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風云: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

亂世風云: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

《亂世風雲: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內容簡介:中國悠久的文明史,也是治亂興亡更迭的歷史。治亂與興衰,不僅僅是歷代王朝的政治特徵,時至今日,它仍然關係到社會的進步與倒退、國家的統一與分裂、民族的興盛與衰亡。中國古代治亂興替的歷史實踐,政治家、思想家的探求與總結,仁人志士為維護治世、警避亂世、防止歷史逆轉、力求國家長治久安所作出的不懈努力,都給我們以深刻的歷史啟示,使我們在洞悉治亂興亡規律的同時,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制治於末亂。

基本介紹

  • 書名:亂世風雲: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
  •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244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趙祿祥
  •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2150435, 978756215043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亂世風雲: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是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

圖書目錄


一、秦朝二世而亡
(一)驪山未畢,復作阿房
(二)亡秦者胡也
(三)焚書坑儒
(四)載鮑亂臭謀政變
(五)二世暴虐重禍
(六)求為黔首而不可得
(七)足己不問,遂過不變
(八)天下苦秦久矣
趙高
二、安史之亂
(一)委政妃宗,終成其亂
(二)喜聽“效忠”,不識禍心
(三)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四)八年平亂,遺恨綿綿
楊國忠
唐肅宗
三、靖康之恥
(一)燕雲恢復
(二)二帝北遷
(三)趙構稱帝
(四)偏安江南
岳飛
秦檜
四、沿海倭亂
(一)海防的廢弛
(二)朱紈的整飭
(三)身死從人說是非
(四)一代烈妓
(五)戚繼光抗倭
嚴嵩
五、平定三藩之亂
(一)“鳳夜廑念”的大事
(二)吳三桂發難
(三)處亂不驚,沉著應變
(四)大膽起用綠營兵將
(五)三藩末路
(六)清廷善後措施
吳三桂

