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模鑄造技藝

泊頭鑄造業遍布東北、華北幾省,延至全國各地,故泊頭被稱作中國“鑄造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模鑄造技藝
乾模鑄造技藝
泊頭市位於古老的大運河畔,前身為交河縣,是聞名全國的鑄造之鄉。過去,曾有“哪裡有鑄造,哪裡就有交河人”的說法。泊頭以其鑄造歷史悠久、鑄造技術精湛、鑄造人員眾多而聞名國內外。
泊頭鑄造史可推至一千多年前。20世紀80年代,泊頭市富鎮出土了一尊三米高的鐵佛立像,經國家有關部門鑑定,為五代十國時期的佛像。經過千餘年的發展和研究,泊頭市鑄造工藝越來越精湛,手段也越來越先進。先是比較古老的乾模鑄造,再是硬模鑄造、金屬模鑄造,然後到十幾米高的沖天爐。
傳統的古老鑄造技藝是現代鑄造工藝的基礎。隨著技術進步和科學的發展,古老的技藝也日漸升華。但無論現代工藝多么先進,也永遠脫不掉古老技藝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古老鑄造技藝是現代鑄造工藝的基石,它的基礎性和原理顯示著鑄造行業的基本特性。
到目前為止,在泊頭市出土的千年以上的鑄造產品,都屬於傳統乾模鑄造工藝。乾模鑄造技藝分為製作內范、外范、減支、合型澆鑄等步驟。製作內范是先用黃土或膠泥和成泥,製成要鑄造的產品外型。製作外范時,先在內范表面塗上一層薄薄的蠟油,外面披上一層拌有碎麻頭的麻刀泥,厚度視鑄件大小而定。待外范晾到一定強度,確定一個分型面,然後用鋒利的刀沿分型面切開,刻上記號,把外層麻刀泥與內范脫開。減支是用刀、鏟、鉤、勺等鋒利的工具,將內范表層削去一層,鑄件多厚,就削去多厚。合型是將外范按刻好的記號復原到內范外面,中間形成型腔,然後將分型面封死,做好澆鑄口。硬模技藝是在乾模技藝基礎上發展過來的半永久性鑄型。它的優點是可以一模多型、多模同鑄、連續作業。硬模鑄造的關鍵是製作硬模,行話叫“漿模子”。漿模的原料是爐灰渣、膠泥、麻刀、碳渣、黃泥等。
目前,泊頭境內使用硬模鑄造和勺爐的鑄造企業只有一、兩家,面臨失傳的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