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節

二號節

每年2月22號的2號節是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東南亞一帶華人廣為慶祝的非傳統節日,又稱為"Twins Festival"。 慶祝通常包括,大型雙胞胎遊行,闔家慶祝,吃油條以及二號節手勢等。不過,因為不是傳統節日,所以主要在年輕人當中比較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號節
  • 英文名:Two Day
  • 節日時間:2月22日
  • 節日類型:非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馬來亞半島、東南亞華人
  • 節日活動:遊行、慶典等
  • 節日飲食:油條、娘惹糕等
  • 節日意義:慶祝成雙的節日
起源,節日食品,節日習俗,雙胞胎遊行,二號節手勢,節日禁忌,

起源

1985年正好是新馬建交二十周年,新馬一帶的人民都沉醉在歡慶的氣氛當中。那年的華人農曆春節大年初二也恰好的落在陽曆二月二十二日。 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新加坡總理便提議把二月二十二日定為二號節。
馬來西亞國會總理也被告知這一想法。這一項建議在1月29日(星期二)得到新加坡國會的一致通過。在同年2月5日(星期二),馬國國會也通過了這項動議。

節日食品

二號節,正如他的名字所說,主要是為了慶祝,成雙成對的東西。東南亞的華人於是選擇了成雙成對出現的油條,品作為節日食品。這個和元宵節吃湯圓有類似的意識。
油條是油炸類麵食。通常由兩條麵條和在一起然後稍作旋轉,下鍋炸至金黃之後食用。東南亞的油條通常是在小販中心和食閣銷售。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會早起去小販中心排隊,爭取買到第一鍋油條。而這一天出售的油條廚師也會根據要求把油條多繞幾圈,形成螺旋結構。當地人給這種結構的油條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叫做"Twister Fries".
由於是非傳統節日,所以除了油條以外也有很多其他的節日食品,比如娘惹糕,沙爹(Satay), 雙層印度飛餅(Double Deck roti Prata)等。

節日習俗

雙胞胎遊行

像很多歐洲的非傳統節日一樣,二號節的一大看點就是當日的遊行。為了表達對二的慶祝,當地人會舉辦盛大的雙胞胎遊行(Twins Parade). 雙胞胎在當日會盛裝出行,然後會舉行不同年齡組的雙胞胎選美活動(Twins pageant contest).
二號節
獲得優勝的雙胞胎父母將獲得所有人的祝福。同時主持人會給每位參賽的雙胞胎兩個橘子,雙胞胎需要把橘子轉送給他們的父母。因為在東南亞,橘子是財富的代表。

二號節手勢

在1985年二號節剛剛創立的時候,只提出了雙胞胎遊行提案。翌年,由於前一年二號節的巨大成功,人們決定給二號節一個標誌,也就是二號節手勢。當時決定把勝利的“V”字形手勢,也就是現在所為的剪刀手作為節日標誌手勢。2000年之前,慶祝二號節的人群都會擺出二號節的手勢拍照。在2000年之後,由於剪刀手的流行,V字形手勢逐漸落伍,也漸漸被人淡忘。

節日禁忌

雖然沒有特殊的提到,但是年輕人根據二號節的起源都儘量避免在二號節當天獨處。而且因為2月22日是情人節後一個禮拜,所以很多年輕人也以二號節為藉口約心儀的姑娘一起出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