文摘

一、秦朝二世而亡
秦始皇死時,秦帝國已是大廈將傾;秦二世篡取帝位後,不到三年,這個原先巍峨壯觀的建築,就像紙房子一樣倒塌了。探究秦帝國迅速衰亡的緣由,司馬遷曾經引述過一句話,說得相當中肯:“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得其理矣。”(《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一)驪山未畢,復作阿房
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天下,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也是符合廣大民眾願望的,否則他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老百姓擁護統一,是因為統一結束了分裂,結束了戰爭,結束了?昆亂,帶給他們安定與和平,有可能使他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秦始皇懂得這一點,也懂得“飢者易為食,寒者易為衣”的道理。他在巡遊天下時隨處所立的刻石文字中,對老百姓許丁不少願,諸如“地勢既定,黎庶無徭,天下鹹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務有序,惠被諸產,久並來田,莫不安所”等等。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簡直是一首首田園詩,可惜,秦始皇實際上並沒有這樣做,或許根本就不想這樣做。他出於自身的職責,為國家的統一所做的一切,以及在私慾支配下所做的一切,使整個國家和民眾陷於一種前所未有的大動亂中,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希望破滅了,甚至連維持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了一種奢望。
土地和人口是構成國家的載體。民眾是勞動生產力的來源,為國家提供了物質保證;民眾又是兵員的主要來源,為維護國家的完整和安全提供了保證。所以,“民為邦本”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可是這個淺顯的道理常常被許多統治者有意無意地忘掉,而這又是釀成一個國家危亡的開端。
既然是民為邦本,則本固才能邦寧。秦王朝是在戰亂的廢墟之上建立起來的,經歷了幾百年的戰亂之後,恰如一個人大病初癒,這時需要的不是劇烈的運動,而是將息調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是要給老百姓一個喘息的機會,使他們返回故里,安頓生活,蕪理田園,恢復生產,國家則應該為他們提供條件。總之,要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可是,秦始皇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
秦統一前後,從制度上來說,百姓的負擔主要有三項,即田租、人頭稅和徭役。田租包括兩項內容,一是租禾,二是藁稅。租禾是根據產量來徵收的,租率不詳,估計是什一而稅,即收取十分之一;藁稅按田畝數徵收,有記載說是每頃田人芻三石,藁二石。人頭稅即口賦,也稱戶賦,是按照戶和口來徵收的,所謂“頭會箕斂”,稅額多少不詳,大概每人是二百錢。徭役包括兵役、力役和雜役,服役年齡一般是從十七歲開始,到五十六歲才能免除。服役期限有更卒和正卒兩種:開始服役時在郡縣,每年輪流服役一個月,稱為更卒;以後再要到國家有關部門去服役,即戍邊一年,力役一年,稱為正卒。
僅從以上內容來看,秦代百姓的負擔就是相當繁重的。這種情況在統一天下後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更加繁苛。這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統一後封建國家機器大大擴充,強有力的政府與賦稅本來是同一概念,因而對財力和物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統一後由於疆域的擴展,百姓戍邊服役的路途遙遠,徭役的實際負擔也大為增加;第三,以秦始皇為首的封建統治者,被兼併戰爭的勝利所陶醉,貪慾愈來愈大,加之權力的高度集中,使他們有可能調動和剝奪全國的人力、物力。於是“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打亂國家正常的經濟生活秩序,在百姓原有的負擔外又增加了許多額外的需索。這三方面的原因中,最後一個原因是主要的。所謂功作,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為鞏固國家統一的興作,譬如修築馳道、直道、長城之類,另一種是為了滿足秦統治集團特別是秦始皇個人貪慾的興作,如大規模修建宮殿、陵墓等等。從統一後的具體情況而言,這兩種興作都不是當務之急,有的更是毫無必要。前一種工程目的是為了鞏固國家的統一,老百姓付出了代價,從整體上看還多少能得到某種回報,關鍵是要適度;而後一種則完全是勞民傷財,有百害而無一利,除了結冤於百姓之外,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秦始皇在這方面可以說頭腦十分不清醒,憑藉專制權威,濫施民力,結果造成無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修建阿房宮和驪山墓,就是秦始皇濫用民力的兩個典型例子。
秦始皇在當皇帝前後,就調發民力大規模營建宮殿,他每次兼併東方國家,就將其宮殿畫成圖樣,建造在鹹陽的北阪上,南邊面臨渭河,從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閣相屬。到秦始皇統治的晚年,鹹陽附近二百里內的宮觀有二百七十所,而“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在多年的戰亂之後,不到十年之內竟然修建了那么多豪華的宮殿,這該動員和役使多少民力啊!可是秦始皇還嫌不夠,因為國都鹹陽機構的擴充,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又營建朝宮於渭河南岸的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這就是傳名後世的阿房宮。按照當時的設計施工,阿房宮的規模之宏大、裝飾之豪華實在驚人: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面可坐萬人,下面可以樹起五丈高的旗幟。又“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因為規模太大,阿房宮一直沒有竣工,本來是想完工後另外起宮名的,後來因為此宮築於阿房,就一直沿稱阿房宮了。秦始皇大規模營建宮觀的記載,目前已經為考古發掘證實。據勘探調查表明,在今成陽市西起窯店大隊聶家溝,東到劉家溝大隊的山家溝,其間是秦鹹陽宮殿建築分布最多、最密集、規模最大的地方。毛家溝宮殿建築遺址曾出土過雲山紋瓦當,柏家嘴也曾採集有關東特點的瓦當,說明這些宮殿都是在統一後修建的。
至於驪山陵墓的規模則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驪山墓前後修建了三十多年,秦始皇剛剛即位,就穿治驪山,操持這件事。統一天下後,更是大量調發人力,規模也越來越大。“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真是窮極奢麗。現在已經查明,整個秦始皇陵區的總面積有五十六點二五平方公里,秦始皇地宮就在封土堆下,呈長方形,長約四百六十米,規模宏大。這兩項大工程至少動用了七十多萬勞動力,可是到秦始皇死時還沒有完工。近年來在秦始皇陵區中發現了一百多座勞工墓葬,陵園西北角發現的刑徒墓葬坑中,屍骨相疊,不計其數。又發北山石槨,取蜀、荊之材,財力的耗費也是驚人的。
無休無止的徭役,不但成為百姓一家一戶的沉重負擔,而且破壞了整個社會的生產秩序,大批民力從農業生產的第一線被強迫徵發到邊境、工地,從而使作為封建社會經濟基礎的農業連簡單再生產都無法維持,史書上曾尖銳地揭露:
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餉,女子紡織不足於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
道路死者相望,蓋天下始叛秦也。(《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王父列傳》)
後來事情的演變果真如此。秦始皇死後,秦二世復作驪山、阿房,終於導致“一夫作難而七廟墮”。

