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聖殿

二聖殿

二聖殿,寺廟名稱,本詞條介紹我國三座叫二聖殿的寺廟,分別是安徽九華山二聖殿、四川皇澤寺二聖殿和浙江衢山島二聖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華山二聖殿
  • 地理位置:安徽九華山北麓
  • 占地面積:不詳
  • 始建:唐代
九華山二聖殿,位置概況,歷史演變,有關傳說,旅遊指南,皇澤寺二聖殿,衢山島二聖殿,

九華山二聖殿

位置概況

二聖殿位於安徽九華山北麓(今青陽縣九華鄉二聖村境內),古為由北面登山之孔道。是安徽省重點寺院。
二聖殿是一幢江南明代民宅式的建築,坐西朝東。殿門面臨上山古道和五溪至九華街公路。龍潭溪從東南而來,繞寺而過,環境幽雅。今住持僧覺益。過去一些善男信女到九華山朝拜,見廟燒香,見菩薩磕頭。二聖殿是他們朝拜的起點。
二聖殿大殿3開間,高11米、長13米、寬9米,建築面積117平方米。內供二聖像為1989年重塑,頭戴烏紗,身穿朝服,腰束玉帶,足蹬粉底朝靴。身高2米,面龐豐潤,黑色的三綹鬍鬚齊胸,兩眼炯炯有神。大殿後的二、三進為2層樓寮房,中有四落水天井。第二進樓下供觀音塑像,樓上供地藏塑像。寮房後為齋堂。全殿建築面積為744平方米。

歷史演變

二聖殿始建於唐代。據清光緒《青陽縣誌》卷一載:二聖殿,初名“二聖廟”,又名“九華廟”。“相傳唐時新羅國金地藏(即金喬覺)飛錫駐紮九華,二臣昭佑、昭普追返國不遂,因築室在此修練。後合都立廟塑像,恢其舊址。”又據民國27年《九華山志》載:“二聖者,相傳為金地藏之二舅,自新羅國尋金地藏至此者。”
二聖殿重建於明代,一直為鄉民祭禱之所。清末,比丘尼能芳、有緣相繼維修,恢復舊制。1912~1932年,比丘尼慈德、妙香先後住持,募建中興。1936~1942年,住持僧悟月、朗然。1948年住持僧法華。1984年12月3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寺院(含龍池庵等30座寺院)。1985年九華山管理處重修大殿。1988~1999年,住持僧覺如進行全面維修。今住持僧果成。
殿里供奉的“二聖”,頭戴烏紗,身穿朝服,腰束玉帶,足蹬粉底朝靴。身高七尺,面龐豐潤,黑色的三絡鬍鬚齊胸,明亮的兩隻眼睛炯炯有神。兩尊金色塑像酷似孿生兄弟。這裡所謂“二聖”,其實僅是金喬覺的兩位舅父。既非通常儒家所稱的周公、孔子二聖,亦非民間傳說的神話人物“和合二仙”二聖。

有關傳說

這裡有一個傳說。金喬覺是新羅國王室貴族,他的舅父自然也屬名門望族,但不詳其姓名。金喬覺在九華深山苦修,創建佛寺,聲名遠揚後,新羅國僧人紛紛前來,拜他為師,一時徒弟劇增。但山中生活很清苦,金喬覺曾以白土摻米煮食度日。高堂老母痛兒心碎,請其兩位舅父跋涉來山看望。兩個舅父受外甥金喬覺影響,住在九華山不走了。
後因他倆觸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5條戒律,被金喬覺攆下山去。後人為紀念金喬覺兩個舅舅的九華山之行,在山腳下為他倆立廟祭祀,供食葷素不拘。過去,在皖南一些地方流傳一種“二聖會”的集會。即夏曆七月三十日做“地藏會”,焚香、誦經,參加者出錢辦素齋聚餐。翌日,即夏曆八月初一辦“二聖會”,祭祀金喬覺的兩個舅舅,供席有葷有酒,參加者同樣焚香禮拜,聚餐時則是大酒大肉了,這與佛教徒的“盂蘭盆會”、“觀音會”等迥然不同的風景。

