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圖

乾隆南巡圖

乾隆南巡圖》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的國寶級書畫珍品之一。全套共12卷,總長154.17米,描繪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隆南巡圖
  • 類別:清朝國寶級珍品之一
  • 人物:乾隆皇帝
基本信息,背景知識,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乾隆南巡圖》是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獨具藝術特色的國寶級珍品之一,共12卷,總長154.17米,描繪了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這次南巡,歷時112天,全程5800餘里,乾隆共題寫御製詩520餘首,從中選出12首,“以御製詩意為圖”,令宮廷畫師徐揚依照前後次序分卷描繪。該圖卷以中國畫的寫實手法,將詩、書、畫三者結合起來,詩中的畫意,畫外的詩情與書法家的藝術相互映照,熠熠生輝。
展示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乾隆南巡圖》的創作背景、作者及乾隆南巡起源、路線等,以及高清仿製的第一卷《啟蹕京師》卷和第六卷《駐蹕姑蘇》卷;第二部分是運用三維技術製作的數字動畫版《乾隆南巡圖》,包括整部12卷的宣傳片和第一卷《啟蹕京師》,影片全長14分鐘,共製作三維模型2500多個,通過長30米、高4米的巨幕進行播放,相信會給觀眾留下不同一般的深刻印象,因為“泱泱中華,太平盛世,無盡的繁華與壯觀,盡在國家博物館館藏之寶《乾隆南巡圖》”,而忠實於原作的數字藝術表現手法則成為國家博物館數字展示的特點之一。

背景知識

《乾隆南巡圖》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的國寶級書畫珍品之一。全套共12卷,總長154.17米,描繪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
乾隆十六年,為了奉年屆六旬的皇太后南下游賞,乾隆皇帝仿效聖祖康熙皇帝的南巡舊例,從北京出發,經德州,過運河,渡黃河,然後乘御舟沿運河南下,從瓜洲渡長江,經鎮江、無錫、蘇州、嘉興、杭州而達紹興,最後從紹興迴鑾。全程五千八百餘里,歷時一百一十二天。
一路上,愛寫詩的乾隆皇帝總共寫了五百二十餘首御製詩,並從中選出十二首,本著“以御製詩意為圖”的原則,令宮廷畫師徐揚依前後次序分卷描繪。圖卷以中國畫的寫實手法,將詩、書、畫三者結合起來,描繪了乾隆南巡期間省方問俗、察吏安民、視察河工、檢閱師旅、祭祀禹廟和遊覽湖山名勝的情景。圖卷人物眾多,山川形勢,城池車船,各行各業,林林總總,為我們提供了清乾隆年間豐富而生動的歷史信息。
《乾隆南巡圖》有絹本和紙本兩種,均為12卷,絹本已經散佚,現分藏於海內外不同的博物館中。而紙本則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1959年調撥給中國歷史博物館,現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此次開放的數字展示根據《乾隆南巡圖》第一卷《啟蹕京師》精心製作。第一卷《啟蹕京師》全長約為19.8米,本卷以“御製辛未孟春奉皇太后南巡啟蹕京師近體言志”為題,描繪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日,乾隆皇帝奉太后從乾清門啟鑾,經大清門出正陽門,沿西河沿大街西行,轉出廣寧(安)門,過宛平縣拱極城、盧溝橋、長新(辛)店,止於良鄉黃新莊行宮的場景。其中有氣派非凡的大駕鹵簿、金碧輝煌的皇宮別苑、雄偉高大的城牆箭樓、繁華熱鬧的商業街道、靜謐美麗的城郊鄉野,再現了“康雍乾盛世”恢宏壯觀的歷史情境。

作者簡介

《乾隆南巡圖》作者為徐揚。他創作的《乾隆南巡圖》有絹本和紙本兩種,均為十二卷。
徐揚,字雲亭,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時途徑蘇州,徐揚以自作畫冊進貢,受到乾隆賞識,隨後被選拔到宮中供職,從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起,徐揚奉乾隆皇帝之命繪製《乾隆南巡圖》,用了六年時間繪製了一套十二卷的絹本《乾隆南巡圖》。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又再次受命重新繪製《乾隆南巡圖》,前後花了五年時間創作了第二套紙本設色的《乾隆南巡圖》。如今,絹本的《乾隆南巡圖》已經散佚。其中第九、第十二卷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第三卷藏法國尼斯市魁黑博物館,第四卷藏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第十卷藏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另有一卷收藏在法國某私人手中。而紙本設色的《乾隆南巡圖》十二卷,則完整地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另有兩件《乾隆南巡圖》的畫稿也保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徐揚的傳世名作還有《平定西域獻俘圖》、《盛世滋生圖》(又名《姑蘇繁華圖》)和《南巡紀道圖》(又名《王道蕩平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