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莓

二花莓

二花莓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薔薇目,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植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分布,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高1-3米;枝紫褐色至棕褐色,巴元犁無毛,具白粉霜,疏生粗壯鉤狀皮刺立戲婆。小葉常3枚,稀5枚,長2.5-5厘米,寬1.5-4厘米,頂生小葉寬卵形或近圓形,側生小葉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上面伏生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絨毛,沿中脈有極稀疏小皮刺,邊緣具不整齊粗鋸齒或重鋸齒,頂生小葉邊緣常3裂;葉柄長2-4厘米,頂生小葉柄長1-2.5厘米,側生小葉近無柄,均無毛或位於側生小枝基部之葉柄具疏柔毛和疏腺毛,疏生小皮刺;托葉狹披針形,常具柔毛和少數腺毛,位於側生小枝基部之託葉,其邊緣具稀疏腺毛。花2-8朵,生於側生小枝頂端的花較多,常4-8朵簇生或成傘房狀花序,腋生者花較少,通常2-3朵簇生;花梗長2-3厘米,無毛,疏生小皮刺;苞片線形或狹披針形,常無毛,稀有疏柔毛;花直徑1.5-2厘米;花萼外面無毛;萼片寬卵形或圓卵形,寬5-7毫米,頂端急尖並具針狀短尖頭,在花時直立開展,果時包於果實;花瓣近圓形,白色,直徑7-8毫米,比萼片長得多;花絲線形或基部稍寬;花柱基部及子房頂部密被白色絨毛。果實球形,包於萼內,直徑1-1.5(2)厘米,黃色,無毛,或頂端常有具絨毛的殘存花柱;核擔刪櫃謎腎形,具細密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物學特性

二花莓為良白和多年生灌木,其地上部分由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組成,地下部分由根狀莖、基生芽和側生不定根組成。每年春天,二年生枝(越冬前的一年生枝)的腋芽萌發,長成10-20 cm長的結果枝,開花結果。果實成熟後二年生枝連同結果枝逐漸枯死,而地下基生芽萌髮長成當年的一年生枝,越冬後即為翌年的二年生枝(結果母枝),依次往復。二花莓的根系發達,是多年生的;而枝梢是兩年生的,其上著生稀疏倒鉤刺,匍匐延伸生長,形成較大的灌叢。二花莓植株容易繁殖,壓條和扦插均能生根,一般定植後第一年即可開花結果,3-4年進入盛果期蒸潤,經濟壽命可達一年之久。在自然野生狀態下,二花莓垂直分布在海拔1500-3500m的山谷河邊和山地雜木林內,喜光、耐旱、耐澇、抗寒,在土質肥沃的向陽處常見成片分布。由於二花莓繁殖快,根系發達,固土性能好,因此,是一種理想的環境綠化和水土保持植物。

分布

生山道束嫌谷河邊或山地雜木林內。產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雄精主雄、印度東北部、克什米爾地區也有分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