旅遊指南

交通
到九華山旅遊非常方便,上海、杭州、合肥、南京、蕪湖、銅陵、九華山和貴池等都有旅遊車往來其間,令遊人滿意。
鐵路:離九華山最近的火車站是銅陵站,距離九華街 92公里,約2小時車程。銅陵有始發上海、南京、杭州方向的列車。 從上海前往九華山,可乘T702次特級列車,7:00發車,9:57途經南京,13:15抵達銅陵
水運:九華山距離長江航線上的池州港53公里、銅陵港92公里。上海、南京來客可在銅陵港上岸,重慶、武漢、九江來客可在池州港上岸。
汽車:池州到九華山,旺季(7、8月)時有直達班車,平時可乘往青陽方向的班車在五溪下車(32公里車程,票價6元,1小時可到),在此轉中巴車上山(22公里盤山路,票價4元)
公車:銅陵、貴池與九華山之間每小時有一班公車對開。九華山景區內,從九華街至閔園,也有旅遊班車往返。各遊覽線路都有人力轎來回接送。
特色美食
九華山的飲食以素食為主,九華素菜久負盛名,其中最著名是出自九華山的石耳、竹筍、太耳等素補佳品。九華山素齋除廟棧供應外,最有特色的要數“佛香齋素菜館”了。這裡的名菜有“九華三耳”(木耳、石耳、銀耳)、“天台雙冬”、“紅燒石雞”、“清蒸甲魚”、“串烤跑兔”、“炒野雞”、“清蒸山鳳凰”、“佛山冰球”等,這些素菜主要以豆類等蔬菜為原料,佐以天然野生植物松仁、核桃、石耳、黃精,百合、筍、銀杏等做成。二聖殿特色購物 九華雲霧茶、黃精、天竺筷、紙扇等。以山筍、冬菇、野菜 為原料做的"九華素食",很受遊客歡迎。

皇澤寺二聖殿

二聖殿位於四川廣元市皇澤寺景區內,因殿內供奉唐朝唐高宗和武則天,故稱二聖殿。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李治在當太子時就與父親(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則天有染,即位後,他迫不及待地想立武則天為皇后,但遭到一幫大臣的極力反對。李勣(徐茂功)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終於令他在655年廢掉王皇后,改立武氏為後。顯慶(656—661)末年,高宗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皇后武則天得以逐漸掌握朝政,朝廷內外稱他們為“二聖”。從此,武則天成為掌握實權的統治者,高宗則處於大權旁落的地位。史書記載說:“麟德元年(664)後,每次上朝議事,帝坐於東間,後坐於西間,政無大小,皆於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殺生,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現象,充分顯示了武則天卓越的政治才能。
皇澤寺二聖殿皇澤寺二聖殿
二聖:唐高宗與武則天塑像二聖:唐高宗與武則天塑像
殿內左右兩側,塑有高宗、武周朝時期的九位著名大臣,分別是李勣、李義府、魏元忠、李昭德、狄仁傑、婁師德、張柬之、來俊臣、上官婉兒。
二聖殿後,是則天殿。該殿始建於唐,歷史上曾稱“武后真容殿”、“則天聖后殿”。與一般“民辦”寺廟不同,皇澤寺這座由女皇御敕建造的“官辦”寺廟內沒有“大雄寶殿”,因此,則天殿就是皇澤寺的主殿。

衢山島二聖殿

衢山島位於浙江舟山市高亭鎮東北27千米處,島上的二聖殿,初建年代已不可考,只知道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里人王寬忠等出資重建,頗具規模,為衢山第二大宮,僅次於桂花園東嶽宮,兩者相距不遠。解放後,辦過國小、做過大隊部,後來就拆毀了。近兩年大殿是重建了,但前面的財神殿,中間的戲台等,依然不見蹤影。
衢山島二聖殿衢山島二聖殿
二聖殿供奉文武二聖,即文昌帝君和關公。供奉的是文武二聖,孔子和關帝。據介紹,過去的二聖殿有三個特點:所轄的村岙多、求神的信徒多、燈祭的供品多。因為,一般的宮廟所轄只有一二個村岙,前來求神的信徒也局限在這個範圍,正月擺燈祭的時候也不過放一些水果、條肉(稱福肉)等。而二聖殿所轄有十八大岙,又是重要的公共場所,來往的信徒就多,二聖殿還有不少自己的廟產,擺燈祭的時候自然財大氣粗,全豬全羊統統搬上。一般的宮廟與之相比,不免要甘拜下風了。
在清朝民國時期,每遇大旱日子,衢山老少就要集中到二聖殿,把殿內供奉的龍王爺抬出來求雨。
1949年,在內戰中潰敗的國民黨部隊,有不少是退到了舟山各島,後渡海去台灣的。當時駐紮在衢山蛟潭的,是國民黨6軍71師殘部,師部就設在二聖殿,余者就分散住在居民家中。後來,島上駐軍被策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