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式內火艇

二式內火艇

二戰中日本的“卡米”2式水陸兩用坦克,或稱“特二式內火艇”,堪稱是真正的水陸坦克。它的英文名稱為“Type 2 amphibious tank”,譯成中文為“2型水陸坦克”的意思。而“特二式內火艇”,實際上是用日文漢字表示的,是“特殊2型內燃機艇”的簡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式內火艇
  • 外文名:Type 2 amphibious tank
  • 別稱:特二式內火艇
  • 動力裝置:直列6缸風冷柴油機
奇特的名字,水上行駛時的特二式內火艇,奇特的結構,三段式結構,前期型和後期型,總體結構,主要武器,動力裝置,水上推進裝置,奇特的浮箱,奇特的運用方式,

奇特的名字

翻開85年來的坦克發展史可以看出,世界上擁有水陸坦克的國家寥寥無幾,水陸坦克的型號也少得可憐。世界上真正擁有水陸坦克的國家只有蘇聯、中國和日本。這一點很可能使一些兵器愛好者大吃一驚:“難道美國、英國、德國這些新老坦克大國都沒有水陸坦克嗎?”應當說,20年代英國就試製過水陸坦克的樣車。二戰期間,美國和英國都研製成功DD坦克(雙驅動坦克,即水陸都能用的坦克),但這些都是由現役坦克(如M4中型坦克)改裝的,不是專門設計的水陸坦克。二戰中,德國人也設計過深水潛渡坦克,但它也不是水陸坦克。二戰中美軍廣泛使用的LVT,只是兩棲裝甲突擊車,屬於裝甲輸送車一類。
“內火艇”,名義上是船,實際上它“自身能浮渡,有水上推進裝置,可在水上和陸地機動”,符合水陸坦克的定義,當然應當算作是水陸坦克。中國人不習慣這樣的稱呼,因而感到奇特。必須的。

水上行駛時的特二式內火艇

日本特二式內火艇的研製過程,也充滿了奇特的色彩。早在1928年,日本軍方就開始了水陸裝甲車輛的研製工作,由日本陸軍“牽頭”。1933年,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製成了2輛水陸坦克樣車,1輛樣車上裝螺旋槳式水上推進裝置,另1輛樣車上裝噴水式水上推進裝置。但這2輛水陸坦克僅停留在樣車研製階段。到了後來,二戰已經爆發,日本海軍對這種戰車很感興趣,認為它很適合於“對太平洋諸島的作戰”,能“收到奇襲的效果”。於是,海軍接受了這項研製工作,繼續加以改進,終於在1942年研製成功“特二式內火艇”,當年就裝備日本海軍陸戰隊。由於是隸屬於海軍的裝備,名稱也相應稱為“內火艇”,而不是“戰車”。
二式內火艇
特二式內火艇,或稱“卡米”2型水陸坦克,共生產了183輛,全部裝備日本海軍陸戰隊,並用於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此外,還有3型、4型、5型內火艇,但都不如特2型有名氣。

奇特的結構

特二式內火艇,在結構上也有許多奇特之處。
二式內火艇
二戰剛結束時,美軍派了一個龐大的調查團,他們對日本的97式、95式等日本坦克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興趣,但對特二式內火艇卻重點調查,刨根問底,足見它確實有許多令人感興趣的地方。

三段式結構

它的最突出的結構特點是“三段式結構”。也就是說,它由前浮箱、本體、後浮箱三大部分組成。陸上行駛時,將前浮箱、後浮箱卸下,這時它完全像一輛輕型坦克。水上行駛時,將前浮箱、後浮箱掛上,這時它更像一艘船。

前期型和後期型

特二式內火艇有前期型和後期型兩種,結構略有不同。前期型的戰鬥全重為9.15t(陸上)和12.5t(水上,帶浮箱),乘員為5人。裝浮箱時,車全長為7.5m;去掉浮箱時,車全長為4.8m,全寬2.8m,全高2.3m。它以95式輕型坦克為基礎研製而成,但形體上更大些,裝上浮箱後,車體的流線型相當好。在總體結構上,特別注意車體的密封性和耐壓性,因為它除了要在水上行駛外,還要利用潛艇將它秘密地運到攻擊目標附近的海岸,所以對耐壓性的要求相當高。除車長外,其它4名乘員都通過炮塔兩側、車體頂部的兩扇矩形艙門上下車。這兩扇艙門為雙層結構,增加了水密性。