序言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國家與民族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遺產,對於中國,對於全世界,都是極為寶貴的財富。千百年來,許多仁人志士曾經從不同角度總結中華民族的歷史經驗,給我們留下了《史記》、《資治通鑑》等一系列傳世名著。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我們不應割斷歷史,我們有責任總結和繼承這份珍貴的歷史遺產。
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新的歷史時期。各級幹部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迫切需要加強學習,以提高他們在修齊治平方面的能力。要達到這個目的,方法固然很多,而認真學習和總結歷史經驗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唐朝名臣魏徵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我們編撰《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的目的,就是為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提供一面鏡子,使他們用中華民族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對照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提高自身修養,做出符合國情民意的決策。
中國悠久的文明史,也是治亂興亡更迭的歷史。治亂與興衰,不僅僅是歷代王朝的政治特徵,時至今日,它仍然關係到社會的進步與倒退、國家的統一與分裂、民族的興盛與衰亡。中國古代治亂興替的歷史實踐,政治家、思想家的探求與總結,仁人志士為維護治世、警避亂世、防止歷史逆轉、力求國家長治久安所作出的不懈努力,都給我們以深刻的歷史啟示,使我們在洞悉治亂興亡規律的同時,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制治於末亂。
在把握中國歷史興替發展規律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從中國的歷代國情著手,分別從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釐清歷代國家體制、方針政策、社會生活與思想文化的變遷和損益,從中提煉對我們今天治國安邦有益的經驗和教訓。在政治方面,我們要注意集權與分權、統一與分裂、治民與安民、官僚體制與行政運作、民族與治邊;經濟方面除了解各個歷史時代的經濟發展水平外,更要注意歷代的賦稅財政、重農抑商向農商並重的轉變、土地和人口政策以及經濟管理、經濟政策的調整與改革,對其利弊得失,應有一個較為明晰的認識;社會方面,重點則在於中國歷代的社會階級階層、社會群體、社會組織和社會風俗,並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交通問題、流民對策、婚姻與家庭、宗教政策以及道德風俗等問題的處置與得失;思想文化則需要注意主流意識形態的走向與社會思潮的變遷、文化教育、封建王朝的思想文化政策以及中外文化的碰撞與交流,對中國傳統文化給予人類文明的貢獻更應該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歷史是人們活動的累積。這種累積不是無序的。人們的活動總是受理想、信念的指導和支配。每一次社會變革,總是以人們理念的轉變為先導;而人們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改變自己,提升人類自身的精神世界。中國傳統文化和政治實踐,注重個人的“修身、齊家”,將“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追求與個人思想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有關道德情操方面的禮儀體制、思想倫理和政治實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內容,也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源泉。
我們的國家正處於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但願我們編撰的《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能成為各級領導幹部從政和提高自身修養的案頭書,藉此促進祖國的長治久安,促進中華文明的發揚光大。
本輯六冊與第一輯六冊的內容,均根據趙祿祥主編的《中華史鑑·治亂警鑒》(北京出版社1996年8月版)作者的著作由原作者充實修改而成。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有:王政堯、田人隆、劉洪波、李世愉、孟世凱、商傳、謝保成、蔣福亞先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