五角場環島立交的中環線建築為金屬橢球體,形象脫胎於中國傳統的繪紅彩蛋,藉助其孵化、育孕、誕生的概念,象徵楊浦知識創新區的未來充滿生機和活力。
五角場環島立交的金屬橢球體五角場環島立交的金屬橢球體

設計特點

五角場環島立交中環線上的橢圓形建築主體為輕鋼結構,外皮為玻璃與鋁板,外觀以模數化陣列排布,虛實相通,頂部比例做漸變式鏤空處理,部分鋁板表面噴有夜觀金屬漆,極具視覺衝擊力。
五角場環島立交的橢圓形廣場內設有人行地道 ,以行人從各自路段引入下沉式廣場方式,取代人流在地面的穿越, 以解決人車干擾問題。

設計參數

五角場環島立交中黃興路至淞瀘路車行道為雙向四車道,寬21米;橢圓形下沉式廣場深4米,面積約6000多平方米。道路環島長軸為100米,短軸為20米,環島路面為環行五車道,標高4.10米,總寬為20米。上海中環線上的橢圓體長106.8米,寬48.8米,高15.8米,中間拱梁頂部最高處距橋面10.4米;高架橋為雙向八車道,橫斷面寬度30.5米。
五角場環島立交車流夜景圖五角場環島立交車流夜景圖

設備設施

  • 交通設施
截至2018年2月,五角場環島立交設有電子警察等交通設備,對違規的車輛及非機動車輛進行抓拍記錄。

交通換乘

  • 軌道交通
據2019年8月南京捷運官網顯示,途經五角場環島立交的捷運線路有:
軌道交通線路
途徑站點
運營時間
五角場站
05:25至00:47
參考資料:
  • 公交線路
據2019年8月上海公共運輸官網顯示,五角場環島立交共設5個公交站點,其公交線路分布具體如下:

運營情況

交通流量

  • 人口流量
1991年,五角場環島的人口流量為30萬人·次/日。
1992年,五角場環島的人口流量為40萬人·次/日。
2000年,五角場環島的人口流量為60萬人·次/日。
  • 車輛流量
2000年,五角場環島的車流量達到3.3萬輛車·次/日。
2008年,五角場環島的車流量達18萬輛車·次/日。

通行事項

2016年7月起,貨運車輛禁止駛入五角場核心區的時間由7時至20時延長為7時至22時,五角場環島立交包括其中。
截至2018年2月,淞滬路近五角場環島立交段禁止非機動車通行。

文化特色

  • 文明建設
1999年8月,五角場環島被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列入上海市十二個“市文明示範標誌區域”之一,開展創建活動。
  • 環島廣場
2006年5月1日,五角場環島的下沉式廣場(又稱:五角場環島廣場)投入使用,該廣場集景觀、綠化、休閒、交通於一體,為五角場環島周圍商業設施的聯繫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五角場的商業因此呈現出發展潛力和空間。
五角場環島廣場五角場環島廣場

榮譽表彰

1992年,五角場環島被首批評為市文明交通集散點。
2000年,五角場環島被命名為上海市文明示範標誌區域。

價值意義

五角場環島立交工程體現了“人、環境、交通、發展”互相交融的理念,形成以人為本,注重人與自然協調的氛圍,不僅具有良好的交通功能,還有優美的景觀環境,下沉式廣場為環島周圍商業設施的聯繫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五角場商業也將因此呈現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更能突現五角場今後發展成為城市副中心和市級商業中心的的“龍頭”地位。(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