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廬

二月廬

“二月廬”是詩人為湖北浠水老家的書房所起的別名。當時,詩人還在清華讀書,常常利用暑假回家鄉苦讀,但夏季的浠水,天氣異常炎熱,幾乎與鄰近的“火爐”武漢相似。在這裡欲求一方清靜涼爽的讀書靜地成了莫大的難事。幸好,聞家老宅的書房玻璃窗很大,通風較好,為詩人提供了一塊暢遊書海的領地。每逢清華一放假,詩人就在這裡埋頭方讀兩月,“二月廬”就因此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二月廬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現代詩
  • 作者:聞一多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二月廬

作品原文

面對一幅淡山明水的畫屏,
在一塊棋盤似的稻田邊上,
蹲著一座看棋的瓦屋──
緊緊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裡。
柳蔭下睡著一口方塘;
聰明的燕子──伊唱歌兒
偏找到這裡,好聽著水面的
回聲,改正音調底錯兒。
燕子!可聽見昨夜那陣冷雨?
西風底信來了,催你快回去今年去了,明年、後年、後年以後,
一年回一度的還是你嗎?
啊!你的爆裂得這樣音響,
迸出些什麼壓不平的古愁!
可憐的鳥兒,你訴給誰聽?
那知道這個心也碎了喔!

作品賞析

《二月廬》是一首詩人來自實地實景的清淡的抒情小詩。它不僅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淡山明水的畫屏”,更向人們傳達了一種遨遊書海後回歸現實的獨特的心緒,將古老的感時傷春的母題,擴展到人與現實世界,人與自然時空的矛盾統一關係這一哲理層次。
《二月廬》首先是一幅絕妙的中國水墨畫。這裡沒有聞一多詩作慣用的強烈的色彩渲染和別致的詞語組合,這裡的一切都是自然舒緩的,沒有絲毫斧鑿的痕跡。全詩起句“面對一幅淡山明水的畫屏”,造勢奇巧而不失天然風韻,一下子把江南山水那清靈、別致、雅麗的秀氣勁兒全寫出了,使一幅自然渾成的畫屏仿佛真的飛到了讀者面前。“棋盤似的稻田”用又一重奇巧的比喻把詩意再提升一步,從夢幻般的山水畫屏又回到了素樸的田園圖景,“看棋的瓦屋──”直指詩題“二月廬”的所在,即交待了主體觀察的背景,又用擬人化的手段為前文的“棋盤”作了一個充滿生機的註腳。“緊緊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裡。”是第一節中最能體現詩人過人才思的句子,奇特的想像配上奇特的比喻,將平凡的山間景象描摹得那樣真實,貼切而又靈氣飛動。一個“捏”字,更是詩人落筆千鈞之所在,它不僅傳神地寫出了“二月廬”的獨特環境,同時巧妙地達到了化客為主、化靜為動的藝術效果,使近乎平面的山水淡彩畫面具有了立體的因素。
這種真正從靜止向動態的飛升是在詩的第二節完成的。“柳蔭下睡著一口方塘;/聰明的燕子──伊唱歌兒/偏找到這裡,好聽著水面/的回聲,改正著調的錯兒。”“睡著”的方塘秉著那“捏著”二月廬的小山的餘力,依然是化靜為動的擬人方式,但在這裡不過是為下文翻飛的春燕構築一個安詳靜謐的活動天地,形成一種“靜”的背景,以突出生命的動態和質感。“聰明的燕子”此時是畫面中的主角,它象長著靈翅的小天使,具有人類苦苦尋覓的性靈和活力。在寂寞的小小天地中,它不甘寂寞地歌唱著,並以一種執著而非遊戲的態度對待這歌唱,時時“改正音調底錯兒。”它把歌唱看作生命存在的意義和表征,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生命力從事著它。燕子的出現使靜態的畫面真正復活了,作為生命的象徵,它使一幅平淡的墨畫山水飽蘸了生生不息的活力,閃現出尋常畫筆難以塗就的光澤和色彩。
然而,詩人在《二月廬》一詩中,絕不想僅僅描摹一幅明麗鮮活的名畫,它更深刻的意旨在於揭示一種人生哲理性的思考。剛剛泛舟於書海後回到現實的他,敏銳地感受到了這美麗畫面背後隱含的深深的危機感。在詩人所處的現實黑暗中,一切都充滿不合理和不公正,快樂和美好都是暫時的、浮現的,“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詩人殷殷地提醒:“燕子!可聽見昨夜那陣冷雨?/西風底信來了,催你快回去。”“聰明的燕子”雖然有了人的靈性,但和敏感細膩的詩心相比,畢竟是無情無知的。它只知享受生命暫時的愉悅,卻無力思索現實世界、自然時空對生命的淘汰。“今天去了,明年、後年、後年以後,/一年回一度的還是你嗎?”詩人在追問燕子,同時也在追問自我。同樣的人生漂泊,使詩人將自己的命運融化到燕子的旅程中。一年一度的回歸,生命總在茫茫天地間尋求著快樂、安逸的家園,但這小憩是這樣短暫,而“西風”和“冷雨”卻那樣頻繁,以至當人們再一次掙脫羈絆,自以為把握了“自我”時,過去的我卻已永遠消逝了。生命在衰老,世界需要運轉和更替,但個體生命的流程卻是無法逆轉的。在此,詩人巧妙地化用了中國古典美學“物我合一”的意境,使燕子被詩魂喚醒,體現了人的思維理性,在五、六句中燕子的歌聲“爆裂”,猛烈地撞擊,“迸出些什麼壓不平的古愁!”一個古字,將詩人哲思的歷史感大大加強,具有了一種混茫遼遠的時空境界。“可憐的鳥兒,你訴給誰聽?/那知道這個心也碎了喔!”世界無情而詩心有情,破碎的心是對前文一切哲理的形象總結。在現實黑暗的重重壓力下,人的生命力是那樣微弱,自由和快樂都是相對的,詩情的最終指向是失落和破碎。雖然詩的語言始終是平和疏淡的,但那痛苦焦灼的詩心卻一如聞一多真實執著的一生,充滿內在矛盾和人生憂患。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著名現代詩人、文史學者、革命烈士,原名亦多,字友三,後改夕夕,又改名一多,曾用筆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浠水縣。1922年,去美國留學,學習繪畫,進修文學,研究中國古典詩歌和英國近代詩歌,1925年聞一多回國,在北京藝專任教,並成為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詩鐫》的主要撰稿人。他在論文"詩的格律"中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由實踐到理論為新詩發展探索一條值得重視的藝術途徑。1928年1月,第2本詩集《死水》出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並被選為校務會議中文學院的唯一代表。1928年秋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轉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32年8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後出任民盟中央執行委員、雲南總支部宣傳委員兼《民主周刊》社社長,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遊行。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慘遭國民黨特務暗殺。聞一多在7月15日雲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朴追悼大會上講演,憤怒斥責國民黨反動派,當晚即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