總體結構

在總體結構上的另一個奇特之處是在炮塔上安裝了瞭望塔和在車體後部安裝了方形換氣筒。這兩個部件在水上行駛時才發揮作用。陸上行駛時,也要把它們卸下來。

主要武器

其主要武器是1門一式37mm坦克炮。這種火炮是在94式和98式37mm坦克炮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身管加長了80mm,藥室也相應加大。在1000m的射擊距離上,穿甲威力由原來的20mm提高到25mm。彈藥基數132發。其輔助武器為2挺7.7mm重機槍,1挺是並列機槍,另1挺是車體前機槍,攜機槍彈4080發。

動力裝置

其動力裝置為直列6缸風冷柴油機,最大功率115hP(84.6kW)。值得注意的是,研製之初便確定要由潛艇秘密運輸,內火艇捆綁在潛艇之外,為防止海水的浸漬和腐蝕,在運輸過程中,要將發動機和電氣裝置從內火艇中卸下來,存放在潛艇內部。到達目的地後,潛艇浮出水面,將發動機和電氣裝置裝上後,內火艇才能開得動。好在裝卸時間都只要30分鐘,不算太長,運用得好,也能收到奇襲的效果。 其行動裝置每側有4個負重輪(2個一組,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2個托帶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和原來的95式輕型坦克相比,懸掛裝置的密封性得到很大改善。履帶板為高錳鋼鑄造履帶板。

水上推進裝置

其水上推進裝置為螺旋槳式,有兩個螺旋槳式水上推進器裝於車體尾部下端。上岸之後,將兩個螺旋槳式水上推進器和浮箱一道從車體上分離開來,由履帶行進。特二式內火艇的陸上最大速度為37km/h,最大行程320km;水上最大速度9.5km/h,水上最大行程140km。
其裝甲板較薄,炮塔的前面、側面和後面的厚度均為12mm,頂部為6mm;車體正面為12mm,側面及後面為lOmm,頂部為6mm,再加上它採用鉚接結構,抗彈性能較差。

奇特的浮箱

特二式內火艇的前、後浮箱,可以說是它在結構上最奇特之處,這裡單獨加以說明。幸好,筆者手頭上有兩張前浮箱和後浮箱的珍貴照片,使我們能對浮箱的形狀有直觀的感性認識。
前浮箱和後浮箱均由3mm厚的軟鋼板焊接而成。由於鋼板沒有淬火,可焊性好,保證其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前、後浮箱都由特製的卡夾固定。
前浮箱的形狀好似船頭的形狀,流線型好,並用隔板分成6個小區,即使被子彈擊穿1個小區,仍然可以保持充分的浮力。前浮箱的自重約1t,排水量約6立方米。
後浮箱的形狀好象俄文字母“П”字形,內部分為5個小區,自重約680ks,排水量約3立方米。有趣的是,後浮箱上部後邊還有一個方向盤,通過一根很細的鋼絲繩由炮塔處伸至車內,用來控制左、右方向舵,使內火艇在水中轉向。其具體結構可在圖5的頂視圖中大體看清楚。這種結構形式,雖然是笨了點,但絕對是獨特的,很實用。浮箱的裝卸,都由人工來完成。

奇特的運用方式

特二式的運用方式也堪稱奇特。它要由潛艇來運輸,遠涉重洋。由於潛艇是已經設計好的,內火艇只好捆綁在潛艇的外面,因此不得不將發動機和電氣設備卸下來保管。到達目的地後,潛艇浮出水面,將發動機和電氣設備重新裝到內火艇里,這時內火艇才能衝上海岸,發揮奇襲的效果。 在二戰的末期,日本海軍在塞班島、硫磺島、菲律賓、巴布亞半島等地的島嶼爭奪戰中,曾經使用過特二式內火艇與特四式內火艇。然而,由於裝備的數量有限,再加上此時的日本海軍已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只好將海軍陸戰隊所屬的內火艇當固定火炮來使用。在美國海、空軍的強大火力打擊下,特二式內火艇損失慘重,殘存的少量內火艇成了美軍的戰利品。
儘管如此,也不能說內火艇一文不值。二戰後的美軍調查團官員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說:“除了內火艇系列外,日本人在二戰中設計的坦克裝甲車輛,談不上有什麼創新之處。”這個評價對內火艇的設計者來說,也許算是一種安慰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