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湖古城遺址

二龍湖古城遺址

二龍湖古城遺址位於吉林省梨樹縣石嶺鄉二龍山村北崴子屯,是戰國晚期的燕國北部邊城,距今2300多年。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積約35000餘平方米。城牆由黃土夾砂石堆砌而成。有角樓和翁城,城內北部正中有夯土高台。城址內出土有戰國時期的鐵鑊、鐵質馬具,銅箭頭及陶釜、罐、尊等器物,還有繩紋的板瓦和筒瓦等建築構件。陶器的特點具有較明顯的戰國時期燕文化的風格特徵,對研究戰國時期燕文化與東北地區的密切關係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龍湖古城遺址
  • 地點:吉林省梨樹縣石嶺鄉
  • 面積:35000餘平方米
  • 形狀:呈正方形
  • 風格:戰國時期燕文化
  • 審批單位:國務院
  • 所在地:通化
  • 類別:旅遊景點
  • 所屬國家:中國
地理位置,古城建築,文物價值,歷史意義,級別批次,古城規格,發現過程,挖掘歷程,古城現狀,古城建築特點,出土器具,遺址調查,重要影響,文物保護,

地理位置

戰國時期城址。位於梨樹縣石嶺鄉二龍山村北1.5公里崗阜上,被半月形吉林哈達嶺余脈環抱。

古城建築

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積約35000餘平方米。城牆由黃土夾砂石堆砌而成。有角樓和翁城,城內北部正中有夯土高台。城址內出土有戰國時期的鐵鑊、鐵質馬具,銅箭頭及陶釜、罐、尊等器物,還有繩紋的板瓦和筒瓦等建築構件。

文物價值

陶器的特點具有較明顯的戰國時期燕文化的風格特徵,對研究戰國時期燕文化與東北地區的密切關係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歷史意義

該遺址是目前所知中國東北地區受燕文化影響最北的城址。這個古城遺址的發掘,對研究當地和吉林省古代社會的經濟狀況、物質文化面貌及復原當地和吉林省沒有文字記載的古代歷史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級別批次

2001年0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古城規格

城址平面呈方形,為南偏西3 0度。城垣系土石堆築,周長750米。城址西北部被破壞,其餘部分尚存城垣。北牆長185米,殘存東端的76米。東牆長193米,南牆長183米。南牆正中有一門址,城牆現存高度l~3.5米,基寬12~15米,上寬l~3米。出土遺物有繩紋泥質灰陶片、夾砂紅褐陶片、鐵鐮、馬鑣、銅鏃、泥質灰陶豆、瓦、瓦當等。

發現過程

這座古城遺址的 最初發現年代是在1983年。當時吉林省正在大規模開展文物普查工作,工作人員在距離此地10公里遠處考察一座清代修 建的赫爾蘇古城時,一些村的人們向其反映這裡有一個三面被大土牆包圍著的大院子,可能也是個文物。考古人員立即趕到這 里,發現這三個大土牆就是用磚土夯起的古城牆,距離地面約有三四米高。考古人員立即對此進行了簡單的考察和試驗性挖掘 ,並初步推斷這座古城為五邊形。根據目測和步測,這座古城周長為730米左右,而古城所建的年代應在金、唐、宋時期。 很快此處被列為梨樹縣文物保護單位。因城址坐落在當地二龍湖水庫大壩南面山頭之上,古城被定名為二龍湖古城遺址。

挖掘歷程

1985年,一個頗具規模的啤酒廠在二龍湖古城遺址內破土動工,施工人員在挖地基時發現了大量的已經破碎的瓦 片。恰好某部隊的一位營參謀長也在附近施工,他對這些瓦片很感興趣,便收集了一部分。同年,這位營參謀長轉業後被分配 到四平市文物管理部門,他將這些支離破碎的瓦片交給了在這裡實習的吉林大學的教授。他們經過研究後表示,這些碎瓦片年 代相當久遠,很有歷史價值。
1986年春天,一批專家在古城遺址進行了第二次試驗性挖掘,並清理出一個灰坑(垃圾場) ,在其中找到了陶、瓮、鐮刀等器具。經過吉林大學著名文物專家李雲教授認定,這些文物確切的年代應為戰國晚期。
1986年秋,啤酒廠在擴建過程中又相繼出土了一些珍貴文物,這些極具研究價值的文物引起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 的高度重視。

