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葉獐牙菜

二葉獐牙菜

二葉獐牙菜(學名:Swertia bifolia Batal.)是龍膽科獐牙菜屬下的植物。葉片矩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1.5-6厘米,寬0.7-3厘米,先端鈍或鈍圓,基部楔形,漸狹成柄,葉脈3-7條,於下面明顯突起,有時3-5條於頂端略聯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區別,變種,

形態特徵

植株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具短根莖。鬚根黑褐色。莖直立,有時帶紫紅色,近圓形,具條棱,不分枝,基部被黑褐色枯老葉柄。基生葉1-2對,具柄,葉片矩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1.5-6厘米,寬0.7-3厘米,先端鈍或鈍圓,基部楔形,漸狹成柄,葉脈3-7條,於下面明顯突起,有時3-5條於頂端略聯結,葉柄細,扁平,長2.5-4厘米,基部連合;莖中部無葉;最上部葉常2-3對,無柄,苞葉狀,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7-18毫米,寬4-6毫米,常短於花梗,葉脈1-3條。簡單或復聚傘花序具2-8(13)花;花梗直立或斜伸,有時帶藍紫色,不等長,長0.5-5.5厘米;花5數,直徑1.5-2厘米,花萼有時帶藍色,長為花冠的1/2-2/3,裂片略不整齊,披針形或卵形,長8-11毫米,先端漸尖,背面有細而明顯的3-5脈;花冠藍色或深藍色,裂片橢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一般長1.5-2厘米,有時長達3厘米,寬0.5-0.8厘米,先端鈍,全緣或有時邊緣齧蝕形,基部有2個腺窩,腺窩基部囊狀,頂端具長3.5-4毫米的柔毛狀流蘇;花絲線形,長9-11毫米,基部背面具流蘇狀短毛,花葯藍色,狹矩圓形,長2.5-3毫米;子房無柄,披針形,長6-8毫米,先端漸尖,花柱不明顯,柱頭小,2裂。蒴果無柄,披針形,與宿存的花冠等長或有時稍長,先端外露;種子多數,褐色,矩圓形,長1.2-1.5毫米,無翅,具縱皺摺。花果期7-9月。
二葉獐牙菜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850-4300米的高山草甸、灌叢草甸、沼澤草甸、林下。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北部、青海、甘肅南部、陝西(太白山)。

本種區別

本種分布廣,植株多變異。花冠有時深藍色,有時淺藍色,裂片5,偶有6,長不足1厘米或長達3厘米等。因此,以頂花6數,側花5數為特徵的 S. heterantha Ling實則是本種的奇態。根據花序密集近頭狀而命名的S. subspeciosa Burk. 顯然是本種初花期的類型,因此予以歸併。

變種

少花二葉獐牙菜(變種)
本變種以花單生或2朵、花冠淺藍色與原變種相區別。
分布於中國西藏東南部。生長於海拔4200-4500米的草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