古城現狀

二龍湖古城遺址中至今仍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城牆,這座由磚土夯起的土城牆原來有數米高,但由於千年風雨的侵蝕,現在不過二三米,牆 頭上也長滿了雜草,曾經繁華一時的古城如今卻頗為荒涼。即便如此,依然能在土城牆的牆體上清楚地看到當年民工修築 時,用力夯牆而留下的一塊塊長方形印記。
二龍湖二龍湖
在古城遺址的西南角,是一處已被考古人員認定的整個古城惟一一個城門的遺址,這裡已看不出絲毫古城門的跡 象,只是一個被亂草填滿的大缺口,現在已成為一戶村人院子的一角。整個古城只有一個城門確實很少見,這也是工作人員正在研究的課題之一。
二龍湖古城遺址保存最完好的古城牆高達4.7米,它基本能夠體現當年古城牆的原貌,很有研究價值。而通過採用一些測量工具進行推算後,認為當年這座古城並不是最開始認定的五邊行,而是接近於正方形,它的周長也被擴大為800米,應該說這是一個面積達到數萬平方米的古城遺址。對於城牆上下寬度,工作人員得出的數據是底部地基寬為18—20米,上部寬為3—4米,這樣 的古城牆對於防禦外敵是很有幫助的。
現存的古城牆斷斷續續只有兩面多一點,與1983年時相比又缺損了一部分。由於附近居民人口不斷增加,住房、占地、修路與文物保護時時發生衝突,很多村民不能按照文物保護的相關條例保護古城牆。 很多村民在建房時緊貼著城牆,更有甚者直接將古城牆推倒,在遺址內建房;近幾年,陸續開始的修路工程也將一部分城牆拆 毀,這些都使得本已歷經千年滄桑的古城牆雪上加霜、滿目瘡痍,實在令人痛心。

古城建築特點

本可以看到的城牆雖已遭到破壞,不過埋藏在地下的相當一部分遺蹟仍可以向我們述說千年前城內居民的生活狀況。 在這座占地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的古城內,工作人員已經將古城東南角3200平方米麵積的遺址挖掘整理完畢,並從其中清理 出14座民房的殘跡。在一個個已被工作人員整理過的遺址現場,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幾處當年居民生活的房子的遺蹟,因為他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屋內都有一個高出地面的灶台。通過斷開的地基可以看到房子的門朝向正南方。這是一個非常簡陋而且低矮 的小房子,地面並沒有經過防潮處理,而且很不平正;房頂是兩坡水式結構,四面有立柱,完全看不到磚瓦、都是土泥牆;在 屋子的左側有一個略微高出地面的灶台,比在農村所用的灶台小很多,牆角還有一個存水用的瓮,屋內擺設僅此而已。在整理出的14處民房殘跡中,基本機構、屋內擺設大體如上所述,其中面積最大的40平方米,最小的20 平方米。

出土器具

儘管生活在二龍湖古城遺址的居民住房條件並不算好,但是他們的生活用品確是極大豐富,我們從考古現場發掘出來 的各種器具中便可略知一二。在由工作人員臨時設定的一個小型展室內,我們大開眼界,這些從地下挖出的當時居民生活、生產工具品種極多。其中出土的一件叫甑的器具,作用其實很簡單,相當於我們現在使用的籠屜 ,蒸東西用的,屬於當時的生活用品。和甑同時出土的還有包括罐、盆、缽等,他們各有用處,大多是用泥沙燒制而成。
此外,在二龍湖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生產用具,如鐮、鋤、鎬它們大多被用來耕種時使用。更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在發 掘的工具中還出現了鑿子、錛子等木工工具和相當精緻的漁鉤、網錐等。據介紹,這些工具大多使用於戰國時期,在當時少數 民族聚居地帶的使用相當大的程度上促進了當地農業、漁業的發展。
在一系列挖掘過程中,二龍湖古城遺址共出土各類文物及碎片800餘件,其中鐵器300多件,目前已近 恢復原狀的陶器60餘件。

遺址調查

根據史料調查認為,在這座城的中部有一個相當規模的用土夯起 的台基,很大、很平,推算是一個或一組大建築。考古人員準備在近年的大規模挖掘中將其作為重點。如果這座台基確實存在 ,應該是一個官衙所在地,而不是普通的民宅,它將是這座二龍湖古城遺址在當時級別的顯現。
據記載戰國時期的燕、趙等國在邊遠的城市都設定過縣城,他們的規模都可以通過其官衙的大小來確定。古城遺址中台基的挖掘將成為古城挖掘的又一看點。
此外,根據二龍湖古城遺址的地理位置來看,古城背依當地的大黑山,俯視東遼河,作用主要是軍事性的,是燕國北方五郡控制東北土著民族的前哨陣地。

重要影響

根據目前已進行的對二龍湖古城遺址的挖掘,從其城內外出土的文物來看,古城的年代、規模和範圍基本確定,現已 被確認為吉林省境內年代最早的古城之一。
有關專家認為,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的東周列國逐漸兼併成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除了彼此之間的征戰 ,秦、趙、燕、楚等也常和周邊的少數民族用兵。當時東北的遼西一帶為東胡,燕胡之間屢有戰爭,這在《史記·匈奴傳》中有記載。於是,燕設北方五郡修長城,抵抗胡人進犯。有關燕長城的記載從遼寧阜新進入遼寧省後的走向未經 實地踏查,但史學家一般認為在經彰武、法庫、開原、新賓到達寬甸。但此次發現燕代的古城說明,燕統治時其勢力範圍已達 到現吉林省境內,足以控制東遼河中游地區,它把燕國的北部疆域向北推進了一百多公里,也把漢人對東北腹地的開發推前到了公元前三世紀,其意義非常深遠,甚至影響了燕史的修訂。

文物保護

1988年,古城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二龍湖古城遺址已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文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